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登陆全国最高美术馆 这里的新媒体艺术值得一看

7 已有 2080 次阅读   2017-11-23 08:28
登陆全国最高美术馆 这里的新媒体艺术值得一看

11月18日新媒体艺术展“摩登时代:理想与现实的进托邦”登陆全国最高美术馆 V Gallery。

作为2017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外围展 —— “万物成长”是 V Gallery天际美术馆的首个大型展览,本次展览以“摩登时代”为主题,用“影像”这一媒介多维度探讨城市本身 —— 从具象的时期到抽像的概念 —— 与当下城市及多媒体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展厅划分成“生长”、“精神”、“互动”、“现象”四个单元,探索当下互联网时代中的艺术创作生态,创作呈现出的精神实质被一一呈现与记录,展现了城市的多面性。

11位艺术家关注方向与来源的多元性,以及城市区块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共呈现12件/组影像及互动装置作品,提出:城市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本次针对“摩登时代”这一概念,提出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革命后的大机器生产时代,再到今天互联网+时代呈现出不断迭代性的城市特征。澳大利亚考古学家柴尔德(V. Gordon Childe)曾提出一个“城市革命(Urban Revolution)”的概念 —— 人类学和考古学上所说的人类社会进化过程,即由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无文字的小型农村发展为社会结构复杂,进入文明的大型都市中心的过程。19世纪20年代末期,“摩登”因与英文单词“Modern”读音相近,而有"现代"和"时髦"之意,代表着现代的、新式的、时髦的,象征着不同于过去的新生气象与革新。

“进托邦”(Protobia)出自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必然》一书中,进托邦中的“进”(Pro)来自于“进程”(Process)和“进步”(Progress)。它区别于我们对于未来的另外两种想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所谓“乌托邦”,就是理想社会。而进托邦并不是目的,它是一种变化的状态,一种渐进式的改进,一种进程。进托邦是指每天都进步一点点,这种微小的进步几乎不被注意,并且产生新利益的同时带来同样多的新麻烦。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真正的利益就在产生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时进行的循环扩张中逐渐积累起来。更准确地说,当下的城市发展已经到达了进托邦,在这个模式里,事物今天比昨天更好。

反观城市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发展历程中,这种微小的进步极易被我们忽略。展览立足于“时代”,探讨城市中理想与现实的进托邦,梳理城市阶段性的面貌,并以之为契机,反思当下城市化进程。——策展人黑一烊

“生长”单元

“生长”单元主要呈现的是高少康的灯箱装置《天下太平之曼陀罗》、黄盟钦的互动影像《镜花园》和来自王略的绘画影像《讯息满溢》。以花幻境看城市,花非花雾非雾,你们眼中的镜像又是什么呢?

— 参展艺术家 —

高少康(香港)

新媒体艺术家、设计师

高少康,《天下太平之曼陀罗》,灯箱装置,2017

高少康的创作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意向, 深入其中制造出充满思考的主观现实。将中国图案与骷髅头两种元素融合并存,传统与时尚相碰撞。这种探讨既直接指向图像背后的观念,又意在挑破文化生产与传播的困境。两种元素揉合一起,产生了一种文化的批判性与戏谑感,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象徵,交集出更混和的意象,一种粉饰太平的隐藏。这次展出是一个多面空间,名作“天下太平之曼陀罗”。在佛教曼陀罗代表心中能量的宇宙,能观自在,能照五蕴。在花语亦有“不能预知的死亡与爱”,美好与矛盾共存。作品反映出的花花世界,万象列森,八万四千的现实妙思。

黄盟钦(台北)

装置艺术家

关注感知形塑与身体议题

黄盟钦,《镜花园》,互动影像装置,2017

黄盟钦的作品关注感知形塑与身体议题,擅长结合复合媒材、空间装置与录像作品。他运用程式运算传输虚实相间的视觉感受,流动间拼凑着时间与空间的感性叙事,并且经由声音与空间的布局引导营造出人性感官场域。似动似静的画面中,迴圈着真实与虚构的记忆,藉此让观赏者在觉知运作中接收讯息并且产生移情作用,织造成属于与自我对话的视觉印记。象征城市更新不断幻化地影像交叠感。

王略(台北)

视觉艺术家

研究东、西方元素重复堆叠的可能性

王略,《讯息满溢》,绘画影像装置,2017

王略善于撷取熟悉的东、西方元素,研究著元素重复堆叠的可能性,实与虚的互补性,通识性质的语言性以及单纯线条的传达性。使用这四个工具勾勒出具神话性质的图像画面。思考着人类的起源和创造性,在所身处的现代,神话的影响与作用究竟可以透过当代的表达带来怎样的启发。

