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技法研究课程》教学探索

10 已有 1760 次阅读   2018-01-14 07:59
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技法研究课程》教学探索
2011-11-04 16:47:41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在大学的四年教学规划当中,工作室制的确立给予那些在专业上有所倾向的年轻人自由选择的机会。目前,陈国勇山水画工作室所倡导的特殊教学方法和绘画思想即是要将大学生当作国画大家来培养。从有法到无法,为学生打开一扇先深入研习传统、体察感悟自然,再培养开拓个性、提升美学高度的大门。

  学习山水画,临摹传统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总结前人经验,寻找自我风格的简捷之路。对于每一个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由无法向有法深入的阶段。临摹有法有矩,为矩所束,因而不自由,不自在。但凡是进入工作室的每一位学生都要在一、二年级认真扎实地过好这一关。面对宋、元、明、清至近代的诸多山水巨制,我们临摹前人作品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将来因袭前人,而是要在研究、了解之后避开前人。

  三、四年级,诸课程开始向创作过渡做准备。可以说,技法探索课程是衔接传统与创新之间的桥梁,它为即将展开的毕业创作打开了前奏。具有扎实基本功训练的毕业班学生是否能在模仿和摹写的传统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从内容到形式上原创的艺术呢?学生又该从哪里入手进入到技法探索甚至是创作的状态呢?

  我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朴素的情感,表现的天分,在摸索技法、发现自我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兴趣与激情得到充分的关注与启发。它结束了以往被动、注入式的学习,开始着重培养学生深入生活,感悟自然,主动研究、创新的能力。适时引导学生向“无法而法”的状态转变将是一个重要的质的步骤。当然难点也在于此。要谈创新,何谓创新?传统的精神即是创新。对于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必须跳出前人窠臼,表现时代节拍,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形成个人所独有的风格,用毕生的艺术实践尽可能做到“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今人,不重复生活,甚至不重复自己”的艰难历程。艺术无形、无相,然而技法有形、有相。从古至今,“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我自为我,自有我在”。凡名留画史的某家之某法,必为独具个性的开拓性画家所创。因此,开放、豁达、坚定向上的精神气质是必不可少的。“放”,如天马行空,任由自己的思想腾云驾雾,随意驰骋,在偏执和狂想中追寻梦的境界;“收”,如老僧坐禅,清净朴素,含蓄内美,深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意蕴。这才是艺术创作的高标准和高境界。

 

 那么,该如何开始这艺术探索的历程呢?前人的藩篱我们可以跨越,可是一旦脱开传统的缰绳我们又将如何前行呢?是在传统精神的惯性作用下继续创造呢?还是干脆丢下“狭窄”的笔墨观,认真做好现代水墨的实验呢?自从85新潮后,两种论调一直此消彼长,争论不休。我的态度是二者均无可厚非,任何有益的尝试都是值得的。大浪淘沙,关键要看作品经不经得起时间的历练。可以说,是抽象思维打开了通往艺术本源的探索之门。

  事实上,中国艺术自古就有抽象的传统。最具有代表性的当首推独具中国特色的书法艺术了。在书法的创作过程中,我们最先感受到的已并非内容,而是静动徐急的抽象线条赋予我们的超越于形式之上的美的心灵体验。

 

 当你徜徉在苏州园林的湖石间时,当你欣赏玩味一块俏色巧雕的璞玉时,当你折服于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时,当你惊叹于戏曲中仅借一条细细的马鞭便可立现开门、上马、疾驰的复杂场面时……抽象,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中国古典艺术美创造的法则之一是“妙造自然”。抽象,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时而朦胧含蓄,时而激情澎湃,在“草草几不类物象”的似与不似之间,抛开人为、工巧与束缚,任由灵感跳跃迸发。这一个“妙”字,反映的正是画家依循心灵感受,凭借深厚的艺术修养与创作功力创造出来的一种由自然而人工、再由人工而自然的气韵生动的艺术境界。

 

 西方的抽象艺术发展的相对晚些,但成就很高,仍然很有了解的必要。黄宾虹就是一位这样的实践者,他曾以墨中璞玉来形容画面中极珍贵的亮色,这种对色彩的顿悟直接来源于西方印象派的用色。当代大学生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以传统文化、自然造化、创新思维为支撑,认真审视中西方绘画,在技法探索中逐步找到属于自己的、将来的出路。

  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技法探索的开始就以抽象绘画为实验课题,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地去了解其中魅力。课堂上我们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在追求艺术探索过程当中,强调“我”的思想、“我”的意识、“我”的技法等全方位的个体创作行为。这个“我”字,拉开了与古人、别人的距离,体现了可贵的创造品质。其间学生进行了大量尝试,或拓,或画,或流,或印,或添胶矾砂岩……总之鼓励他们运用任何可行的材料和手段进行技法开拓,积攒自己的实践经验。抽象与具象同样美,如果你不接受抽象,就无从于对比和矛盾中感受具象,往往我们观察每一张画的时间要比下手去做、动笔去画的时间多很多,对艺术的反观与审视促进了画面意境的升华。四周以后的汇看令学生备有收获。作品中或奇妙恍惚、或夸张优美、或空灵动荡、或苍茫浑厚、或淡雅高逸、或粗犷放达的境界使意象和情思自由伸展,开合自如,形虽未备,意却已至,展现出令人激赏的偶然之美。相反若未敢尝试,笔墨处处求全,反而失去探索的意义,难传造化之妙了。

  

在课堂指导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实验作业是完全凭感觉画的,初步效果不错,但是之后的整理过程却显得不知所措,要么破坏了原有的画面,要么不敢下手,缺乏继续完成的信心和能力。如果画面的艺术深度不够,光凭感觉还不行。真正的艺术家是文化的富有者,来自于心灵的东西首先是属于自己对画面物象的感受。可以说,画家看山是山,画时非山。将自然山水带着感受来画,当人来画,但最终画完还是山。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画家看山不是山,观山时要仔细观察思考,把山当作文章、绘画、诗歌和音乐来品读,读出其中的韵味与意境。

  对于发展的、塑造性很强的作品,不要急于去画完整,可以先放一放,不断的观察、认识能够使画面进一步升华。等准备好了再进行整理。黄宾虹先生许多画得非常深入、厚、黑的杰出作品,经过考证,都是画家将早先未画完的作品多遍反复过后的结果。

  

通过练习,学生们逐渐懂得:对于抽象画面的想象,是一个心灵的、美妙的、自由的历程。它虚无、梦幻、不可驾驭、转瞬即逝,非要具有大境界、大思维的艺术家努力追寻才能拥有。有些学生在教学互动后感慨道:“刚开始时比较排斥抽象绘画,现在我从中真的找到了感觉和乐趣。”

  如今对中国画技法的研究和思考日趋深入,就教学而言,如何发掘、培养学生对天地造化的敏感,通过笔墨媒材的传达,来表现“迁想妙得”的气质,将生活之景转化为心中之境,画中之境,才是即将进行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中面临的最具体、最本质的问题。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