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展览 | 刘海粟“十上黄山”后 95岁登大峡谷,写生真的很重要吗?

2 已有 353 次阅读   2021-01-25 22:44
展览 | 刘海粟“十上黄山”后 95岁登大峡谷,写生真的很重要吗? 

“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现场

“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嘉宾合影

一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美术馆,如何献礼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华诞?

刘海粟美术馆选择“温故而知新”,以“一个研讨会+两个展览”形式,询问刘海粟先生有什么宝贝,可以让公众同样看到百年传承下,不一样的历史样本。

2021年,也是刘海粟先生诞辰125周年,回想刘海粟百年诞辰时,文化部对刘海粟先生的定语是“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自百年前兴起,“新美术运动”至今没有结束,“美术的现代性、美术边界、未来发展一直是讨论的话题”,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表示。

刘海粟写生

由此,近期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的“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继续延伸此话题,以刘海粟先生为圆点,从“十上黄山”出发,探寻刘海粟先生的艺术精神之魂和中国文化复兴之路。

“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展现场

之所以选择“新美术运动”为入手点,是因为其与刘海粟和其与友人创立的上海美专有着密切联系。

1918年,22岁的青年学者吕澂向《新青年》提出美术尤其需要“革命”的口号。1919年《新青年》刊登吕澂观点的同时,也同时刊登了陈独秀《美术革命——答吕澂》的更激进美术革命观点。而这些讨论,让美术怎样走向现代,成为“新美术运动”中的革命性关键问题。

1920年,吕澂曾被刘海粟引入上海美专担任教务长,同时执掌上海美专1918年创办的,近现代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业美术杂志《美术》。对刘海粟来说,他也在用一生来实践美术革命时期关于写生的讨论。

当时的上海美专具备一场美术革命需具备的学术主张、宣传阵地和践行者,因此这里成为了美术革命最佳的“沃土”。

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燮君表示:“刘海粟一生为艺术而献身、为新生革命艺术呐喊、前行,尤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美术运动中,对此奋力践行。”

“黄山归来再登顶——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展”现场

为此,近期刘海粟美术馆也特别策划了以写生为主题的《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呈现了“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黄山归来再登顶——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展”。

在“黄山归来再登顶——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纪实文献展”展中,展出文献来自海外华人张善利对刘海粟赴大峡谷写生作画珍贵一手照片和影像资料的无偿捐献,现场用纪实的方式还原95岁高龄的刘海粟在大峡谷写生的三个日夜。

“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展

而“笔底云烟——刘海粟和他的黄山写生”展呈现了刘海粟《黄山云海奇观册页》与《黄山图册页》及黄山主题绘画作品30余件,还包括海老黄山写生的场景资料、九上黄山的艺术视频及他《黄山谈艺录》文摘等。这些是贯穿刘海粟整个艺术生涯的重要艺术成果,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每次刘海粟黄山写生归来,都能再突破其艺术顶峰。从1918年到1988年的70年间,刘海粟“十上黄山”对景写生和绘画创作,留下了许多如《黄山云海奇观》、《黄山云海滴翠》、《黄山狮子林》、《黄山人字瀑》等黄山主题绘画作品,一生最重要的作品也多以黄山为题材,可以说黄山是海粟艺术的源泉之一。

为什么要讨论刘海粟的“十上黄山”?

刘海粟写生

近几年,刘海粟美术馆以不同方式多次策划刘海粟“十上黄山”现象,在上海博物馆原馆长、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陈燮君看来,从“走近黄山的”到“走进黄山”,除了能体现刘海粟拼搏、深化和升华的艺术献身精神,其东西方文化融汇的博大情怀,也反应了新艺术中重要的文化特征。

1918年到1988年,“十上黄山”时间表

另一方面,“十上黄山”本身也是文化活动升华为文化事件,隐含着一种文化思维,与新美术运动天然结合在一起,也是刘海粟文化艺术精神对解放后,乃至改革开放以后这段历史顺理成章的穿越。

刘海粟的艺术个体生命和运动的艺术生命紧密联系。“中国文化的养分潜移默化在其血液中,黄山是一个载体”,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表示。

刘海粟 《黄山散花坞云海》 72x92cm 1954

刘海粟 《黄山桃源宾馆》 1981年 纸本水墨

刘海粟美术馆藏

刘海粟老先生一生都在寻找突破自己的机会。黄山对于刘海粟来说,亦师亦友。而中国很多画家都画过黄山,但每个人跟黄山的关系不仅仅是绘画方法上的问题,还有对黄山的理解,是个体艺术家对黄山文化的深深体悟。刘海粟作品不仅是呈现方法不一样,作为对照研究,张立行觉得仍有欠缺。

95岁还赴美登高写生,写生真的很重要吗?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第三日写生

一般认为,写生进入现代美术教育是从上海美专开始倡导和践行,但回溯中国艺术史,宋代花鸟册页、北宋山水都可以算是写生,不过彼时的写生与现代美术教育中的写生语境并不同。然而中国传统绘画里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已有几千年历史,这样写生的历史积淀能被抹杀吗?

