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后才发现,自己正是孔乙己

3 已有 844 次阅读   2022-09-26 00:15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后才发现,自己正是孔乙己 

重读《孔乙己》: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后才发现,自己正是孔乙己

在鲁迅笔下的诸多角色中,孔乙己无疑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这个人物有着太多的矛盾点。通过鲁迅高超的文笔,时至今日,在他的身上,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样子。

或许如今的人们,都应该重新读一读孔乙己,因为鲁迅的文章值得细细品读,没有一定的阅历,是很难理解其中真意。

1918年冬,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创作了这篇名作,在一些人看来,这篇文章显然有不少不合时宜的地方。

当时清政府已经覆灭,然而孔乙己,却是一个科举制度下的穷书生,是典型的封建社会落魄文人。自打隋代诞生科举制度开始,落第书生便逐渐成为封建社会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尤其是到了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明清时期,落第书生在社会中显得格外突出。

在古代,读书准备科举是一个十分耗时耗钱的事情,一般的人家很难负担得起。可若是能考中,哪怕是中举人,都意味着人生实现阶层跨越。因此,有无数的人拼尽全力都渴望能考中,现实却非常残酷,不要说中进士,就是中举人都是凤毛麟角。在这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中,孔乙己便是不幸被淘汰的人之一。

文章的开篇并没有特意介绍孔乙己,而是花费不少的笔墨介绍了一下咸亨酒店。这段精彩的背景介绍,描绘出了一副生动的现实生活画面。

而在酒店中的顾客群体内,又以穿长衫与短衫为标志,区分出了两个特定的群体。这便是科举制度下,制造出来的不同的阶级。孔乙己的出场同样很有特点,作者并没有交待孔乙己的背景,甚至全文中连他的真实姓名都没有出现,只是以人们给他起的外号来称呼他。

孔乙己的家世等诸多信息全部是谜,这样的描写,就已经能说明出作者描绘的孔乙己,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一类人的综合代表。孔乙己这类的落第书生,没能实现通过读书考科举完成阶级跨越的梦想,又无法通过务农等方式谋生。

他的形象就很好说明了这点,孔乙己过着非常贫困的生活,由于没有稳定的谋生能力,自己早就没了所谓的体面。可他又不甘心与那些穿短衫的底层民众一样,因此到酒馆喝酒的时候,他始终穿着自己那件破旧的长衫,用来显示两者身份的不同。

可那些真正穿长衫在单间喝大酒的人们,自然也不会将孔乙己这样的人当做是自己这个阶层的一员。于是就出现这么一个奇怪的画面,孔乙己成了酒店里唯一一个两边都不沾,独自站着喝酒的人。

这样矛盾的生活,还体现在孔乙己的言谈举止上。他始终都不肯融入到那些短衫汉子的群体里,而是张口闭口便是之乎者也等文绉绉的言语。这类言语完全并不属于这些底层的大众,而是文人书生常见的特点。他们以这种方式彰显着自己的文化,与底层大众的区别。

然而,孔乙己唯一能彰显的东西就只有这个,他说着文绉绉的话,过着和底层民众一样困苦的生活。平日里没有谋生的能力,勉强靠着给人抄书混碗饭吃,即便这样他也做不下去。经常放下工作选择逃避,又或者是去偷别人家的书。他经常由于偷窃而挨打,身上的伤疤成为他明显的标志之一。

矛盾的是,孔乙己过着这样的生活,却还是有着自己的操守。

比如他喝酒从来不会赊账,哪怕一时间没有酒钱,也会尽快还清。他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信誉,而且像他这类偷盗的行为,却是以偷书为主,并没有什么人讨论过孔乙己盗窃其他财物。

每当人们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孔乙己都会红着脸与别人争论,他的这种行为虽然会引得大家嘲笑,却也能证明孔乙己并不是真的坏,他与一般的小偷小摸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为什么孔乙己会过着如此矛盾的生活呢?

