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个人展厅] 陈勇刚 刺青与当代 画展

7 已有 6316 次阅读   2015-11-20 08:31   标签刺青 
陈勇刚 刺青与当代 画展
            陈勇刚 刺青与当代 画展

        

1446394814215288.jpg

                 

                                前     言

刺青”是我少年持久至今的烦恼,“当代”是使我身陷而难自持的不惑时代,“它”的确是太真实得过份的谎言。当“早熟”成为时代性标志的时候,我才在充满雷声的梦中惊醒,只是想到九月过完就是十月,该去……于是深陷于地下的头颅炸开,“偶物于心 天人合一”直至不惑之年才发现,这种感觉是我天生由来的,我是真的不想隐诺,有过很多的“苦痛”,但更多的是“快乐”。这也许就是我似与不似之间大写意的绘画人生总结。


  陈勇刚: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生于云南沧源,中国当代著名实力派画家,英国皇家美术学院荣誉院士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及举办个人画展,先后展出作品160余幅,多次荣获国际、国内重要奖项及荣誉,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美术作品及文学作品,个人自传及相关创作成果载入中国文艺家、艺术家典集,简介及美术作品发表于中国多家美术专业书籍、核心期刊及其它相关刊物,出版有《陈勇刚艺术专集》、《陈勇刚油画作品选》等,艺术成就和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网站收录推荐,部分作品被国内外文化研究机构及藏友收藏,在中国艺术品市场有良好表现。

新朋友:请点箭头所指文字们
老朋友:请点右上角按钮分享本文!


                   陈勇刚像片01.jpg

相信自己 用心去画——陈勇刚访谈录

作者:谷穗

 

记者:请您谈一下您的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

陈勇刚:我的作品创作的经历和过程在我的博客文章过把瘾没死里有详细的叙述:一路走来,画画写写也该有几十年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说法,大凡搞过创作的人都深有体会。工作之余,生活的隙间,读书,画画也养成嗜好,久而久之也就成癖成瘾,算是个人的洒脱之处,也是本人多年人生那么点可的地方。今天几位画友在一起,谈及美术创作,由于设身处地等诸多原因,只能挂一漏万,说上几句,理论上美术创作大体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了解,或者说感受大自然、感受生活;第二阶段是把观察到的物和事结合自己的主观感情、意识在大脑中作艺术上的加工,并构思美术作品本身;第三阶段是技术上的具体制作。韩非子曾说:人稀见生象也,而得生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皆谓之像也,这就是说意象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物象的意念和想象。古人证实的意念和想象简称意象的东西,这种东西来源何处呢?其实就是我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一种源自生活本身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就基本具备创作的基础,其次就是技巧手法等等因素。说白了,就是八个字:多走、多看、多想、多画。   今天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美术已含盖了较广泛的内容,创作更不是原来意义的创作,真可谓艺坛无涯,海阔天空,想一一涉猎,恐怕不是一时两句狂语就能玩完的,否则也就枉称艺海无涯了。   但总而言之,相信自己,用心去画一定会悟出些道道,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愿我想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不过当今画海广阔无边,造就了无数英雄,同时也产生了无数狗熊,当然地英雄自然就是了,能上天入地,神通无比,而狗熊就是了,躺在地底冬眠。而我算什么呢?思去想来,算是条敢在画海里游游的小鱼,见了龙门,也想一跃高低试试身手,但每每都摔得很惨很痛,就差没有摔死了,只是得过了把成罢。  

记者:我们再回到稍微相对宏观的话题,就是从文化意识的这个角度。您觉得未来中国的所谓的主流价值,是和西方的整个文化体系是形成一种融合的态势为主,还是以冲突为主要面貌?

陈勇刚:我认为是一种融合的态势为主,因为西方整个文化体系与中国文化体系虽然存在不同,但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纵观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及各国的文化意识角度,中国的艺术市场及主流价值,虽然还在发展完善中,还不是很成熟,但主流价值和市场方向已经有了和西方的整个文化体系形成一种融合的态势为主,这也是中国文化发展需要的一个过程。  

记者:刘开渠先生这代人,对于现代艺术并不排斥,他们心胸很开阔,您如何看待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包容

陈勇刚:评价刘老先生这代人,我还是觉得自己差一些火候,因为毕竟经历,时代等等因素,但他们这一代人对于现代艺术并不排斥,我觉得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包容,并不是专属心胸开阔不开阔的问题,而完全是一种自身艺术造诣和思想认识的修养问题。 

记者:现代社会中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方式,还是最有活力的一种表现方式吗?您能谈谈董希文先生画作中的颜色吗?

