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怀素

4 已有 3389 次阅读   2018-12-10 11:48   标签文化  艺术  收藏 

丨编者按丨

       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诗书之外,常年徜徉于传统文化的经典阅读。其有感于伟大复兴的时代,通过以点带面,探赜钩深,选取代表性历史人物和事件,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人札稿形式开启与历史经典的对话。奉献出其对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现代解读。

       《寄给历史之书札》凡30则,其所对话历史人物既有帝王、圣哲、忠臣、武将,又有诗人、书家等,涉及历史传统文化各个方面。其语言既庄重,又诙谐幽默,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学术性、可读性。读后给人以启发、思考和回味。旭宇先生是中国书协原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楷书研究院院长等多个头衔。但他最认可的是自己永远是农民的儿子,是一位终身向学的学人。他同时又属于两个族,一个是草根族,一个是追星族。他所追之星,不是娱乐圈明星,而是历代先贤圣哲。先生把与这些历史人物的对话看作是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洗礼和再教育。其中既透露着历史沉淀传承的厚重,又体现着时代精神的鲜活。 

       《旭宇寄给历史的书札》2017年春连续在《书法报》发表后,引起书界及社会巨大反响。《书札草稿》也被收藏家携去珍藏。书法评论家李庶民、西中文、张瑞田、胡湛、陈智、邱世鸿等,认真阅读,仔细剖析。认为《旭宇寄给历史之手札》以简明的语言,批判或肯定诸历史人物。其既具经典传统性,又具有时代的文化审美属性。其既是当代的,也是属于历史的。

        自本期始,我们将逐则分期转载发布,并附我们不成熟的阐释。让我们一起再次分享文人书法大家旭宇先生的历史穿越之旅。 


丨写在前面丨

       我是草根族出身,一介书生。虽所学不深,但终身向学,并且认为生在中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人生一大幸事。在度过的几十年间,接受华夏先贤圣德的洗礼,接受他们的教育,成为他们的粉丝,明了一些事端,“涤秽浊兮存正灵”,该是何等的自豪和快乐。

中庸之道,是人间正道。环顾世界,唯有我华夏文明有此盛德,并且自古至今发扬光大,永不断流。这是天道,以人为本,国强不霸,惠泽四邻。天之道上善若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行之正而弥之远,是以华夏文明数千年永放光芒。虽然曾遭外来之侵,但我国文明总是使那些外来江河融汇一起归于华夏之大海。因之,我们文化自信!

       细数自己走过近八十载路程,唯孔子教我以正,唯老子启我以清,唯释家示我以和。五十年前,我开始读老子的《道德经》,那时迷蒙不知所言,但一直读着,近晚年才有些感悟。得知“修德于身其德乃真”,从自身做起,常思己过,消除秽浊,以存正灵,并以“正灵”聆听圣贤教诲,悉心感知,以此察史观人,于是有了些想法随时记录下来,并于去年拈笔成文,题曰《寄给历史之书札》,计三十通,获《书法报》之支持,辟版刊发。其草稿虽书写狼藉,亦被一藏家索走,也交给另一家出版社付梓。一份书札,两家出版,是我始料不及的。

       我只是喜欢读些古书。在伟大时代的今天,有领袖的号召,感知前贤的心音,在躁动的年代能使自己的情怀安静下来,享受一下清福,得到一些启示和惠泽。尤其是老子之学让我毕生追寻,那样的一种大智慧常使我拍案称绝,天门顿开。读着,读着,有时夜间坐起来领会深奥,冥想两千多年前圣贤的音容厚貌,句句真言,心神向往之。

       于是开始写些手札。此后,我又与好友郗吉堂合作,撰写了三十篇《老子与书画》短文,拟于二〇一八年岁始在《书法报·书画天地》刊出,算是我学习老子心得之点滴。感恩先贤,感恩伟大时代,感恩天心清若水。

        “好读书不求甚解,鼓瑟足以自娱”,此语应是写照于我,才疏学浅,笔墨不精。媳妇再丑总是要见公婆的,深望各大方家不吝赐教,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

旭宇写于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太行东麓


书影

丨简介丨

怀素是中国唐代书法家。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

狂草的成就,是唐代书法高峰的另一方面的表现。代表人物是张旭和怀素。张旭史称“草圣”。

 怀素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可以说是古典的浪漫主义艺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


