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他把捡的垃圾拼成画,一副能卖3万美金...

6 已有 2213 次阅读   2019-03-04 14:10
他把捡的垃圾拼成画,一副能卖3万美金... 

一个人的垃圾是另一个人的财富,

但对于美国艺术家Tom Deininger来说还不止如此。

垃圾,在他的手中变成了能骗倒你双眼的艺术品。

如果说变废为宝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Tom Deininger创作的垃圾艺术品一定会成为你做这件事情的驱动力。

Tom的创作成本非常低,

只需要花些功夫收集到这些别人抛弃不要的物品即可,

当然相反的是,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的这些垃圾会变得让你爱不释手、赏心悦目。

没错,

我们眼中的二维画面、极为逼真的世界名画仿品,

这种玩法有些类似于拼贴画,

也就是在平面空间中,把纸、织物、

或者其他人造材料粘贴到画布中,然后拼接创作出新的图像。

这种艺术形式工程量庞大且需要极大的耐心,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比起艺术家,Tom似乎更将自己认同为“环保者”

他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垃圾艺术”,并十分自豪地表示,

自己是在为减少垃圾的排放做贡献,

即使这些贡献与世界上所有垃圾量相比微不足道。

所以,这位偏爱垃圾的艺术家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在我看来,Tom的创作过程就像是盖房子,

首先你需要有计划图,也就是是画好底稿。

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表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是从素描和绘画中诞生的,

你必须要知道自己想要创造什么。

卷曲的固定电话线电线、人偶……

名画变垃圾,垃圾变艺术品。

远看神仙画画,

近看“大爷收垃圾吗?”

看完名画变垃圾,

我们再看看这一幅国旗。

远看是一幅美国国旗,

蓝白红三色按照原图规律整齐摆放。

但是凑近一看,

纯白的星星后埋伏着海量的玩具军队。

军队旁边一位断腿芭比不屑的竖起中指。

这种艺术形式工程量庞大,

需要创作者拥有极大的耐心,

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脑洞奇特的Tom通过视错觉的玩法,

将平面的画布转变成了三维空间,

同时形成的图案又是二维画面。

也就是说,

他用一座三维垃圾山,

欺骗你的双眼,让你以为这是一幅绘画作品。

例如下面这一副肖像中,

角色的双眼炯炯有神,同时色彩方面很像是铅笔素描:

但实际上眼珠是钢丝圈套木棍,脸部也是杂乱不堪的网状结构:

远看这是两张大嘴,

就像是用笔画在纸上的三维立体画:

但实际上它确实够立体,嘴里的黑又硬都凸出天际了:

说到以假乱真,狂丸最喜欢他的「假鱼系列」,

下面的作品我第一眼还以为是真实的鱼类标本:

不过换个角度,拉近镜头,

你会发现它不但不像鱼,甚至连完整的眼睛都没有:

他通过这种视错觉作品,向我们展示着垃圾的多样性:

被丢弃的垃圾,也可以不再是垃圾

但细看充斥着垃圾的作品让人头皮发麻,这是艺术在发声抗议。

艺术的背后藏着更残酷的事实:

大海被垃圾侵蚀、海洋生活被塑料垃圾迫害;

森林被垃圾取代、动物被驱逐甚至走向毁灭……

人类制造的垃圾正,不断蚕食着大自然的风光。

在作品《海浪》中,

滔天巨浪像是要从画中翻涌而出,

太阳就要被海浪吞没,

海面将阳光折射四散,颇为壮观。

可这并不是美景,卷起的海浪全是垃圾!

浪花中更没有阳光,

“阳光”是折叠着的黄色玩具。

从侧面看,

垃圾构成的巨浪,

厚重得令人窒息。

海不再是海,

而是被人造垃圾取代了。

这是一幅完全使用彩色塑料碎片的作品,

其中一些还是从海滩上捡到的垃圾。

Tom将垃圾变废为宝,

《海浪》在网上的售价为3万美金,

其中50%会捐赠给海湾拯救计划。

今天,你看到无数美景,忍不住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消费主义给人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由过度生产包装而产生的垃圾。

对于垃圾的处理不仅消耗大量的资源,还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Tom认为,这些被用于他的作品的垃圾,

正代表了消费主义对于水资源、空气的污染。

而这些看似美丽的画作,近看之后却是“满目疮痍”的垃圾——

也喻示着现代生活美好的表象下重重的污染。

垃圾并不是肮脏的东西,如果用心,他会变得很美,很有价值。

Tom Deininger通过他的视错觉作品也在惊醒人们——

人类的发展正在不断蚕食大自然中的风光,

你今天眼中的风景,也许早晚会像这样,被一堆垃圾吞没。

Tom Deininger个人的力量自然没办法搬走这座巨大的垃圾山。

但,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