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关中国左禅论;中国画创作的主旋律——意境

10 已有 4367 次阅读   2013-03-17 23:40   标签中国画  篆刻  主旋律  color  style 
小编推荐
中国画创作的主旋律——意境  

2012-10-24 00:27:58|  分类: 篆刻 |  标签: |字号 订阅

 意境是中国画美学的本质,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什么叫意境?很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如果探究其思想根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老子和庄子的美学观点。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的统一,“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影响很大。“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有生命的世界。庄子认为,天地万物是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统一。形象,并不只是有形的形象,而应该是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形象。老子、庄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中国古典艺术中意境的创造,影响十分巨大。

  一、中国画的“意象”与“意境”

  什么叫“意”?我们在评论中国书画时,常常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笔断意连”、“立象以尽意”等等。“意”,指的是画家的思想、感情、意念、意义、理想。“意象”指的是以意成象,成为艺术形象。画家在观察大自然和观察社会过程中,产生了思想感情。有了新的意念,要创作出有意义的理想作品。于是把客观事物精粹部分集中起来,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这就是意象绘画艺术。

  比如,同样是描绘黄山风景,有的人照摹黄山,这只能是表现黄山的“象”。有的人不仅观察到了黄山的外形,并且领悟到了黄山的气质和生命。黄山就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有飞扬的神情,有雄浑的动势。每一座山有头、有面、有四肢,有脉络。每棵树也像人一样,枝干传情叶传声。云和水的流动,也像人的感情一样,或汹涌澎湃,或静水微波,或飞流直下,或清泉细流,都是有生命的。这就是把云水的种种自然属性来作为人和生活的象征。这就是艺术上的“物我两化”。当一个人因忘己而随物而化时,物化之物,亦即是存在的一切。人们都知道庄周梦蝶的故事。讲的是庄周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栩栩然飞来飞去,不知道自己原来是庄周。忽然一梦醒来,原来自己是庄周不是蝴蝶呀!这一下可把他弄糊涂了。到底是庄周做梦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为庄周?然而,庄周和蝴蝶毕竟是不同的,这就叫“物我两化”。把自己与对象融合为一个,得到因物化而来的全盘美化、艺术化的历程,这就是物我合一的历程。如果把这种境界表现在绘画上,我们所描画的对象,就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微妙的境地,这就是以意成象了。

  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庄子与惠子在壕沟边游玩。庄子说;“鱼在水中从容地游,是鱼的乐趣。”惠子问庄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庄子告诉他,我在壕沟边上就看出来了。这个故事讲的是,庄子是以恬适的感情与知觉,对鱼做了观察,因而使鱼成为美的对象。从鱼出游从容,看出鱼的乐趣。因此,对鱼做出美的描述。这也是物我合一,物我两忘。从这种美的观察,做出美的判断。如果表现在绘画上,这也是以意成象。

  “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情化而显现出来。“意象”是中国美学史发展的成果。到了唐朝,“意象”这一名词,已经被美学家、画家比较普遍地使用了。以后又进一步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标志着“意境”说的诞生。

 

  关于“意境”。“境生于象外”。“象”是某种孤立的、有限的物象,而“境”则是大自然或人生的整幅图景。“境”不仅包括“象”,而且包括“象”外的虚空。

  “境”不是一草一木,而是元气流动的造化自然。画家的描绘,不要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的物象上,而要突破这有限的“象”,从有限进到无限,以体现宇宙本体和生机。显然,“意境”是“意象”,但不是任何“意象”都是“意境”。“意境”既包含有“意象”共同具有的一般特征,又包含自己特殊的方面。“意境”的内涵比“意象”更丰富。在绘画上,要把客观事物最精粹的部分汲取过来,经过集中、筛选、加工、改造,融进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审美理想,再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用艺术手法充分表现出来,就成为“意境”。画家要具有审美的心胸,必须超越世俗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保持内心的虚静态。在虚静之心中才会“胸有丘壑”。苏东坡说“虚,故纳万景”,这样才能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才能表现出客观真实的“境”。

  二、中国画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画与诗是相融合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以诗人的手法作画,可以提高画的意境。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有一幅傅抱石、关山月画的《江山如此多娇》,表现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的词意。画家首先从词中感受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阔气势,以及“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丽景色,他要通过可视形象把歌颂祖国大好江山的情愫表现出来。于是画家匠心独运、刻苦经营,用满蘸激情的笔墨去再现诗的意境,使诗情画意水乳交融,产生出强烈感人的艺术魅力。在这幅画前,你会感受到祖国雄伟壮阔的气魄,感受到我们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你会觉得做一个炎黄子孙的光荣,并产生为祖国的繁荣而献身的愿望。这就是《江山如此多娇》意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又如著名画家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他创造的意境总是那么清新明丽,开朗豪放。在白石老人90岁的时候,作家老舍要求他根据“蛙声十里出山泉”的诗意画一幅画。绘画是一种视觉艺术,要在纸上画出“十里蛙声”,的确是难题。但是老人不出几天就交卷了,画面上是一泓溪水从山涧乱石中奔泻而出,水里游动着几只蝌蚪,高处耸立着几笔远山。乱石、山涧、远山构成了深远的意境,看起来何止是“十里”!生物知识告诉我们:蛙声是青蛙求偶之声,没有蛙声,也不会有蝌蚪。水里既有蝌蚪游动,山涧中岂无“蛙声”?这个构思把各种艺术形象完美地组合起来,含蓄地表现了诗句的意境,方法新颖,耐人寻味,足见老人艺术修养的精深、才华的卓越。由此可以看出,注重意境,是中国画家用来拨动观者心弦的重要手段。