这点从其他客人对他的嘲讽就能看出来,孔乙己最大的软肋便是自己科考失败,不要说进士或者举人了,他连秀才都没能考中。

文章中并没有交待孔乙己考不中的真实原因,从后来他体现的一些能力来看,孔乙己并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人,起码他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然而,封建社会下的教育体系,给孔乙己这类读书人灌输了错误的思想。他们做学问,努力读书,基本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中第让自己成为人上人,至于读书、做学问原本的意义,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从孔乙己的遭遇就能看出来,在酒馆里,是没有谁会去惹那些坐在包间里穿长衫喝酒的贵客们的。这些人与孔乙己一样,都是有文化的读书人,当时社会底层人们遇到这类人的时候,会发自本能地尊敬他们,觉得低人一等。

可孔乙己同样是有文化的人,他不仅得不到尊重,反而还成了笑话,甚至他拿出自己的学问用来显摆,得到的也是嘲笑,哪怕连“我”这样的小伙计,遇到孔乙己愿意传授自己学问的时候,也是不屑一顾。

显然,人们尊重的并不是这些人的学问,而是这些人的身份地位。科举制度将文化知识与权力金钱牢牢绑定在了一起,哪怕你只是刚刚入门中了秀才,都能享受到超乎常人的待遇。

往后从举人再到进士,这一步步跨越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能享受到巨大的实惠。不仅仅是来自财富的提升,还有来自地位的提升。正因如此,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下生活,就会本能地将两者关联在一起。

当你的文化知识没能兑现成为权力与财富,那在大众的眼里这些东西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还有些可笑,因为这类人往往都会像孔乙己一样,过得非常艰难,却由于文化学识而与其他底层人们显得格格不入。于是,他们反而会成为被人们嘲讽的对象,学识这些东西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帮助,反而还成了他们受排斥的原因之一。

悲剧的是,在现存体制下,孔乙己这类人几乎找不到什么出路。他们与诸多劳苦大众本来就有一定的不同,在古代那样的条件下,从小坚持读书一直到大去走科举道路,这中间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精力,更是要耗费大量的财力。

很多人往往为了科举,败光了自己的家产,成了落魄的穷书生。即便普通人在自己的道路上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但两者的努力与期望值是完全不同的。

支持孔乙己这类书生不断付出一切读书研究学问的动力,是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人上人。这一点他们就与普通人的期望目标完全不同,他们在不断读书求学的过程中,已经逐渐与普通人脱节,有了全新的自我认知。因此,当他们无法实现原本目标之后,要让他们回归到底层民众的群体里,难度同样是非常大的。

长期以来付出所求的期望,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这是他们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同样,在不断追求功名过程中形成的自我认知,以及他们所付出的东西,反过来驱使他们不可能接受身份的改变。

诚然,科举制度在古代已经是一个相对公平的进阶通道,但任何制度的公平大多只存在于理想化的世界,现实中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因为孔乙己这类读书人所追求的科举,是封建王朝统治阶层控制下的工具,其用意原本就是为了维护王朝统治,笼络士人的工具,而不是奔着打破制约,追求平等。

历代王朝,有关科举的丑闻层出不穷,从一开始隋唐科举被世家门阀垄断控制,到后来明清科举被官僚集团控制。这个看起来非常公平的制度,也只是在那个烂透了的封建社会里,通过同行衬托体现出来的。

统治阶层并不会考虑得那么全面,既得利益者们同样不会去考虑得那么长远。这就导致科举制度诞生以来,一直都有像孔乙己这样的特殊群体存在。这个群体注定是矛盾的,注定会随着科举的失败,逐步变成了与社会割裂的群体。

酒店里只有孔乙己是站着穿长衫喝酒的,其他两个群体,他哪个都融入不进去。已经完成知识兑现的举人老爷看不起他,底层的民众同样由于各种因素瞧不上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中不同的人,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许多人选择了继续读书,坚持考科举,就比如像范进那样,哪怕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自己一把年纪了,仍然还在坚持读书考科举。可即便像范进这样的人,大多数也只是出现在小说里面,哪怕是在小说中取得成功,还是靠着运气中举。