昆山市候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介绍,刘海粟先生的写生方法,不是按照通常的黑白对比或者是自然光影变化,完全是主观的,融入画者自身情感的,他以书法用笔完成写生。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耀昌也认为,刘海粟的写生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独立的创作。他画黄山、大峡谷,虽然也坐在对象面前写生,但不是照相机式的摄取,而是把自然体的结构、烟云变换,与笔法、心里感受、情感以及对画面的认知结合起来。观看同时,组织画面,投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第一日写生

刘海粟《大峡谷》油画 1990年

如果说十上黄山让刘海粟达到了艺术巅峰,那95岁即使面临身体承受不了的危险,也坚持要到美国登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这种执念就是一种再登高,还要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雄心和壮志,也是刘海粟先生最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的地方”,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表示。

1990年5月,95岁的刘海粟与夫人夏伊乔共同游览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并在大峡谷写生,当时同行的有华人张善利。

如此高龄依旧选择登山,刘海粟内心有超越自我的雄心和壮志,而用中国审美呈现异域风情,对他来说也是一种考验。5月22日在大峡谷首日,刘海粟历时两个多小时,创作了第一幅油画 《大峡谷》;第二日(23日),写生创作了油画作品《古柏》;第三日(24日),他创作了第一幅也是唯一一幅中国画。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第二日写生

油画《古柏》

然而这段写生的背后故事,在老先生艺术年谱里并没有更多细节披露,仅有短短一句话介绍。直到2020年,经由新民晚报高级记者、上海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顾龙牵线,张善利将刘海粟大峡谷写生期间的录像资料和照片全部捐献给刘海粟美术馆,这段历史才得以完整呈现。

在顾龙看来,只有牵线、牵心、牵手,才能完成这样一件捐赠善事。1995年,记者身份的顾龙与张善利聊到刘海粟在大峡谷写生的事迹,顾龙想要对其登峰进行报道,并未成行。2003年,张善利再来中国时,顾龙借此机会与其谈了3小时,2年后顾龙才拿到相关资料和照片。直到2020年,顾龙决定写出来,还原当时真相时,刘海粟登大峡谷刚好30年过去。

顾龙透露,疫情以后张善利还将整理更多文献资料,计划全部捐给刘海粟美术馆。

刘海粟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第三日写生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主编徐明松认为,写生在刘海粟整个创作过程和教学实践当中是非常重要,上海美专整个课程设计当中都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刘海粟以百年的人生历程和美术实践给整个艺术文化所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而刘海粟的创作实践,反映出他对人与绘画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具有自己心得的。

1926年轰动一时的“人体模特事件”,打开了中国人体写生之门;到1928年,上海美专把“旅行写生”定为高年级必修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计划,这在国内外美术院校中是一个创举。“刘海粟的新美术运动确定是当时最先进的方式,从人体写生,发展到黄山的载体,将中国美术和西方精神融汇贯通。而写生代表了当时中国美术界需要迫切推动的方式”,张立行表示。

当下如何研究和理解刘海粟?

“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现场

从左至右:澎湃新闻艺术主编顾村言、原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艺评人林明杰

刘海粟贯穿链接了20世纪社会革命到艺术革命之间的过程,他以百年的人生历程和美术实践给整个艺术文化带来了重要启示。从刘海粟美术馆近期推出的一系列展览,潘耀昌觉得,刘海粟作为海派精神代表的地位逐渐呈现出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主编徐明松也认为,今天要更多从文化战略上理解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刘海粟都是今天得再三研究的对象,但回到海派,如果说吴昌硕是海派立派的形象,我认为刘海粟是一个先锋,他代替了海派绘画、海派文化的精神,也就是坚持本土文化,同时不拒绝外来冲击。从这过程中体现中西融合,体现创新意识。”

“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现场

从左至右:刘海粟美术馆馆长阮竣主持论坛、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耀昌、艺术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初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主编徐明松

从其艺术角度,画家杜之韦认为,如果要学习刘海粟,不是具体的笔墨或写生等方面,重要的是看到他的精神。“刘海粟先生画国画、油画也好,画黄山也好,画大峡谷也好,其实跟所画对象均不太一样。跟所画对象不一样其实是中国的传统,要表现‘我’跟对象之间生命的关联。当下美院师生应该来看一看,刘海粟老先生对艺术的热爱,包括他95岁时仍然坚持现场写生的追求。”

“纪念刘海粟诞辰125周年系列展”专题论坛现场

从左至右: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靳文艺主持论坛、新民晚报高级记者顾龙、艺术家杜之韦、昆山市候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

刘海粟作品色彩鲜明,油画上题诗更是少见。昆山市候北人美术馆名誉馆长赵宗概认为,“海老是中国画家、油画家、书法家,可以称之为诗词家,拥有四为一体的全面修养。”

但不管如何解读,就像艺评人林明杰说的,“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从你心中的刘海粟中,找到自己的宝藏和矿场。”

-END-

更多展览就在艺术头条APP

滑动查看

艺术头条致力于打造展览综合立体服务,将线上展览、宣传推广、直播、艺术IP开发、票务、艺术衍生品购买等多种功能融合为一体。

其中,我们新上线“把喜欢的展品带回家”购买服务,为观众提供观展的同时,一键下单,购买展品服务。现在点击你喜欢的艺术作品,我们将邮寄到家,线上惊喜价,已经开启!

商 | 务 | 合 | 作

艺术头条APP及电商平台 | 雅昌拍卖图录APP及拍卖收藏 | 得艺Artplus电商平台 | 雅昌艺术图书 | 美术 | 艺术家服务中心 | 文博数字化

商业合作请联系:ad@artron.net

把艺术带回家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