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生活·感悟] 人与人的差距,是从如何休息开始的

2 已有 269 次阅读   2021-10-01 17:40
人与人的差距,是从如何休息开始的 

文|沫小童(富书作者)

只有真正懂得休息,驰张有度的人,才能走的更远,才能获得真正的休闲。

《双城记》开篇有这样一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拼命挣钱,可到头来,又得拿钱养生。”

有人将这种只知工作不知休息的人,比作没有刹车的汽车,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一个人是否能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前提,是要保证有清晰头脑和健康身体,而如何休息,是保证这些要素的关键。

《创世纪》中,上帝有个日程表,现在已经被全世界拿来用,7天为一星期,星期日为休息日,就算上帝也会停下来休息一天,可见休息是神圣的。

越是懂得休息的人,越懂得如何善待自己,同时能保证有充沛的力量和健康的身体,从而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所以人与人的差距,是从你如何休息开始的。

  • 懂得休息,是一种自律

一位网友曾说:“真正的自律是什么?它不是坚持干什么,而是自己对身体和精神的状态有所察觉,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

近年来,“自律”一词盛行而生,都说自律的人生会开挂,于是很多人盲目的追崇着。

但如果没有意义的自律,很大可能是还没开挂,就已经挂不住了。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网友有个同学,决定要考研,为了一次上岸,她把自己逼到健康出了问题,没办法继续学习考研,只能回家调养身体。

那段时间,她拼到把时间安排精确到了每分每秒。

每天天没亮就去图书馆看书,晚上门禁之前赶回来,回到宿舍继续熬夜学习,吃饭、上厕所都是跑着去。

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五个月,没有停歇过。即使身体不舒服,她也雷打不动地执行,生怕自己会被落下。

身边的人都以为她这么自律努力,一定能够考上,没想到还没考试,她的身体就已经坚持不住。

因为长期处于高压缺少休息的状态,精力一直在消耗状态,她只要想到考研,脑袋就疼得受不了,精神崩溃。

没办法,她只能终止学习,被强行带回家休息,还找了心理医生做心理治疗。

作家梁爽的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精力好就是硬素质,世上所有的工作,做到最后都是拼精力。”

的确,真正的自律,应该是即有所追求也要懂得停下来休息,保证有充沛的力量能给你健康的身体,然后更好的生活工作。

不禁想到一则小故事。

有一群人很着急地向前赶路,忽然有个人停了下来,身边人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不继续走了。

停下的人解释道:“身体虽然走的很快,可是灵魂却落在后面了,所以我得等着它。”

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会耗费我们巨大的精力,而休息,不是为了使我们慵懒,而恰恰使我们自律,从而更好谋划好生活。

要注意的是,让你休息不等于虚度,并不是躺着一动不动,吃喝玩乐,把时间浪费在内耗上,彻底放纵自己,这样的人是很难坚持自律,你想持续性自律,必须先学会休息。

真正的休息,是用有益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学会为休息赋能,为自我蓄力,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自律的生活方式。

  • 善于休息,是一种能力

在这个讲求高效、快节奏的忙碌社会里,很多人从起床就开始紧张忙碌,休息几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行为。

所以一到放假,就陷入被动休闲中,足不出户躺床上,争分夺秒的放松“休息”,这不仅浪费了时间,身心还越来越累。

其实,真正的休息并非取决于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方式的调节。

会休息的人懂得利用时间让自己充电,而不会休息的人只会越休息越累。

就像" 养马 " 的例子。

我们都知道马比人跑得快,虽然马的爆发力很强,可以在作战中冲锋和追击,但是它却很难像人那样长途行军。

所以,古代行军都有一个经验:骑兵经常牵着马不骑自己走路,即使走到了战场,也要先让马休息好,养足马力,等养精蓄锐足够了之后再投入战斗。

这其实就是一种对马的能力管理,有张有弛,最终才得以呈现最佳作战状态。

塞万提斯说:“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软弱的,如果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身边有个朋友,她主业是机构老师,副业好几项做的都不错,还有家庭要兼顾,焦虑和压力可想而知,但她总是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各种事情。

有次,我因为工作的事情逼自己太紧,心情很压抑找她聊天。

没想到,她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你就是不懂得休息,要知道人不是永动机,人需要学会自我调控解,补充能量,保持张弛有度,快慢适宜的节奏,才能稳步出发才能长久”。

我问她:“你每天安排的这么满,是不是要每时每刻都在赶着,会累吗?”