陈勇刚:这种说法对于我来说来说确实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情感经历,思想意识,艺术修养及造诣,以及作品内容、体裁、形式等等决定着作品的表现形式,因此现实社会现实主义的基本创作方式,应针对作品而言,我认为只能就事论事,就作品而论作品创作。对于董老先生画作中的颜色,我无法进行深层谈论,原因是:一是我没有见过董希文先生原作;二是虽然在画册中见几幅作品,但颜色这里纠正一下,应该是指董希文先生画作中色彩,我认为董希文先生画作中的色彩应该是大师手笔。 

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多关注一些流行或者通俗文化的东西。国家大剧院现在正努力地推广交响乐的普及工作,您觉得这种尝试会有一个比较乐观的前景吗?

陈勇刚:不会,我认为只是国家大剧院现在正努力地推广交响乐的普及工作是不够的,要想转变年轻人多关注的流行或者通俗文化的东西,这更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接触的大部份年青人对交响乐的了解完全是一张白纸,而中国电视、电影等等的大传媒,正在普天盖地的推向全国每一个力所能及的大小角落。 

记者:您如何看待水墨画在国际化背景中的问题和发展?您觉得水墨画艺术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在你的作品里延续?还是作为触发灵感的媒介?

陈勇刚:水墨画在国际化背景中的问题和发展存在着较深的研究方向,无法一一涉猎。但水墨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在我的作品里延续或着作为触发灵感的媒介,我都可以接受。 

 .jpghhhh.jpg

照片 004_副本.jpg

陈勇刚老师的油画作品中多有中国元素,内敛,含蓄,平和,不扭曲,不激进,不附庸风雅。他通过画笔表达自己对视觉美、形式美、人性美的理解与认识。他的风景油画画面整体构图饱满,色彩运用繁多,给人一种神秘舒适的感觉,并为欣赏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人物画笔触含蓄,构图宽博,画面厚重,文化内涵深厚,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和生活气息,紧紧地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虽然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场景,却给人一种不平凡的感受。陈老师的作品体现的不仅仅是他精湛的画功和精巧的构思,更是人文情怀的体现。









  

一首优美的交响曲--云南作家峗德中对陈勇刚作品的解读

陈勇刚的作品,也是很有个性的绘画。著名画家贾又福先生有句很精辟的话:绘画最忌表面的形式化,最可贵的是内在的感受表达 
   如果用贾先生的论述来给陈勇刚作品作一个评述,他的作品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表达的是感受而不是表面的形式。即所画何物,所画为何画种。我要回答的是,此画为油画。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达·芬奇式的油画;作品表现的是何物,是对生活的感受,马蒂斯、雷诺阿式的感受油画。《油菜花开的时节》,画的是对油菜花开的感受,而不是一朵朵的油菜花外形和俊美的农妇;《秋天的记忆》,一个个果实一串串秋粮,是用一组组橙色颜料排叠,是秋的符号,亦是情感的符号。《双江勐库印象系列》,画的是印象,是傣乡生活的印象,有田园诗般乐园中幸福生活的妇人,有月光下恬静生活的小和尚。这是一组洞穿作者心灵,折射作者审美情趣、艺术取向的作品。每幅作品,从构图到所笔触,都十分和谐。如一首优美的交响曲 。

陈勇刚月亮升起来:月如砒 月如霜 落在谁的伤口上

 

陈勇刚,自幼酷爱绘画,毕业于美术院校,擅长油画,云南省美术家。

这幅月亮升起来是陈勇刚擅长的油画作品之一。这幅画以冷色调为主。画面最前方是两个少女,她们正仰头欣赏这美丽的月色。人物与身后的背景以蓝紫色为基调,营造出夜晚的神秘气息。远处,高高的山顶上是一弯新月,新月刚刚升起,散出冰冷的光芒。

博宝宝珍商城展出的这幅油画作品,有些许印象派的成分。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月亮,常常勾起人的回忆——思念某人、思念故乡。两位少女大概也是回想起什么,陷入无限的惆怅之中。

陈勇刚的作品,很受藏友们的喜爱,这幅月亮升起来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中国远征军滇西抗战01.jpg

中国远征军之滇西抗战 创作记

最近,几位朋友介绍我听一首新歌--春天里,他们告诉我说,这首歌听后会非常震憾,我听了,感觉有那么一点,对现实人群的关注,特别是近来农民工的生存空间,生存状态及社会矛盾。但后又一想这是和平年代,现实与社会,人与人之间,谈震憾好像还有很多缺失。于是我努力回想,在我的生活中能够震憾心灵的故事,猛然我想起了几年前去云南保山市的腾冲,看过的一段史料,中国远征军在滇抗战中的--松山之战:中国军人为消灭1200名日军牺牲7675人,6:1还多。这次战斗的惨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让我终生难忘一直震憾心灵的事件。于是我决定创作以中国远征军为体裁的滇西抗战作品--中国远征军之滇西抗战。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率先由印度进入缅北,次年5月,中国远征军横渡怒江。两路中国大军相对攻击,对盘踞在缅北、滇西的日军展开猛烈攻击。至19449月,中国的反攻大军攻克了孟拱、密支那、腾冲、松山等日军要点,奠定了西南战场大反攻的胜局。此后,两路大军东西对进,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了龙陵、芒市、遮放、畹町、八莫、南坎等地,并于19451月会师中缅边境的芒友。
 在中国战场首次大规模反攻中,中国共投入21个美械师的兵力(其中驻印军5个师,远征军16个师),连续进攻15个月,挺进2400余公里,彻底打垮了当面的日军第33集团军,全歼了日军第18、第56师团,消灭了日军第53师团和第2师团主力及第49师团一部,将盘踞滇西、缅北两年多的日军荡涤尽净,赢得了西南战场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北京保利第15期夏季精品拍卖会于2011年7月23日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亚洲大酒店顺利举槌

