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自由联盟 - 畅言堂

  • 分享

    续 “中华书法承袭注略”

    7周学良 2011-11-05 20:18

                  续 “中华书法承袭注略”

    清初期书法家

    王铎1592-1652年)60

    书法效法魏晋。师从颜真卿,米芾笔法苍健沉郁,气势激越,笔调颇有米意。其草书线条隽秀矫健,变化莫测,墨色枯涩相间,神采飞扬。达到了较高的书法审美层次。

    傅山1607-1684年)77

    其博学而多才,是当时的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书画篆刻家。书法远追晋唐钟繇、二王、颜真卿等人。其草书有“惊蛇入草,飞鸟投林”的美感。印证了他“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的书法美学观念。

    清初书法家除以上二人外,还有较著名的刘墉、翁方纲、王文治、钱南园、钱献之等人。大都偏重于传统,囿于帖学,创新意识较弱。

    清中期书法家

    此时已经展露振兴之气象。由于“扬州八怪”崛起于艺坛,以其清新的美学意识,为整个艺坛观念更新、手法创新起了表率。此时“碑学”始兴

    金农1687-1764年)77

    他从《天发神碑》、《国山碑》中悟得笔法、结构,变化贯通,突破时流,形成独特书风。其隶书运笔方劲平直而欹侧变化,古穆简淡,颇俱力度与气势。给人以视觉上的立体感和厚重要感。,可谓平中出奇,怪上见法,具有内蕴的艺术感染力。其楷书也带有隶意。

    邓石如1743-1805年)62

    他是清代篆刻大家。精研碑版,临《天发神碑》、《泰山石刻》等,主张“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精于隶楷、行书等体。其篆书笔力圆健,线条宽绰舒展,于秀逸多姿中见骨力洞达,并掺有隶,高古相茂。

    伊秉绶1754-1815年)61

    崇尚秦汉碑刻心追手摹,从颜真卿丰满劲健的运笔中吸纳养份,涵养了他简静平实、貌拙气盛的书风。其隶书风格最为强烈。笔墨质相圆润,结构严谨,带有稚拙之意趣,内蕴却含蓄深沉,深得笔中三昧。

    郑板桥1693-1765年)72

    “扬州八怪”之一,在《署中示舍弟墨》中说己“字学汉魏崔()、蔡(邕)、钟繇,古碑断碣,刻意搜求。”学王羲之《兰亭序》怀素《自叙帖》,效法苏东坡、黄山谷,取徐渭、沈石田、高其佩线条为笔法,变法求新创“六分半书”其章法如“乱石铺街”散而不乱,密而不闷,得用点划穿插行气布白,利用字形斜正来组合呼应。其行草错、落、疏、密、和谐严谨中自然成趣。艺术贵在标新立异。

    清晚期书法家

    清晚期书法颇为兴旺,名家林立,流派纷呈。绘画、篆刻非常活跃。尤其是篆刻,本身就是书法与雕刻的结合。凡是优秀的篆刻家都精于书法。从而使当时的书法艺术呈现了浓郁的金石味,体现了清末特有的书法时代特征。

    何绍基1799-1873年)74

    工于诗文、绘画、篆刻、律算等,先师从颜真卿、欧阳通,后追汉魏晋,特别是《张黑女墓志》、《张迁碑》、《礼器碑》致力犹深。其临碑非简单摹仿,而是溶铸古人,自成一家。其隶书古朴隽秀,掺以篆籀笔法,显得典雅遒丽,俱金石味。其行书融入篆隶笔意,更显貌秀骨劲,婉约奇峭。

    赵之谦1829-1884年)55

    清末书画篆刻一代大家。书法先习二王和颜真卿,后以致力于魏碑,不囿陈法,自辟蹊径从而形成“颜底魏面”的独特风格。隶书笔画方劲,结构严密,点画在提按中掺有魏碑笔意。行书亦带有强烈的魏碑气息。笔墨浑朴灵动,形态秀逸隽丽。

    吴昌硕1844-1927年)83

    幼好临池,少长博览群碑诸帖,因此,他的篆、隶、楷、行、草皆精。并各呈风格。其篆书早年取法杨沂孙、李斯,中年后涉足石鼓。掺以秦权量,封泥、汉瓦兼以《琅琊刻石》、《散氏盘》等文字的笔意气势。隶书从《汉祀三公山碑》、《嵩山石阙》、《张公方碑》、《石门颂》等精研不懈。其隶书掺以篆草之意,变横势为纵势,含篆书玉柱遗绪及石鼓形意。其行书初学王铎,后取法欧阳通及米芾诸家自成一格,气息畅达而苍劲郁勃。特别是晚年行草更入化境,“强抱篆隶作狂草”。笔势古拙厚重而奔放潇洒。融贯古今自出新法。具有一个艺术家个性气质的衍化折射。

    这一时期的书法名家还有赵之琛、吴让之、杨沂孙、钱松、康有为、黄牧父、吴大澂等。都有一定的艺术特色。

    八.编后语

    以上6830字,以简约之笔,历数中国书法传承与沿袭,脉胳一目了然。以二王为代表的美率派占据了约百分之八十五的主流地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相当的关联,中国本土道家和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发展阐扬。“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翁、刘、成、铁”十二大家,这一主流符合艺术本真和大众审美观念。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因此占据了书坛的主导地位。习书之道,秉于人之性情。追求险峻奇绝是个性的彰显,有创新意识,值得阐扬。人有学识、阅历、素养、爱好不同,不可能千人一面,千笔一体。然古法不可丢,根本固则枝叶荣。“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师法自然通神达化”。

    “中华书法承袭注略”编写时参考书目:《中国艺术通史》、《书法概论》、《中国书法全集》、《中国书法理论经典》等书目。               2009年3月5

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