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与王维齐名的张璪,作品虽已全部失传,他的一句话却影响画史千年

2 已有 116 次阅读   2022-09-23 00:02
与王维齐名的张璪,作品虽已全部失传,他的一句话却影响画史千年 

导语: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中有一段极重要的论述: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树石之状,妙于韦偃,穷于张通。这位张通便是唐代杰出的山水画家、理论家张璪。

张璪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创始人之一,在画史上是以画松石、山水著称于世的。

《历代名画记》卷十中记其:尤工树石山水,之前也记载了树石之变,穷于张璪。

《唐朝名画录》记载:张藻(璪)员外,名冠文学,时之名流,画松石,山水,当代擅价。惟松树特出古今,能用笔法。

《宣和画谙》中也有这样的记叙:衣冠之行而一时名流。善画松石山水。

王维《伏生授经图》

中国水墨山水创始人之一

张璪的弟子刘商在其被贬后,曾赋诗曰:苔云苍苍临涧水,谿风袅袅动松枝,世间惟有张通会,流向衡阳那得天。前二句细致入微地描述了一幅白云、小风、松动、流水的优美水墨画卷,后二句则表达了张璪走后的惆怅与怀念,同时又是对他的绘画成就的高度评价。

张璪,字文通,吴郡人。受知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宰相刘晏,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长安被陷,张璪、王维及郑虔等一大批人被逼做了“伪官”。

郭子仪收复长安后,唐玄宗及肃宗重回长安,包括三人在内的许多人因陷贼官罪,被囚于宜阳里待决。后因为权人崔圆爱画,使三人作画,郑虔等向崔求情,方免于死,但也皆被贬官。

后来在王维之弟王缙的推荐之下,于唐代宗广德元年任奏检校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其后却又因坐事被贬衡州司马,移忠州司马。

王维《山阴图》

虽然张璪一生官运不畅,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却是卓然的。

五代时把中国山水画推上画坛首席宝座的决定性人物荆浩深为推崇的两位画家之一便是张璪,另一位是王维。

他在《笔法记》中给张璪以极高的评价:

张璪员外树石,气韵俱盛,真思卓然,旷古绝今,未之有也。而他对王维的评价是王右丞笔墨宛丽,气韵高清,巧写象成,亦动真思。明显地没有对前者旷古绝今的评论来得高。

《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记云:

通能用紫毫秃峰,以掌摸色,中遗巧饰,外若混成。

王维《雪山行旅图》

可见用秃笔和墨色作画是张璪绘画的笔墨特征之一,表现了一种狂放、粗犷的画风。中遗巧饰外若混成,是说他在绘画时用水墨之朴代替青绿之艳,同时墨色,线条结合巧妙,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又在卷十中记载张璪与张彦远同宗,因此彦远祖父曾令画八幅山水障,在长安平原里,破墨未了,值朱泚乱登时逃去。在这段记述中,我们可以认为破墨山水也是他的笔墨特点之一。

《笔法记》中记其画笔墨积微,不贵五彩也表明了张璪主要用水墨塑造形象。

米蒂《画史》记收张璪松一株,下有流水澜云,近溪幽湿处,全籍墨烟浓。由此描述又可知张璪的水墨渲染已达到很高水平,完全自然天成无人造之痕。

王维《江干雪霁图》局部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张璪的艺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经典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名言成了一千多年来中国绘画发展的真理和理论基础。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法则也,师法也;自然,造化也。”原意是说君王行事,应当“道法自然”,以自然、造化为师。第一次明示了对自然的认识态度,最初是指君王处事要符合自然规律。

姚最在《续画品录》关于萧绎段落的引述也提到自然的问题,“天挺命世,幼秉生知。学穷性表,心师造化,非复景行所希涉”。

这里所说的心师造化还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绘画创作问题,而是明显带有赞美圣人和圣王的套话。

王维《长江积雪图》局部

而作为画家的张躁面对自然时则提出了自己的感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言简意赅,让人叫绝,此绝非前人古语的套用,是张磉在“尤工树石山水,自撰《绘境》一篇,言画之要诀”的基础之上,答毕宏“一见惊叹,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娟素。因其所受”时对自己艺术的总结。

它来自于个人长期的积累与成熟的思考,相较于姚最的认识显然更胜一筹。它体现出了画家对艺术活动认识的不断发展,是画家向主观心境的深入探索,愈来愈接近于艺术思维的本质。

张璪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明确为艺术的根源,师法自然是画家产生创作灵感的来源,绘画不再是对自然万物的模仿,而是重现自然事物给人的感受,是人的内心领悟的体现。

王维《雪溪图》

中国指画的开创人之一

张璪在画史上是以画松石、山水著称于世的,《宣和画谙》记叙:衣冠之行而一时名流。善画松石山水。此外张璪也有一些人物画,据《宣和画谱》记载:今御府所藏六,除松石图二寒林图二之外还有太上像一、松竹高僧图一。可惜这些绘画作品现已全部失传。

张璪是一位天才型的画家。他有着极高的天赋,绝顶的才智,同时有着做官的意向,原本在政治上可以做一番大事业,但他却不幸先后被贬官。

政治抱负已不能再实现,入世之路既然已被断决,所以张璪只好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出世之中,寄情于山水树石,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山水意境的提高,这使他的创作进入前所未有的得意之境。

王维《长江积雪图》局部

他的贬官促使他流连山水间,对自然的认识提高,又促使他整个素质水平的提高。这时绘画之境也就到了玄鉴之境,即道的境界。这时他已不再抱泥于物的短长,妍媸等外在特征,而是进入写神之境,也就是说他已到了写意之妙境。

在《唐朝名画录》中有这样的形容,其山水之状,则高低秀丽,咫尺重深,石尖欲落,泉喷如吼,其近也若逼人而寒,其远也若极天之尽,精巧之迹,可居神品也。

此外,张璪惯用秃笔作画,是一位激情派的画家,画到酣处,难以自己,不禁以掌摸色。

《历代名画记》:毫飞墨喷,悴掌如裂。悴掌是指作画时用手掌在绢素上快速滑动,这时的掌虽然与现在的用手指或指甲勾线,以指肚或手掌着墨或着色的指画概念还有一定的差异,但是无疑地可以认为张璪是中国指画创始人之一,这对后来王墨的脚蹙手抹的绘画方式影响极大。

王维《长江积雪图》局部

当然,在这其中,激情的成分大于理智,画的写实程度降低,写意、写神成分增多,表现内心与自然的结合更加淋淳尽致。

另外,张璪在当时还有一种工夫著称于世,那就是他可以以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槎枒之形,鳞皴之状,随意纵横,应手间出,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则惨同秋色。

这也似乎可以算是开了中国特技绘画之先河,双管齐下同画一枝不是很难,难的却是一心二用同时写出生、枯枝。而且造型、气韵、笔墨意境丝毫不受影响,给人以单手作画相同的感受。

绘画的功力实在是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想象张璪当时的潇洒顾盼之姿,不禁令我们后人心旷神怡。

传唐 王维作品 著色山水-江皋会遇图

结语: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发展的兴盛时期,除了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青绿山水外,吴道子、王维、张璪等人的水墨山水画也逐渐的兴盛起来,形成与青绿山水画并驾齐驱的局面。

据记载:张璪的水墨山水画在五代、北宋时期的影响很大,荆浩在《笔记法》中把张璪的水墨山水画列入“神品”,其成就在吴道子、王维之上。他的经典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队山水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由于张璪的作品现已全部失传,文图配图为与他齐名的中国水墨画开创者之一王维的作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