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坐看云起时

9 已有 5123 次阅读   2012-12-03 12:19   标签骑自行车  老先生  能力 
坐看云起时
    自小就仰慕大山,经常听老人们说,却从没有见过。
    自从有能力自己去了,便经常的去。骑自行车,坐汽车、火车......
    也是自小就喜欢画,看到别人家挂的画,就想自己也要画,但是没有能力。
自从有能力自己画了,便不分场合的画,同学玩时我画,同学学习时我也画,甚至上课时也画,最终画到含泪被老师领到了办公室......
说来奇怪,喜欢山,到了山中却总是注目云;看完山,提笔就画花鸟,也不画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直到有一天,读到了一幅对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一切便豁然开朗。
其实,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山中那无拘无束、变化莫测的云;生命中那灵动跳跃、活泼可爱的精灵;生活中那“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人生妙境。
自此,心中又多了一份禅,同时也有了一份缘。
那是1985年,身怀“诗书画印”四绝,山水、花鸟、人物皆精的陈寿荣老先生回归故里,招生纳徒,培植后生,我有幸添列门下。在跟随寿荣恩师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书画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风骨。这位曾经是故宫博物院古画研究员,身兼全国美协、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出版有影响几代人印人,至今已再版15次仍影响全国的《怎样刻印章》一书的作者,不追名不逐利,直至今日在全国仍默默无闻的一代大师,在做画与做人方面至今还在影响着我的思想。
“画画要什么都会画,不要学某些人,只会画一两样东西,这样出名是很快,但这是不对的,另外认真学习传统文化,一定要记住。”恩师的这句话使我受益终生,要不然就不会有我今天的《宋词素描》和《唐诗素描》两本书的出版。
    正如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新在“诗情-- 唯美阐释再现宋词悠远意境;画意-- 水墨丹青描绘中国古典名篇”一文中所说“...画家张淑平以淡雅明净的精练笔墨,准确地表现出了宋词幽深清远的意境。其插图作品蕴藏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自然、含蓄中透出飘逸之感、洒脱之态,灵妙而生动,超然而不俗。张淑平对中国画的艺术审美特性有着深切的领悟与把握,每一幅作品,都营造出味醇意足的场景,给人以宏阔幽眇,静谧深邃的心灵享受。...”
    就像相信对禅的体悟,是对心灵的洗涤一样,我同样相信绘制宗教题材的作品对我的人生也是一味心灵的鸡汤,罗汉是我宗教画里的主要题材,我喜欢罗汉,大概也是因为罗汉是佛教里唯一一组没有严明的组织规则,没有严格的造像仪轨,没有地位高低之分,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神明吧,这就为我画罗汉的手法提供了无尽的可能:壁画、造像、木雕、根雕、陶瓷等等一切姊妹艺术的手法,全部为我所用,可俗可雅,可清可净。我想这也是我的罗汉深受大家喜爱的缘故吧。
我已经记不清楚现在有多少收藏界人士和寺庙存有我的作品,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心灵得到了慰藉,人生得到了升华,这已经足够了。
我用罗汉来成就我的人生信仰,用花鸟来点缀我的生活况味,剩下的,就是拿本书,坐下来看看山,看看山中的那片云。
真的喜欢坐在山中看云的那种妙境,不用眼,用心......  
                                         张淑平
                                         2012.9.27
                                         于随缘精舍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