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彩墨画魂四、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1 已有 6494 次阅读   2016-11-08 11:10   标签彩墨画  江山 

四、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最能把大青大绿填上山脉的,莫过于北宋王希孟。

山顶直冲云霄,山谷迷惘蹊跷;远景石绿为树,石青为峰。

近景石绿为草,石青为顶;山脚赭石润红,山腰辉岩,山坡柔顺。

有冰川洪流痕迹,山势如虎似龙,山洞龟魅藏魈。

山庄,寺庙,楼阁,村墅,或隐东南,或显西北;

田野,湖泊,庄稼,池塘;

丛林,孤树,茜草,藤蔓。

或遍上下,或昄左右。

溪流险涧天桥牵,泉瀑云雾接亭轩。

碧波隔断遥望乡,江河鳞波撒网圈。

山经小道,委婉悠然;行人匆匆,路途长远;

有骑马坐轿之富豪,有肩挑推车的乔民。

渔夫划潇洒,舟船摇逍遥;读子背诗卷,商贾担财宝。

天空隐鸿雁,阳光温暖照。

用如此色彩绘图?与现实差别了个天翻地覆?中国的画人,就是这么任性。

色,取之于物质,颜,堆之于心窍;在中国画人的心中,这美丽的世界,应是玉一样的神圣。

 

 

 

 

王希孟(1096—1119年),北宋晚期中国画家,山水画创作曾得徽宗亲自指导,在政和三年(1113年)之前,创作了这卷《千里江山图》,此后便无音讯,清人曾推测他完成此画后不久即去世。

 

卷后有宋代蔡京、元代李溥光题记,曾经南宋内府、元代李溥光、清代梁清标乾隆内府收藏,现藏故宫博物院。

 

该图作者以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壑争雄兢秀,江河交错,烟波浩淼,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山间巉岩飞泉,瓦房茅舍,苍松修竹,绿柳红花点缀其间。山与溪水、江湖之间,渔村野渡、水榭长桥,应有尽有,令人目不暇接。在运笔上,作者继承了传统青绿山水画法,更趋细腻严谨,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此图无作者款印。清初梁清标签题为王希孟作。

《千里江山图》绢本大手卷,青绿设色。画面上江水浩荡,浩渺天际,应是南方水色;而群山起伏,略少平原,危峰高耸,岩断崖,却是北方山景。构图上充分运用平远高远深远的结合,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崇山峻岭,岗阜幽壑,飞瀑激流,树丛竹林以及人类的创造:亭台水榭,寺观庄院,舟楫亭桥,村落水碾等等,以及难以计数、各行其是的众人,是那么的繁复而又融洽。全图刻画工细,水面满勾峰头纹,无一笔懈怠。众物皆合比例、透视,布置合理。而山石则以大青绿设色,也就是在勾、皴后,先以赭石铺底,然后上石青石绿,层层叠加。石青石绿是矿物颜料,本来覆盖性就很强,经层层叠加,质感凝重,与整幅画的墨青、墨绿基调浑然一体,鲜艳而不媚俗。虽然不似金碧山水那样勾金线,却依然感觉满幅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此图较之前唐的青绿山水更趋成熟之处。[4]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