这部分人们的命运可想而知,在北宋的时候,就有许多落第的书生,他们有不少人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于是在科举失败后,纷纷选择了自杀。

这部分人在群体里面仍然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只有像孔乙己这样,注定了不上不下。毕竟要想坚持读书继续考科举,仍然是非常费钱的事情,古代绝大多数的权贵家庭,就如同红楼梦里面的四大家族一样,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门路,并不需要指望科举。

想要坚持走下去的人,又根本没有这样的家底支撑,可能他们大部分人走到这一步的时候,家里早就已经被自己给掏空了。

那么这部分人,真的只是由于认知与期望落差,才无法回归普通群体的吗?显然不是这样,周围人嘲笑孔乙己的时候,经常会有人拿孔乙己科举失败说事。这里面其实能体现出人性里面自私的一面,按理说孔乙己科举成功与失败,主要都是他自己的事情,与外人没有太大的关系。

可绝大多数人,似乎都喜欢抓着这点不放。他们这些短衫的汉子,对于那些科举成功的长衫老爷们尊敬,更多是敬畏对方手里的权力与财富,同时更多是羡慕这些人的生活。

这些东西并不属于他们,自然就会有不平衡的心理,于是当他们看到有孔乙己这样成不了长衫老爷的长衫穷书生的时候,这种情绪就会转化,以对孔乙己嘲讽为由来发泄他们内心的不满。若是要他们去对坐在那里喝酒的长衫老爷们去说,他们是绝对不敢的,毕竟对方真的有权有势。

孔乙己就不一样了,他失败了,他没能跨过去,他与大家一样本质上都是弱势的群体。不会有人在乎孔乙己的感受,也不会有人真的去同情这些人。这种底层的舆论,某种程度上反过来绑架了孔乙己。

其实像孔乙己这类的读书人,他们或许是迂腐,但绝对不可能是真的傻。如果要让他们放弃原来的道路,从头开始学习经营等事情,他们并不见得就真的做不好。

问题是,当周围人都盯着你考科举,而你最终失败的时候,你的失败就已经成了你做一切事情的原罪。

不妨设想,孔乙己和他们一样卖苦力打工挣钱,看客们的看法真的会改变吗?

大概率是不会的,他们会换一种方式继续嘲讽。

比如说孔乙己读了那么多年书,花了家里那么多的钱财,前后忙活这么多年,到头来还不是跟咱们一样只是一个卖苦力的。这类的嘲讽是非常微妙的,看起来它并不是最狠毒的攻击,却往往能彻底摧毁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的尊严。

绝大多数孔乙己这类的人,宁可继续穷下去,把那件长衫穿到底,他们也不愿意放下这些东西。而当他们做出了这种选择,悲剧自然就会发生。文艺作品里面非常乐于塑造孔乙己这类穷书生的形象,但古典文学作品中这些人往往都会被安排一些相当美好的结局。不过,这些更多只是幻想,现实就如同鲁迅塑造的孔乙己一样,这些人绝大多数的结果是非常凄惨的。

他们真的错了吗?

其实他们本来没有错,只是因为他们失败了,所以他们才错了。

这反而是看起来非常可笑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人生的权力,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改写人生的能力,更何况是处在封建社会那样一个本来就等级森严,不可能公平的社会。在那种体制下,他们的失败真的完全是个人的失败吗?

显然不可能是这样,因为这个群体中的人们,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他们自身的割裂感会逐渐演变为戾气。

这种戾气不断积累,最终就会彻底爆发,因此我们看到了,在许多王朝覆灭的过程中,落第书生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是有像黄巢这样,以暴力血腥的方式一刀斩断一切的人物。

事后来看,这些人真的是没有才能吗?显然不是,那么他们原本倒在科举的面前,就真的是他们自己的失败吗?