  对于中国画来说,写意便是抒情,便是诗意,“诗者,志之所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足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主诗序》)中国的诗、歌、舞本来就“三位一体”后来又加上书法和绘画,可以说是“五位一体”。无论是什么样的“情”都要通过“形”,这“形”是“情景交融”的“景”,也就是意境。

  三、中国画的意境在于“不似之似”。

  石涛说:“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的似。”这“不似之似”便是在总结前人关心形神关系的美学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的,而成为中国画家遵循的法则。中国画不仅有形,而且含有意。“象中有意,意中有象”“立象尽意”,象只是写实的,而追求“不似之似似之”。不似是手段,目的在“似”。

  欧阳修在诗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知见诗如见画。”晃以道对苏轼的转语中说“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这里的“离形”、“不画形”、“忘形”、“物外形”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即在掌握形似之后的一种“意象变形”。这种变形意在抒情和表现人生,目的是“得似”、“神似”、“得意”、“传情”所以黄宾虹说:“不似之似,仍为真似”,齐白石指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也,太似则媚俗。”中国画家正把这一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把他在现实中的看到的具象的东西,在头脑中经过变形、加工、变成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形状,来寄托自己的情意,从而也就是作品的诞生。以形写神的花鸟画中,客观对象的表现,后于明显的主导地位而作者主观的感受则渗透于客观对象的形神之中,同样在写意画中,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也多半不是客观现象的神,而是作者主观为神,元僧觉隐说:“吾尝以喜气写兰,怒气写竹。”倪云林自称其画竹不管似芦似麻,只是抒发胸中逸气。

  无论自然之兰竹,似芦似兰已不重要了。可以断言:不论是重客观形神的花鸟画,还是重主观抒情的写意画,都包含着来自自然的现象和来自作者自身的这两种审美信息的背后,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意境。同时把自己的人格和生命融入其中,达到既超越于物,也越于我的妙悟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

  四、中国画的意境在于真实。

  意境是我国艺术独特的审美意识。《文心雕龙》中说:“窥意境而运斤。”“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中国艺术的意境都是与作者的紧密相联的。是与情感相交融的,即是作者想象改造和感情浸润的记忆表象,在审美的这种意境中“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是作者经过一悉锤炼,升华的境界,这种境界才是审美的最高明的境界,也是中国画的精髓之所在。中国画之所以经久不衰,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在于作者的要表达的的思想境界。

  中国的写意画中,特别是文人画中,往往把画的对象人格化,更提高了审美的意境,这在四君子画中尤为明显。以梅兰竹菊象征人们的崇高品格,它首先是作者自己的品格替身,或冲寒先发,或幽谷自香,或冷艳傲霜,或劲傲冰霜,人们从身自的生活体验中,发现了这些坚强刚毅的品格,从审美意义上来说,它不但已经超出现实美的范畴,而且也超出艺术美的范畴,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了,文人画对人品在画中的反映特为重视。

  于是乃有人品即画品之说,赋予自然山川以人的品格,这乃是中国画的借物抒情,借景言志的优秀传统,由于追求的不同,则反映着作者各个审美皆趣与人生理想。由于人的品格不同,不同作者反映在画中的意境,有了品格的差异,这便是同一题材在不同作者笔下迥异共趣的根本原因。无论是怎样的信息,是人在自然中对自身的观照,是自然生命,和自我生命的升华。

  由此可见,艺术生命之源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的生命,宇宙的生命,也可以叫做天源;二是自我的生命,可以叫做心源。唐代张操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便是自然的生命,心源便是自我的生命,但无论是天源还是心源都是对自我生命的展示。都表达作者的一种感受,表达作者此时的心境及意境。

  五、中国画的意境在于气韵。

  自从南齐谢赫提出“气韵生动”这一概念,“气韵”成为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历代谈气韵者,有说在客观,有说在主观,有说在形象,有说在毛里,气韵是可以超于这一切之上的音乐的境界,宇宙的和谐,古人也曾经说过“在意在象,在韵不在巧。”黄庭坚说:“凡书画当观韵”。就是要求意境要高,风神气度要雅,“生动”就是生命的运动,是自然的和自我的生命。“气韵”是这种生命在艺术中的表现形态,即韵律和韵味,作者所追求的是一种音乐的境界,是一种韵律。

  意境是中国画的主旋律,因此艺术作品中意境的创造是要调动一切艺术手段苦心经营的,需要含蓄曲折,也需要笔精墨妙。但所有这些都必须围绕着思想感情的传达、艺术形象的塑造和感人意境的追求,否则便成了孤立的玩弄技巧。含蓄朦胧也好,曲折变化也好,都必须恰到好处,如果晦涩含糊,如智力测验,使人不解,或是故意雕琢,都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的话只会破坏画面意境。画面的意境决定着绘画的最终完美与否。因此,画家应在艺术创作中发挥自己思维、意念、情感和想象力的作用,在具体的、有限的颜色中组合出无限的色彩旋律来。

  同时艺术作品的意境,可以说是每一位艺术家对于美的发现和表达。每个艺术家的精神境界、才气、学识的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对于表现对象美的感受和理解的程度上大有差异。因此,我们应该在各方面加强自我修养,使自己独具一双慧眼,能在寻常中发现美,能在被别人重复表现多次的事物中挖掘到与别人不同的美,创造出与别人不同的意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