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不可一日不读书》(20121031)

6 已有 3454 次阅读   2012-10-31 08:37   标签office  读书  center  normal读书 

不可一日不读书

20121030

 

杨珺波

 

零零散散地翻了许多书,虽然也记住一些文字,但是仅仅是生活的“闲读”而已,没有什么大的阅读收获,更不敢说这是在做“学问”,当自己真正站在文化的面前时,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的“卑微”与“渺小”,简直渺小得可怜。

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很喜欢阅读的,每天都会阅读一点自己喜欢的文字,但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目前的阅读还处在“闲读”的阶段,这对于我对自己的阅读要求是远远不够的,我必须把我的阅读推向一个纵深的发展,使阅读变得深远而更加有意义。

阅读对我来说是幸福的,但是也是很艰难的,毕竟我自己阅读的底子太薄,仅仅就是一个初中文化的阅读底子,这对于阅读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来说的确很困难。

最近一个友人推荐我有空多读一读“儒家十三经”和“佛教十三经”,友人说这大有用处。暂时我也不太明白到底阅读这些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如今好多书画艺术家都在提出,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文化的思想的,但是文化也好思想也好从哪里来?不就是从阅读这些经典的文字中启发而来吗?所以我是一定要阅读这文化经典的。

之所以一定要阅读这些文化经典,缘于我在想无论是我的书法还是中国画的学习,亦或是我的人生,都不可能仅仅是物质表面或任何技巧上的追求,最终应更多是文化的追求和因此得启发而产生的新思想。离开了文化,对于我思想的启迪或开悟是不利的,纵然走下去或许就只能够做古时候的一个 “卖油翁”而也,仅就会停留在技巧的熟练上而不会有更大的成功,甚至可以断言就是一种失败。

所以,当我正真面对文化的学习时,无论显得多么卑微与渺小,我都不会放弃学习,所以不可一日不读书。古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相传东汉时期的董遇自小家贫,靠打柴维持生计,奔波之余还要在“三余之时” 读书,被亲兄长讥笑也毫不在乎地坚持读书,最终名扬当时。

一个打柴娃尚能如此,更何况我还有一点初中的学习基础,加之不为生计奔波,有何理由不好好读书甚至读好书呢?

在如今这个被功名利禄弄得浮躁的社会里,唯有读书才可以提高自己,才可以使自己升华,才可以使自己真正的在自己的书房里忘记功名利禄,好好的静下来。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帖子,说的是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并例举出了一个可怕的数字,我十三亿中国人平均每年每人才阅读4.3本书,与其中例举出的国家中读书最少的韩国相比,也少了韩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量的七八本,更无法和一个爱书的民族“犹太人”相比了,犹太民族每人每年会阅读六十四种以上的书籍,这个差距不难让我们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阅读让犹太人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最有文化的民族(诺贝尔奖项获得者中犹太人就占有很大的比例)。

我希望自己好好阅读,更希望我们的国人喜欢上阅读,重视阅读。在我看来,也只有阅读才是我人生最美、最休闲、最幸福的事。我可以餐餐粗茶淡饭,亦可无锦衣玉食,但是绝对不能没有了阅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