这就值得人们深思了,孔乙己是这个群体里面,温和又麻木的一类人,他们绝大多数人会被这黑暗的现实吞噬,可这庞大的群体里面不可能只有孔乙己这一类人,总是会有戾气十足,又有胆略的人。

以孔乙己为代表的这类群体,他们确实不应该被社会所忽视。而孔乙己身上的悲剧,乍一看是那个封建社会下,制度弊端造成的悲剧。

实际上,孔乙己在今天真的消失了吗?

社会的发展让人们对于这篇文章又有了不同的认识,无数人都是通过上学时候的课文里了解孔乙己的。

那个时候的学生们,还没有走入社会,仍然是青春年少的时候。甚至大家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没有足够的了解,很多人或许只是以嘲讽的态度来看待这个故事。

随着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之后,嘲笑孔乙己的人似乎慢慢变少了,同情孔乙己的人似乎慢慢变多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很多人逐渐从孔乙己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以后才能有出息。于是,无数的家庭从孩子一早便开始了疯狂内卷,卷的规模甚至涉及到了诸多方面。从小卷到大,不知花费了多少精力,不知自己或者自愿,或者被强迫读了多少的书籍,掌握了多少的知识。

然后,大家发现自己比孔乙己要好一些的是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因为无论你考什么样的分数,社会上都有学校能接纳你。

可问题是,随着人们步入社会,我们发现读书与知识更多的还是与权力财富挂钩。父母天天叮嘱的好好学习,为了提高成绩所作的一切努力,更多只是让你以后能有一份好工作。社会上人们对于高分学生的推崇,更多还是看中他们高分背后那不错的工作或者更加光彩的身份。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错,毕竟孔乙己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爱与理想才选择科举的,绝大多数像他这样的读书人,一开始就是奔着那背后的实际利益去的。

问题就在于,一切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今更加宽松的招生制度,越来越多的学校,确实能吸纳各种不同分数的学子们。然而这样一来,日益庞大的学生群体,又很难被现存的产业岗位吸纳接受。在父母年轻的那个时代,大学生是非常稀缺的。

如今,学生这个群体似乎成了一个特别的群体,内卷等一系列的名词用在了这些人的身上。无数的人从学生时代就卷,到了毕业之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卷。

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现实,那就是许多人毕业之后,并没有选择自己的人生。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了继续考试,卷学历以及一切能卷的东西。考研、考公、考教师等都成为了学生们毕业之后的热门选项,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庞大的蹲考族。

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工作,有不少人只是选择了继续在家里待着,或者以蹲考等各种名义逃避现实。于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类似直播等各种新形式的产业开始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灵活就业等方式同样成了年轻人热门的选项。

这些真的是他们原本的初衷吗?

相信很多人最开始学习的时候,往往都会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哪怕长大之后,步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依旧会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期待。

真正一开始就奔着蹲考这些选择去的,恐怕是少之又少。

那么,他们与孔乙己之间本质的区别在哪里呢?

孔乙己作为科举制度下的失败者,是因为他没能将自己的知识兑换成等价的回报与利益,而我们所取得的学位与学历,又是否真的在社会中获得了等价的回报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或许年轻人就不会越来越多选择躺平放弃了。他们并不是真的不愿意去工作,更多只是不愿意去接受那些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的工作。

对于他们来说,与当初的孔乙己一样,他们可以放下一切去选择最基本的方式谋生,但他们之前努力所取得的一切,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他们在社会中,又真的能与其他群体融入到一起吗?

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心里都有数,孔乙己这类的悲剧并没有真的结束,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存在下去。

个人的意志在时代的潮流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许多事情是无法靠着个人的努力而改变的,然而问题并不会因此就消失。孔乙己之类的悲剧,是应该值得社会深思,如何该有效安置这个群体,如何该避免这种割裂继续下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孔乙己这类人的群体越来越庞大,割裂感越来越重,这是一件不容乐观的事情。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