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生活·感悟] 舌尖上的大荔——同州“枣肉沫糊”

5 已有 3725 次阅读   2014-12-16 08:39   标签大荔 

舌尖上的大荔——同州“枣肉沫糊”

 

    大荔枣肉沫糊,源于唐代,是以当地"三大宝"之一的'马牙枣'为主料制作的,另加面粉、豇豆、碱面、糖等精制枣肉汁、制豇豆汤、制沫糊三道工序熬制而成,其色红味甜,滑润可口,健脾开胃,老幼皆宜·

说到枣沫糊的来历,在关中和大荔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贞观年间,陕西同州有一位贫苦雇工,名叫张诚,为人憨厚,忠诚老实,受雇为一家财主专门栽培枣树。 狠心的财主,一天只供他一块“蒸饼”食用。他饿得实在难受,就把落在树下的烂枣煮成糊糊充饥。繁忙的秋收季节过去了。雇工张诚不但没有饿坏,反而容颜红润,精神焕发,身体更加强壮了。这便引起了财主的怀疑,但却不知其中奥秘,第二年便以张诚偷卖他家红枣的罪名而解雇了。

   张诚从食用枣肉糊糊得到启示,体会出枣肉有滋补强身的好处。为了谋生,便在同州城内开设了一个专卖枣沫糊糊小店,以当地盛产的优质枣为原料,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宣传红枣沫糊糊的滋补强身之效。同时,加入面粉、豇豆等,遂将名字称作“枣沫糊糊”。果然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从此,同州枣沫糊的美名,不胫而走。不仅驰名关中东府,而且逐渐传到京都长安(今西安市),并延续下来,成为同州和西安的一种名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