“精神”单元

“精神”单元主要呈现的是雷磊的多屏录像装置《书上的书》、应歆珣的影像作品《无体》、樊克明的视频录像作品《用眼睛作画》,为我们展开一场未来城市里的超边界的想象力和构造力。

— 参展艺术家 —

雷磊(北京)

艺术家、电影导演

实验影像、动画

雷磊,《书上的书》,多屏录像装置,2013

雷磊的创作基于对事物形成独立价值观的存在认知之上。去掉一切工业动画的流程,以独立的见解和思维去自由表达情感,创作同时涉及录像、绘画装置和音乐现场演出等形式。雷磊用手工书籍结合视频动画的形式撕开又整合纸质传播媒介,其创作视觉效果深受现代主义的影响,作品中的几何图像和动态方式让人联想到工业时代后到大机器生产时代。抽象的图像类似巨大的齿轮并联想到建筑的变形和伸缩。多个数码相框的动画装置,100本手工书籍及相关的100个动画视频效果仿佛一个动态城市。

应歆珣(杭州)

实验艺术家

研究媒介与身体、生命、

社会生态之间的关系

应歆珣,《无体》,影像,14分10秒,2017

应歆珣的艺术创作呈现多元面貌,作品涵盖纤维装置、身体装置、剧场化展演、灯光装置、影像、绘画等形式。她对新物种物像、科技生态等探索研究媒介与身体、生命、社会生态自动生成出一种智能式的关系。以表演的方式抽象地呈现这个“人类纪”时代带给我们一种“濒死体验”的超感知。人类被科技带来的变化所浸透的,并进入一种永恒无止境的变化状态中,最后达成一种永恒存在的超验感。在“进托邦”进程中,展现了对城市未来生存的超边界的想象。

樊克明 (上海、伦敦)

多媒体艺术家

探索潜意识和创意的想法和绘画

樊克明,《用眼睛作画》,视频录像,1分55秒,2015

樊克明有着“创意巫师”的称号,其创作探索潜意识和创造力的想法,试图理解艺术实践背后的原则和新的创造性表达。作品多以视频、装置和绘画形式为媒介,创造性思维天马行空,在艺术上的创作表达从不完全满足现状,鬼马式的顽皮同时带来深刻的社会启示。

“互动”单元

“互动”单元主要呈现是XCEED的数位艺术裝置《DynamiCity 2017》、朱力行的Ipad互动装置《Squiggle》和熊超的数位艺术装置《意念的艺术》。为我们展现技术如何传递情感,科技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探索和永无止境的获得商业利益,也可以和艺术相结合辐射到关怀人类的广度。

— 参展艺术家 —

XCEED(香港)

新媒体艺术团队

专注数位艺术装置、空间设计

以及互动表演艺术

XCEED,《DynamiCity 2017》,数位艺术装置,2017

香港新媒体艺术团队XCEED,专注数位艺术装置,空间设计以及互动表演艺术。同样针对城市革命时代的关键问题,XCEED则选择了抽象数据作为其研究方式,以城市中的不同数据:代码、数据、统计、图库作为切入点,将之重新演绎,展现四种截然不同的独特姿态,穿越时空,重塑城市超现实的面貌,以抽象形式表达城市的活力。《DynamiCity 2017》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委约创作,并由XCEED成员张瀚谦、林志辉、王震杰及关继延共同创作。

朱力行(香港)

设计师、软件工程师 、新媒体艺术家

钟情于音乐和设计

朱力行,《Squiggle》,iPad应用程序,2010

朱力行擅长以交互设计来引导情感,创作常把复杂的功能诉诸简单的表现形式,将数据可视化,视觉动态化的数字媒体艺术。 此次展出的应用程序Squiggle是一个为“乐器盲”开发的音乐弹奏App,只要在界面上随意划出一条线,这条线就能成为弦,用户可以创造自己的乐器而不必再拘泥于一般弦乐器的音阶。作品Squiggle曾在纽约MoMA展出,这款音乐App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录。朱力行的创作更多呈现出当下互联网时代下城市的新趋势,科技与情感的交融性。

熊超(上海)

