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祭侄文稿》写得潦草,满篇都是涂改痕迹,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

4 已有 263 次阅读   2022-09-22 00:24
《祭侄文稿》写得潦草,满篇都是涂改痕迹,为何是天下第二行书 

中国是历史最久远的文明古国之一,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丰厚而璀璨夺目的文化宝库。诗词歌赋,是联系华夏儿女的纽带;典章文物,是值得骄傲的历史遗产。其中,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更是中华文化独有的产物,魅力无穷。

在历代书法作品之中,有一副杰作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就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另两幅作品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苏轼的《寒食帖》,甚至在多年前,《书法研究》中就有长文阐述《祭侄文稿》应该排名第一,陈传席教授也支持这个观点。

咱们在此不评价到底谁执牛耳,但如果看到了《祭侄文稿》的时候,您会不会大吃一惊:都说《兰亭序》有多处涂改,《祭侄文稿》则更是触目惊心。细数一下,通篇一共234字,涂改的字在30个以上。要知道,在古代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有一手好字,这样潦草而涂改严重的书法作品,又怎么会享受如此高的历史地位呢?

原因很简单,《祭侄文稿》不仅展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巧,更是融入了他的思想感情和灵魂。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幅书法珍品,更是一份满含国恨家仇的血书。

在安史之乱时,颜家满门忠烈,挺身而出对抗叛军,特别是颜真卿和哥哥颜杲卿表现得极为突出。当时,颜真卿担任平原太守,颜杲卿担任常山太守。就在公元756年,史思明攻破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颜季明被俘。但他们至死不屈,演绎了一场动人的家国悲歌。颜季明被斩首,颜杲卿被送到洛阳之后,砍断了一条腿后被施以凌迟之刑。

在这次祸事中,颜家满门30余口壮烈殉国。颜真卿听说此事后,悲愤交加,立即派人寻访亲人遗骸。结果只找到了颜季明的头颅和颜杲卿的部分尸骨。面对这样的国恨家仇,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颜真卿提笔写下了这件《祭侄文稿》。

颜季明是颜家年轻一辈中比较出色的一位,他天赋很高,很得到颜真卿的赏识。颜真卿还希望他能够为官,光耀门楣。虽然在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颜家个个都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但真到了这一天,颜真卿不得不为自己的侄子心疼。

在《祭侄文稿》的前一段,是追忆侄子的生活。此时可以看得出来,颜真卿的情绪还算比较平稳的,文字中透露出一种安逸的感觉。然而,随着文章的深入,颜真卿的情绪发生了巨大的波动,他改了又改,圈了又圈,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直到最后的“呜呼哀哉”,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痛苦,他几乎已经无法完成这样一篇伤心的祭文。

当然,对于颜真卿来说,为侄子写这样的祭文,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在这种情况之下,一篇伟大的书法作品,却意外诞生了。它笔力雄厚,似乎能穿透纸张,运笔流畅,根本不讲究工拙。在此时,书法家完全凭借的是多年的功底和感情的流露,没有刻意章法。反倒是这样,就形成了无与伦比的独特魅力,形成了难以言状的艺术效果。后人看到这样一篇泣血之作,无不感叹于书法家的鬼斧神工之力。

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完成的作品,竟然有了如此的魅力,让人如醉如痴。不得不承认,艺术往往是靠多年的积累,更在于那一瞬间的灵感冲动。

后来这幅书法作品,也被历代收藏者视为珍宝。只可惜,书写这篇佳作的颜真卿,最终被人陷害致死。奸相卢杞让他以七十六岁高龄派去叛将李希烈军中为使臣,结果被缢杀。他更是书写了满门忠烈的佳话。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