她却气定神闲地说:“不会呀,我会提前计划好每天的任务量,一旦完成了,我就会放松或者转移注意力做其他的事情。”

听完,我终于明白,她的那份淡定与从容,是在闲暇中修炼而来。

亚历克斯·索勇在新书《科学休息:迅速恢复精力的高效休息法》中说:

“工作和休息同等重要;休息是一种技能;最有效、最具恢复作用的休息是主动的;而且如果我们休息的方式得当,它能让我们更具创造力、更高效。”

的确,身体长期超负荷的运转,休息不够,会适得其反吞噬我们的健康。

而善于休息是一种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科学地休息,是在合适的时机给自己充电,能够让疲劳暂时得到休整,同时让自己保持大脑敏捷的思考和身体的灵活,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 越是优秀的人,越懂得休息

《狼图腾》里,有句话这样说:“身体是生存的本钱,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即使再忙,也会33年如一日坚持跑步,还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

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每天早上工作前,都会先去散步一小会,而且下午还会出去散步两小时;

马云的接班人张勇,他给自己下了一个死规矩:“不管压力多大,都得睡得着觉。”

不难发现,这些成功的杰出的人物,虽然比我们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繁杂事务多的多,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技能:会休息。

美国的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指出:“过度工作并无益于效率的提高”的观点。

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也发现“连续加班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作息规律的工人相比,前者的生产效率更低,而且更容易犯严重错误”的现象,并证实了他的观点。

越优秀的人,越会保重自己的身体,也更重视休息。

他们懂得急迫躁进最易误事,只有休息好了,养足精神,身体才会好,才能让我们拥有高效率的人生。

美学大师朱光潜曾说起他的经历。

他有时写字或作文时,碰到意兴不佳或微感倦怠时,心里越想写好越不顺手,但又不肯放下,于是愈写愈烦躁愈不像样。

而如果发现自己神志不旺时,立即丢开去乡下散步,暂时放松自己,顿时觉得心旷神怡。

当回头来再伏案做事时,会觉得精神百倍,而且本来做得很艰苦不可能成功的事,反倒轻轻松松的就做成了。

这个经历让他明白了,不但作文写字如此,要想任何事做得好,做时必须精神饱满,工作成为乐事。

一有倦怠或烦躁的意思,最好就把它搁下休息一会儿,让精神恢复后再来。

他说:“越是聪明的人越懂得休息,休息不仅为工作蓄力,而且有时工作必须在休息中酝酿成熟。”

的确,忙碌并不是高效的证明,永远不停止的工作,是十分可怕的,终会耗尽精力。

真正的高手,会时刻关注自己的状态,该工作的时就专注的投入全力奋斗,该休息的时会完全地抽离事情,认真休息。

这样才会更高效、积极地把精力集中投入到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的掌控生活,才能越走越远,越过越好。

列宁曾经说过:“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好好休息,休息都不会,难有好表现。

遇到解决不了的事,不如暂且放下或者干脆放弃,停下来“休息”,待休整后再重新出发,或许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结果。

记住,我们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轻松的生活。所以,不要因为忙而疏于休息,不要随意透支自己。

你有没有休息好,都会通过某种形式给你反馈。当你不懂得如何好好休息,它就低效运行来警醒你;你懂得好好休息,它就高效的助你成长来奖赏你。

林语堂曾说过:“人的一生,有些细微之事,事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其影响之大,舒可惊人。”

所以,好好休息,是一种长赢。

只有真正懂得休息,驰张有度的人,才能走的更远,才能获得真正的休闲。

愿我们在残酷的现实中,能够埋头与生活奋勇斗争,也能学会与生活握手言和,疲惫时不要强撑,把握自己的节奏,照顾好自己。

作者简介:沫小童(富书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来源:富小书,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