设计师、新媒体艺术家

关注精神力量和自我表达的实验性

熊超,《意念的艺术》,数位艺术装置,2分26秒,2014

熊超是中国获奖最多的创意人之一,曾在2015年荣登《福布斯》华语区顶尖设计师榜单。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广告艺术总监和平面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热情的创作者,他把当代艺术与广告和设计作品结合在一起,致力于通过影像、装置、科技、绘画作品来探索潜意识和创造力。坚信有意义的创意、设计、艺术可以让世界更美。

“现象”单元

“现象”单元主要呈现是又一山人的两件作品:仅三次独家放映的电影作品《冇照跳》和录像装置《共融 / 一九三》 ,五条人 & 陈侗共同创作的录像短片《梦幻丽莎发廊》。为我们带来一场有关城市生活的印象记忆。

— 参展艺术家 —

五条人 & 陈侗(广州)

乐队 & 当代艺术家、策展人、评论家、作家

最佳乐队及最佳民谣艺人

文化行动主义者

五条人 & 陈侗,《梦幻丽莎发廊》,录像装置,5分36秒,2017

五条人是一支来自广东海丰乐队,主要成员有仁科、茂涛。其音乐创作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新闻事件、民间传说;曲风多元,从地方戏曲、港台流行歌、民族音乐、西方摇滚、街头卖艺中吸取养分;不断尝试打破一些常规,去拓宽歌曲的可能性。陈侗是文化行动主义者,藉由推动文学和艺术来“拓展”当下艺术及知识生产的可能性。《梦幻丽莎发廊》是由陈侗为五条人第四张专辑执镜创作的录像短片。画面勾勒出一个虚实相间的生活场景,驳杂的“俗趣”是画面的审美核心。抒情、恶搞、戏仿、反讽是酣畅淋漓的,同时也刀剑铮然,性命与共。画面中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就这样在一片高奏的凯歌中,被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所湮没,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妙趣横生的社会风情画。影片传递的不仅是个人生活的烙印,也是时代变迁的象征。

又一山人(香港)

设计师 、 视觉艺术家 、导演

热衷于摄影及视觉创作

尤其专注社会状况之题材

又一山人,《冇照跳》,电影 ,81分,2017

又一山人,《共融 / 一九三》,录像装置,2分45秒,2017

又一山人的作品强调视觉与社会性的融合。《冇照跳》是一个经长期蕴酿的舞蹈电影计划,由艺术家连结三位舞蹈界的达人好友:邢亮、梅卓燕及伍宇烈,一起进行没有舞台、没有观众、不设形式界限的舞蹈实验。三人将会在电影中分别创作“非常”自身的舞蹈,三人重新探索香港的人、地、物,重新发现舞蹈的本质,以及自处今天香港这个城市的种种。纪实性地叙述一个城市的未来的渐进性。《共融 / 一九三》中的红白蓝分别代表着自由、平等、博爱。黄星是国家,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 各国国旗上的颜色,图象都象徵着乌托邦式的理想和目标。但落到国与国之间的概念、经济及政治角度,一百九十三支国旗所代表的“国”就变得没完没了的身份,权力、角力以至纷争。人的智慧由来,千万年分流后之文化、历史百花齐放,这和而不同的精神,可否重新在今日地球村派上用场? 暂且收起各自文化、历史、民族底蕴,将大家国旗来一次解构共融,以同一语境对话,面对何谓“你”和“我”的课题上面。

更多展览现场

高少康,《天下太平之曼陀罗》,灯箱装置,2017

黄盟钦,《镜花园》,互动影像装置,2017

王略,《讯息满溢》,绘画影像装置,2017

雷磊,《书上的书》,多屏录像装置,2013

应歆珣,《无体》,影像,14分10秒,2017

樊克明,《用眼睛作画》,视频录像,1分55秒,2015

XCEED,《DynamiCity 2017》,数位艺术装置,2017

朱力行,《Squiggle》,iPad应用程序,2010

熊超,《意念的艺术》,数位艺术装置,2分26秒,2014

关于展览/美术馆

全国最高美术馆:V Gallery 天际美术馆

万科·深南道68号42楼

摩登时—— 理想与现实的进托邦

展览日期:2017.11.18 - 12.18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14:00-22:00

展览地点:万科·深南道68号42层 V Gallery

参展艺术家:排名按姓氏拼音顺序

樊克明(上海、伦敦)、高少康(香港)、黄盟钦(台北)、雷磊(北京)、五条人 & 陈侗(广州)、王略(台北)、熊超(上海)、XCEED(香港)、又一山人(香港)、应歆珣(杭州)、朱力行(香港)

注:图片感谢天际美术馆

来源:99艺术网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