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读历史|夺门之变:中国史上最怪诞的政变

6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6-08-10 21:23   标签中国史  历史 

                 读历史|夺门之变:中国史上最怪诞的政变

                

    在明英宗朱祁镇之前,中国也有过好几位下台后又复辟的皇帝,但他们大多是稀里糊涂地下台,稀里糊涂地复辟。可是,明英宗不同,他先作为一个皇帝统治了14年,然后做了1年多的瓦剌俘虏,7年多的皇宫囚徒,却在一夜之间又夺回了自己的皇位……这种经历,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女医明妃传》允贤战场救朱祁镇景泰帝的苦恼

要说起夺门之变,就不得不谈到“土木堡之变”。此次战役是明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灾难。这场惨败的主要责任人,是明英宗最信任的太监王振。王振已经成为大明朝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但还想当个军事家,于是就闹出了土木堡的滔天大祸。土木堡是位于今河北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公元1449年六月,蒙古瓦剌部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结果,号称50万的明军面对几万瓦刺铁骑,居然彻底崩溃掉,主力被全歼,皇帝被捉走,军事家王振被打死。皇帝被捉走了,就只能再立一个皇帝。明英宗有一个儿子叫朱见深,但是他才两岁,不可能支撑危局,所以,皇位就交给了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也就是后来的景泰帝。这个安排非常合理,效果也不错。朝廷紧急动员,组织北京保卫战,击退了进犯的瓦刺军,很快就稳定了战线。大明转危为安。但问题是英宗朱祁镇怎么办?景泰帝朱祁钰遥尊他为太上皇,瓦剌人带着一个只会吃饭、喊不开门的太上皇,也颇感倦怠。等战事平息后,瓦刺人就想把太上皇放回去,换一笔钱。但现在问题反过来了,景泰帝并不怎么想要哥哥回来,但是这话不好出口。最后,还是谈判使节杨善自己掏钱,典卖家产,送了瓦刺人一笔礼物,把朱祁镇放了回来。和谈谈回来一个太上皇,朱祁钰很不痛快。迎接太上皇的时候,就格外压低规格,只肯用“轿一乘,马二匹”在居庸关接驾。等明英宗到达北京后,弟弟朱祁钰跟他见面客气一阵后,直接送到皇城东南角的“南宫”里看管起来了。这一待就是7年。开始的时候,英宗的生活待遇还不错。7年内,光儿子就生了3个,孩子一个也没夭折,这也从侧面说明,景泰帝对哥哥照顾得还可以。但是,后来闹出过一些波折,有人告诉英宗勾结侍卫,图谋复位。景泰帝就起了疑心,加紧了对哥哥的监护。不过,景泰帝起疑归起疑,却并没有对哥哥动杀心。本来,这种安排也可以相安无事。但景泰帝面临继承人问题,这就将问题复杂化了。景泰帝刚上台的时候,立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3年之后,景泰帝废掉了侄子,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谁知道儿子不争气,才当了一年多太子就死了。而景泰帝又没有第二个儿子,怎么办呢?儿子死后3年,景泰帝也病倒了,情况非常严重,开始呕血,太监甚至对外暗示,他最多能再坚持10天。现在,继承人问题必须解决了。大多朝臣主张复立原来的太子朱见深。这个解决方案确实最合理。景泰帝没有儿子,兄弟也只有英宗这一个哥哥。他最近的亲支就是侄子朱见深。何况朱见深本来就是太子。所以,这一派理直气壮。而反对派大多是当年支持景泰帝换太子的,害怕被算旧账,所以主张从其他远房宗支里挑一个。景泰帝对这两派都不同意。他的意见是自己还可以被抢救,救好了以后还可以再生一个儿子,所以,根本不同意立什么太子。最后,皇帝和大臣达成一致,这个问题等到正月十七早朝时讨论。然而,就在正月十六晚上,“夺门之变”发生了。“夺门之变”,兵不血刃