草稿


正本

丨释文丨

怀素法师大鉴:

师于张长史乃千古草圣也,尤其法师之自序一气呵成,成为绝唱吾当顶礼拜之。然后之学法师之人,尤其丹青之徒以师之入佛门为由,然后又染尘,作为出名之捷径。吾疑师乃始作俑者也。(当然此类之人不可与师同论也)

学书之人  白阳顿首

丨解读丨

本札述文思,文事,文风,且由佛门而俗世,由雅兴而俗情,多种意趣穿行并进。

此札款跋语且略去不议,其下札文正义第一是肯定怀素草圣地位,也是称颂草书艺术精妙,且传达写札人敬仰尊崇之心情;再下一句语简意繁,旭宇先生立意很是明白,是要批评有些人本无佛心,偏要装相,假入佛门以沽名钓誉,借以张大渔利手段。析此句,一定要与前句相比较,明白旭宇先生此处所指“染痊”者,既无怀素顶礼佛法之心,亦无旭宇先生顶礼草圣之意,是为文坛双面人,纵然艺有几分,但失落了文心,失落了文德,当受责;至第三句,其言指向,是谓怀素既入佛门,復入书门,是由佛法通书法,由书法达佛法,亦由佛境入书境,由书境入佛境,俱至佳,如此妙在,竟使俗世一些心疲意懒者作癫作狂,伪入佛门以“沽名”取巧,“染痊”以不舍红尘横欲,此类人或大言不惭标榜书法画法,标榜法师风范,然与草圣大相径庭,故旭宇先生明确地对此做出区别,认为“难与师同论。”

旭宇先生于佛说有见有识有悟,曾自述:“我对释家也很推崇,人不修行,但心中佛。《道德经》、《坛经》、《金刚经》都读,而且读出了味道。对佛说境界,精神上认为非常好,心向往之。人不可无此向往,艺术不可无此追求。”先生有诗篇名曰《天风》,其境高远,深邃,广阔,玄妙,每令欲言者不得言。先生更有楷书,予传统楷书端庄之相之外略一转身,以见生活之意,潇洒之态,散淡之相。佛说佛陀七十二法相,何曾唯一?先生作行书,闲雅,散淡,自在,器宇轩昂,诗的情调,诗的味道,诗的节奏,诗的境界,合于其间,诗心书心一体,是为书卷气。更于草书,雄浑壮观,伟岸峻立,是为心无涯,笔无羁,然不失气度。但旭宇先生节度书法立象,造型,运笔,达境,自有眼光,自有尺度,故由怀素书法说到现代书法,以扬书法立德、传德之道。

丨艺评丨

旭宇的楷书、行书,是当代书法创作重要的一部分。当代书法理论界与评论界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功成名就的书法家,本来可以“固步自封”,在一己的天地里徜徉。旭宇偏不,他知道,一位有理想的艺术家不能原地踏步,尽管被人称道的“原地踏步”很优美,但,必要的挑战,必要的否定,是一位有追求的艺术家不断超越的前提。因此,我们欣慰地看到,已逾古稀之年的旭宇,以他系列书法创作《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带给书坛一阵清风,一股激情。

我关注旭宇的书法创作。他的《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是当代书坛的创新之作。也可以这样说,旭宇以他的《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对书法创新进行了大胆实践。

《寄给历史之书札草稿》借鉴传统书札的形式与风格,更重要的一点,是旭宇与历史伟人的虚空对话。有关政治、历史、文化,有关民生、信仰、修为,在文辞中显现。文墨一体,先文后墨,文墨兼优,这是传统形态,也是创新的根本。旭宇从这个起点出发,实现当代书法的创新梦想,一定是有的放矢,有所收获。

——张瑞田,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

丨作品丨





丨艺术家丨


      旭宇,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河北省政府参事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旭宇先生以其数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极高的声望和荣誉,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关注时代,正气高亢,刚健清新,自成一格,在诗坛影响深远。他的书法,楷、行、草皆善,彰显出全面大家风范。行书宗法晋韵宋意,飘逸劲健,富有书卷之气。楷书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实践的全新范式。草书创作,达到了飞扬畅达,连绵贯通的高妙艺术境界。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体现了他丰富的学养,他倡导诗书互化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品格高尚为社会所称誉,是当之无愧的全国艺术大家,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

资料由北京松云堂画廊编辑整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