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习近平的文艺精神论(之五)

7 已有 5823 次阅读   2015-09-24 14:23   标签国际儿童节  北京市  中华民族  美好家园  中华文化 


图为:2014年5月30日上午,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
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习近平观看学生书写的毛笔字。

五、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创造优秀作品

  习近平指出: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发展,在大浪淘沙中不断提升,缔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铸就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民族性格,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精神。
  和平共处、多元一体的“和而不同”精神。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和”的文明。《礼记·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天地才得以正,万物才得以育。“和而不同”是中华“和”文明中极有意义和超越时空的内容。“和而不同”是中华文化为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所作的经典诠释和处世准则,也是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所奉献的核心价值理念。
  尊重自然、爱好和平的“天人合一”精神。 “天人合一”思想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塑造了中国人普遍持久的和平文化心理,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指明了方向。对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而非生态文明发展以及社会和谐作出巨大贡献。“天人合一”的观念说明,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天地自然按一定的规律运动,人也必须遵照天地规律去认识和改造自身,才能适应天地规律。
  兼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作为中国传统思想代表的儒、释、道三家都有包容性,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是这种强大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遭遇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不仅没有消亡,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中进行文化更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灿烂的中华文明历史新阶段。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的担当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突出个人对国家、民族的义务、责任与担当。大丈夫顶天立地,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等浩如烟海的经典表达,就体现了中华文化伟大的担当品格。
  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公平正义精神。“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谓大同。”这种天下大同、天下为公的理念,既显示了作为志士仁人所追求的高尚道德境界,又显示了理想的社会政治境界。
  重亲情、讲友善的人伦道德精神。我们生活在亲情中,行走于友情中,亲情友情为我们每个人构建一个小社会。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较大的儒家文化更为重视人伦道德精神,倡导人伦义务,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人文气息。
  强调变通、与时俱进的开放变革精神。阴阳交互的运动观充分彰显了这种精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我们的民族是最早提出并践行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民族。走出去、请进来,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既得以向外广泛传播,同时也从外面得到启示和丰富。
  习近平指出:“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