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他曾跟主席并称“双雄”,他的牺牲,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损失

4 已有 4097 次阅读   2019-08-02 18:01
他曾跟主席并称“双雄”,他的牺牲,被称为中国最大的损失

“下午一点前我一定回来,要是我没有回来,那就是被捕了。”

这是蔡和森对妻子说的最后一句话。随后,由于顾顺章叛变,蔡和森不幸被捕,再也没有回来。

和其他先烈被捕后不同,蔡和森的消息只能追溯到被捕之前,此后在狱中的经历、牺牲的确切时间,甚至他的遗体藏于何处,大家都不知道。

直到本世纪初,有关专家和学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才从解密档案中推算出,蔡和森应当是牺牲于1931年8月4日,时年36岁。

曾有人说:“蔡和森的牺牲,是中国最大的损失。”此话虽然有些绝对,但也充公说明了蔡和森的地位和作用。

和许多家境贫寒者不同,蔡和森出身大户人家,不论是父亲一族还是母亲一族,都和曾国藩家族联系密切。但是,富足的家庭并没有束缚住他的脚步,早在少年时期,蔡和森就立志:“吾人之穷极目的,惟在冲决世界之层层网罗,造出自由之人格,自由之地位,自由之事功。”

蔡和森曾师从杨昌济,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跟主席一见如故,引为至交。

杨昌济在临终前,曾写信向章士钊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主席,另一个就是蔡和森,并郑重地写道:“吾郑重语君,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杨昌济真是慧眼识英雄!

单看主席和蔡和森两人,主席个性更为张扬,如同明艳的火炬,意气昂扬,睥睨古今;而蔡和森外表儒雅,如同汪洋大海,既有包容一切的心胸,又有冲毁一切的魄力。

1920年,蔡和森在法国研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书籍,并对俄国展开了深入研究,他意识到,必须在国内建立一个机构,承担起“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的职责,非常肯定且坚定地指出:中国的未来,必须再走一遍俄国的道路,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现在我们的国家无产阶级还在沉睡,并未觉醒,必须有人站出来,成立它。

(图:1920年,蔡和森(第一排左四)在法国)

毫无疑问,蔡和森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理论研究专家,而且他比所有人都看得更远。

在他写给主席的信中,不论是世界第二次大战的预言,还是战争爆发在中国,或是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甚至是无产阶级将会在二战之后领导中国取得胜利的预言,无一不得到应验。

主席在给他的回信中,也罕见地高度称赞道:“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

因此,很多人都会想一个问题:如果蔡和森没有牺牲,历史的进程会不会发生巨大改变?

当然,历史不容假设,虽然很多预言由于蔡和森英年早逝而被忽略,但中国的大体方向并未发生变化,中途虽然有过多次转折,但很快都回到了正确方向。

这就是天下大势,浩浩汤汤,谁先掌握了这个大势,谁就会取得最终的胜利!

当1921年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时,蔡和森因在国外而未能出席,但从第二次代表大会一直到他去世,蔡和森一直都是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尤其是1923年第三次代表大会期间,蔡和森以37票当选为中央局委员,比他票数更高的只有一个陈独秀(40票),连我党的创始人李大钊,也只有37票,跟蔡和森相同,而我们的主席,更是只有34票。

当时,蔡和森还只有28岁,主席是30岁。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位顶级英才,却因为顾顺章的叛变而不幸被捕,于1931年8月4日英勇就义,年仅36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