夺门之变的发生相当偶然。许多因素碰巧凑在了一起,才促成了这件事。夺门事件的参与者不少,但是最核心的人物只有三个。第一个是武将石亨,他是总兵官,掌管着京里的部分团营,是一位非常能干的将领。第二位是太监曹吉祥。他是司设监太监,也是京里十团营的监军之一,在宫内虽属高级太监,但上头还有好几个领导压着。第三位是文官徐有贞,是左副都御史。他最喜欢占星算命,动不动就要仰观天象,口吐真言,人称“徐半仙”。一个武将,一个文官,一个太监,这个核心班底很有职业代表性。至于他们的动机,无非就是投机而已。在当时,政局看上去有三种走势:干耗着不立太子;重立朱见深为太子;从其他皇室支派里选个太子。但是,这几个人却看出了第四种可能:复立英宗朱祁镇。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建立不世奇功,比淹没在人群里吆喝着立太子强得多。就像石亨说的,“若请复立东宫,不如就请太上皇复位,可以得功赏”。政变从开始到发动,不过短短几天。到了后来,也确实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正月十六夜里不发动政变,到了第二天,太子之事一旦确定,政变就不可能再进行了,日后,若计划泄露出来,必定招致灭门之祸。可是,没有皇帝的敕书,要想调兵进攻紫禁城,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政变发动前,徐有贞要求曹吉祥联系孙太后,取得她的同意。孙太后真的给了他们一份敕书,授权他们带兵入宫。孙太后是朱祁镇、朱祁钰两人共同的嫡母,但是,她和英宗朱祁镇关系更好。正月十六日的夜晚,政变启动了。徐有贞虽是文官,但却是政变集团的主心骨。如今这位“徐半仙”爬上屋顶,仰观天象,下来以后对石亨他们说:“时至矣,勿失!”可等他自己和家人诀别时,却惶然地说:“归,人;不归,鬼矣!”几百人直奔皇城而去。石亨有皇城的门钥。他偷偷打开了长安门,把这几百人放了进去。政变者进入长安门后,徐有贞就锁上了大门,把钥匙扔进了水沟里,以防被内外夹攻。在徐有贞带领下,政变者接着直奔南宫而去。明英宗朱祁镇“烛下独出”,问他们:“你们要干十么?”大家俯伏在地,齐声说:“请陛下登位!”众人抬着他直奔大门而去。就这样,明英宗坐到了宝座上,开始鸣钟鼓,开诸门,要向众臣宣布自己复辟的消息。天亮了。大臣们本来打算到朝堂上,就立太子的事儿和皇上好好辩论一番,却忽然看见徐有贞站在那儿大喊大叫:“太上皇复辟了!大家快进去祝贺!”所有大臣震惊之余,都像绵羊一样温顺,乖乖地走进奉天殿,向明英宗祝贺。当天上午,明英宗发布谕旨,以皇太后命复登帝位,“夺门之变”宣告成功。政变功臣未善终

http://www.3023.com/

景泰帝朱祁钰被遗弃了。他统治着庞大的帝国,皇城外有强大的京军,皇宫内有精锐的禁卫,可是这些力量在关键时刻毫无用处。他躺在病榻上,听到远处钟鼓之声,意识到了发生了一场政变。一开始,他还迷迷糊糊地认为是权臣造反,当问清楚了是明英宗复辟后,他连声说:“哥哥做,好!好!”景泰帝不是一个坏人。他虽然幽禁了哥哥,但终究没有动过杀心,如果换成洪武、永乐那样的人,朱祁镇安有命在?他大致还算是个好皇帝。在他统治期间,不仅军事形势得到了稳定,宦官的权力也被大大减小,锦衣卫也不敢胡作非为,史书上对此都是夸奖的。但他也许正因此吃了亏,如果他给予东厂、锦衣卫更大的权力,让特务统治更加发达,夺门事件多半早就被扑灭在萌芽状态中了。好在明英宗也不是恶毒的人。英宗有很多缺点,但在私人感情上,他富于人情味。他对嫡母孙太后很好,对瞎了一只眼睛的妻子也很好,对嫔妃们也很好,甚至还永久废除了嫔妃殉葬制。那么,他对弟弟景泰帝呢?曾有一种说法,认为夺门后,英宗让一个太监勒死了景泰帝。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毕竟当时景泰帝已经病入膏盲。事实是,在夺门之后,景泰帝又活了一个来月。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囚徒,英宗终究有愤恨要发泄。他清算了一批太监和朝臣。不过,发动“夺门之变”的徐有贞、石亨和曹吉祥也没有活多久。徐有贞遭石亨等诬陷,被诏徙金齿(今云南保山)为民;石亨和曹吉祥因为权力膨胀,遭到皇帝的清算。石亨瘐死狱中,曹吉祥惨遭灭门。链接历史上的宫廷政变王莽篡汉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于是,他代汉建新。王莽统治的末期,天下大乱,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杨坚代周公元580年5月,周宣帝病死,8岁的字文阐(周静帝)继承皇位。周宣帝的岳父杨坚以大丞相的身份“辅政”。次年3月3日,杨坚废周静帝,自立为皇帝,筑大兴城为国都,改国号为隋。是为隋文帝,建元开皇。此次政变开创了大隋王朝,杨坚和杨广为后来的一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科举制度、天朝体系等等。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朝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为首的秦王府集团,在唐朝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李世民杀死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成为皇太子,并掌握实权,不久即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此次政变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也是意义最为重大的,李世民即位之后以文治天下,并开疆拓土,使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靖难之役靖难之役,是明朝建文年间发生的内战。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战争持续三年。最终,朱棣攻下帝都应天。建文帝失踪,朱棣登上帝位,是为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将由靖难之后的疮痍局面发展至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史称“永乐盛世”。

          原文刊发《新周报》总474期2016年第12期25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