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近代之后为何无大师

8 已有 1648 次阅读   2014-09-01 21:38

近代之后为何无大师

                              作者:林治波

 

       现在的人们有一个明显、共同的感觉:当今的世道只有专家,而无大师。何也?思索了一番,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裂。传统文化遭受破坏,肇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之后,由于中国在反抗西方列强的斗争中屡战屡败,中国的精英们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严重怀疑,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初衷可以理解,但实事求是地说,这场运动存在着过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诸如“应该把汉字取消,改作拼音文字”、“中国书不要读”、“打倒孔家店”、“中医都是骗术”之类的说法,在精英阶层甚至成了主流认识。由此,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失去了威信,在旧学上肯下苦功的人越来越少。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中有传统的元素,但占据主导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传统文化处于自发和民间状态。毛泽东基于革命与反封建立场,主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文革”中大量违背毛泽东初衷的过激行为,使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和破坏,加之社会气氛过于政治化,诞生文化学术大师的土壤也随之失去了。

  二是学科分工的日益细化。古代中国,学科种类少,文史不分家,甚至经史子集也不分家,很多学者兼收并蓄,多门融通,不成大家都难。孔子六艺皆精,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司马迁的《史记》亦文亦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学科的分工也在细化,不但文史分家,而且文与史各自也在细分。以史学为例,区分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再细分为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还有断代史、国别史、专门史的区分,以至于一门历史学科,能够细分为几十甚至上百个子学科。学科的细分,是社会发展、学术进步的结果;但这种细分同时也产生了副作用——学科碎片化,导致隔行隔山的局面,无人能够对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把握,更谈不上一级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其结果必然是专家层出不穷,大师难觅踪影。

  三是世风的浮躁。进入当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工作生活节奏进一步加快,人们的金钱观念愈发强化,社会风气变得日趋浮躁起来。很多人五心不定,随波逐流;心急如火,投机取巧;虚浮夸张,一片泡沫;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于是,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商者追求一夜暴富,为学者希望一步到位。时代被浮躁污染,社会被浮躁裹挟,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便成了稀罕之事。相应的,不但文化学术界出不了大师,其他各行各业也同样难觅大师。

(作者是人民日报甘肃分社社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 腾飞的龙 2014-09-01 21:48
    我写过同样题材的文章!
  • 赵振元 2014-09-01 22:38
    腾飞的龙: 我写过同样题材的文章!
    谢谢
  • 雪峰轩 2014-09-02 06:41
    分析精辟,不得不令人赞叹。拜读完文章,颇感兴趣,我也想说两句自己的看法:一:只注重名头,不看笔头;二:只宣传当代大家,不发现新的苗子:三:到处都是收费的宣传,几乎没有小人物出头的平台。四:有钱可以买名头地位,无钱者只能默默耕耘。五:市场假货太多,眼花缭乱,无名者只能为有名者摇旗呐喊,充当了大家。大师的活广告。-----------胡说一阵,让赵老师见笑了。------谅解
  • 阿阳笔墨 2014-09-02 06:52
  • 赵振元 2014-09-02 07:08
    阿阳笔墨:
    谢谢。早上好!
  • 赵振元 2014-09-02 07:09
    雪峰轩: 分析精辟,不得不令人赞叹。拜读完文章,颇感兴趣,我也想说两句自己的看法:一:只注重名头,不看笔头;二:只宣传当代大家,不发现新的苗子:三:到处都是收费
    谢谢。早上好!
  • 山河多情 2014-09-02 09:08
  • 无名 2014-09-02 09:12
    同感~
  • 张力恒 2014-09-02 09:25
  • 书画人生 2014-09-02 10:09
    浮躁的社会造就浮躁的人!人人都在学古人而超不过又是为何?还是浅陋、浮躁!
    文章精辟!顶一个!
  • 韩健 2014-09-02 22:00
    浮躁尚虚,以小聪明获取名利,扎实务实, 以大智慧成就事业。
  • 赵振元 2014-09-02 22:16
    韩健: 浮躁尚虚,以小聪明获取名利,扎实务实, 以大智慧成就事业。
    谢谢
  • 赵振元 2014-09-02 22:22
    书画人生: 浮躁的社会造就浮躁的人!人人都在学古人而超不过又是为何?还是浅陋、浮躁!
    文章精辟!顶一个!
    谢谢
  • 赵振元 2014-09-02 22:23
    张力恒:
    谢谢
  • 赵振元 2014-09-02 22:24
    无名: 同感~
    谢谢
  • 赵振元 2014-09-02 22:25
    山河多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