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书坛里的“叫卖声”,

8 已有 2236 次阅读   2012-12-24 23:22   标签叫卖声  本山大叔  古装剧  老北京 
说到“叫卖声”,没有哪种能比得上老北京的吆喝更有味儿了,那是地道的民间艺术。在古装剧中,店小二穿梭于顾客间,一边喊着“一碟花生米,二两老白干儿,三两酱牛肉”,在响亮悠长的伴奏中把客人点的菜放到桌子上,已然是司空见惯的。有时会想起儿时常常听到的卖货郎走街串巷的叫卖声,各家的女人凑上前去,选择自己想要的针头线脑儿等零碎日常用品。这些都是人力原声的叫卖。后来有了录音设备,录制后可以循环播放,派上用场最多的就是卖老鼠药的。最近几年的“春晚”,本山大叔持续叫卖,从“卖拐”到“卖车”,一卖再卖,“叫卖”登上了大众舞台,全国人民得以共同感受其中的技巧与快感。但“叫卖”的本义却逐渐发生了变化。
  如今的书坛也充斥着叫卖声。书法本不是为了叫卖才产生的。退一步来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写得好,不愁卖不掉。然而,现实情形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时不时得吆喝几声,因为“会吵的孩子有奶喝”。为了叫卖,必须不停地找借口和玩噱头———新年大吉、老店新开、儿女庆生、时逢中秋、元旦来临等等。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有真话,也有谎言。最怕的还是那种欲说还羞、矫情卖弄的,弄得听众真假难辨。这些书家在努力证明自己是香饽饽,实际上很可能会臭名远扬。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还真比不上卖臭豆腐的。卖臭豆腐的从来都很真实———不臭不要钱,拿在手里臭气熏天,吃在嘴里回味无穷,越臭越香,是货真价实的臭。看简历介绍,有些书家即使算不上重量级大师,至少也是书坛俊杰;但看了作品则大跌眼镜———那些作品可以说是恶俗不堪、令人作呕。
  有声或无声的叫卖,专业术语谓之“询盘”,通常是针对买方市场的一种经营策略。所谓“买方市场”,就是消费者占主动权,手中有钱,可以自由选择。有鉴于此,卖方必须主动出击。某家书法网站干脆就叫“书画超市”,集中了几百家画廊,成千上万的“商品”已上架,待价而沽。五颜六色,各种样式,大字小字,真行隶草,供人挑选;配套的宣传资料,小金库卡号等各种链接,一应俱全。网络拓宽了书家的表现渠道,成为人们了解和掌握书家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想要购买某个书家的作品,和日常生活中选择一款冰箱或电脑类似,搜关键词就可以查询到相关信息。不过也要想到,一定会有人在网上布好局,准备了各种炒作的噱头,且等“愿者上钩”。网络成全了叫卖,沟通直接、迅疾,成本低廉,不失时效;叫卖成全了网络,“有钱的出钱,没钱的捧个场子”,这样就有了点击率和人气。
  叫卖存在于市场,是一个既定的现实,回避或逃避无疑不明智。不可否定,市场流通对改善书家的生活状态有一定的好处。就像钱一样,本无所谓好坏,关键是使用的目的和获得的手段。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完全与外界隔绝。一个书家即使从来不销售自己的作品,必然也会赠送亲朋好友,由其他途径流向市场。任何人都无法绝对阻止与市场发生关系,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按照买卖与否的标准,书家只有“卖”或“不卖”两类。“卖”的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卖,比如一些书协负责人之类,坐在某个位置上,目的就是卖字;另一类是随缘,按照个人节奏,不拒绝市场,但绝对不迎合市场。“不卖”的也分为两类:一类是作为营销策略,炒作哄抬价格;另一类是清醒者,执著于艺术,有文化使命感,不关心、不参与市场,哪怕“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也“不使人间造孽钱”。
  有鉴于此,书家要了解书法和买卖的关系。对书家而言,艺术与市场存在主次之分,主要是书法,不是市场。如果想赚钱,可以做企业家。现在本末倒置,书家围绕市场转,赚钱越来越多,艺术水平却越来越差。如果每个书家都要进入市场,势必影响个人心态和精力,久而久之,心态难免浮躁,很难有精品出现。同时要进一步了解吆喝与叫卖的关系。叫卖是正常营销,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注重诚信。但吆喝与买卖之间未必是对应关系,买卖属于营销,吆喝属于营销策略,是两回事。报纸上各类润格广告层出不穷,无严格的参照标准。如按照头衔分,可能名不符实;按照职务分,可能一下台就会掉价儿———身份和水平不完全是对等的。卖得好未必写得好,写得好未必卖得好。但现实却是另一种情况,买家认为卖得高的就是写得好、职务高的就是写得好,故而市场出现畸形和脱节,混乱无序。
  要处理问题,首先要正视问题,不能逃避,不能视而不见。面对经济大潮,要学会游泳,不能总在河边不下水。书家不能被市场牵着鼻子走,要掌握主动权,要以自身审美来提升市场中接受者的品位。其次要有个人目标定位。如果想传世,就努力传世;如果不能,就多挣钱养家糊口,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什么都很难卖掉,势必很纠结。这边要养家糊口,有各项家庭开支,看着别人有大把的进账,当然有些着急。自己只有书法一艺傍身,不“卖”又能怎么办?但什么都卖掉,到最后一无所有,也很纠结。有些书家就很惋惜地和我说起过,自己非常满意的一件作品送人或卖掉了,再也写不出来。钱可以慢慢挣,而且是永远也挣不完的。精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就像自己的孩子,石开先生曾形象地将出手精品比之为“嫁女心情”。参加一个大的展览,也不过五百元收藏费;反过来,五百元是不是能换回一件精品呢?答案当然是“不可能”。这和一些书家“走穴”随便画百张千张的“作品”是不对等的。“艺术状态”是很奇特的东西,与写文章的灵感极相似,忘了、丢了,便再也找不回来了。书家每天都在吆喝,忙于应酬各类交际活动,很难写出好作品。一年到头,如果拿不出几件像样儿的可以令自己满意的作品,或者一年到头的精品都卖掉了,不在自己手里而在别人怀里,是不是也会有些遗憾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