 

古镇印象-赶驴的男人.jpg

北京保利第15期夏季精品拍卖会于2011年7月23日在北京新保利大厦亚洲大酒店顺利举槌,7月28日完美收槌。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共8个专场总成交额3.1亿元。张大千《荷塘月色》以1380万元成交,成为保利四季精品拍卖会首件过千万拍品。

享誉中国当代油画家陈勇刚,1幅油画作品《古镇印象之赶驴的男人》进入此次精品拍卖会当代书画专场以3.00-5.00万元成交。

拍卖会现场,除了张大千作品过千万外,其他名家作品也表现不俗,齐白石作品《寒塘芦鸭》以534.75万元成交、黄胄《采药图》以356.5万元成交、徐悲鸿《五花散作云满身》293.25万元成交、陆俨少《龙川少陵原图卷》以287.5万元成交。而当代水墨画代表人物范曾的《老子出关·行书对联》、《老子出关》、《有事西畴》均以200余万元的价位成交。另外,弘一、严复、康有为等名家书画及扇面成交超千余万元。

  记者连线采访了北京资深拍卖师王先生,他告诉记者,近年来,一些新生代书画家的作品逐渐引起了藏家们的关注,这些新生代画家创作态度严谨,具备了较扎实的笔墨功力,形成了独特个人艺术风貌语言,且作品价格低廉,又在学术界和大中型美展中受到好评并获奖,在业内已初具影响。在近年来拍卖会上,新生代画家精品每尺价格大约在1000元至3000元上下,增值潜力较大,收益大于风险,因此,市场接盘踊跃,尤其是工薪和中小投资者很青睐他们的作品。

据了解,为了能创作出更多富有现实生活情态的油画作品,陈勇刚立足本土,深入当地进行写生创作,他的人物作品均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注重情感表达,其“强烈多变的色彩和超脱的艺术表现风格”能把人们带到一种超然的境界。风景作品更是色彩丰富,意景唯美。

云南大山.jpg

油菜花开.jpg

视觉 图像与设问――中国当代艺术印象(十) [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玩世现实、波普、艳俗等以图像为中心的艺术表达之后,“图像化”渐成一种潮流,并因市场上的成功而广为流行。一时间,五花八门的图像从各个角落涌现出来,充斥于我们的视野,致使当下的一些“图像化”作品逐步沦落为一种符号展示,一种策略性技术;同时,由于在当代中国艺术环境中,作品表达出的当下问题意识往往成了衡量作品当代性强弱的重要标准,又导致了投机性艺术行为的相应出现――将问题意识化转化为技术手段,不是为了反思而设问,而是为了问题而设问……

当我们的视线穿过那些快餐技术式的平涂图像及其技术化设问下的伪艺术表达之后,又不无惊喜地发表,以蒋庆北为代表的一批当代艺术家,诸如杜……   …… 陈勇刚……王……等人在油画领域里对现实主义艺术的坚守。他们一反一味追求个人性、标志性的图像化潮流,一反无关精神地制造个人面貌特征的技术,着力于语言形式与语义指向的表达结构探索,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设问和深刻的思考,籍以生动的笔触力量实现着作品的有效表达。


摘自神州诗书画报 当代书画家第14期总第417
 

【博宝艺术网讯】


陈勇刚市场行情分析

根据博宝宝珍专家(2010--2011艺术家陈勇刚作品在1年的时间内)艺术家陈勇刚一共有1件作品在博宝宝珍商城销售。据分析截止到目前其作品 总共被用户浏览了603648次。参与评论人次达到294人。其中出价次数达到443次。藏家最为关注的艺术家陈勇刚作品如下:陈勇刚 春天的池塘。

 
以下是艺术家"陈勇刚"的作品 在宝珍商城待售的部分作品记录




藏品名称

陈勇刚 春天的池塘

藏品货号

BZ192925

藏品价格

******

藏品类别

风景油画

藏品尺寸

尺寸:71X59CM

上架时间

2011-08-29

宝珍功能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藏品描述

关键词:陈勇刚。姓氏字母: c 。题材范围: 荷塘系列风景 。作者简介: 陈勇刚:1964年7月生于云南沧源, 。毕业于大理学院美术系...更多

 

 

【博宝声明】有关画家 陈勇刚 作品销售行情 文中出现的数据均来自博宝艺术网数据中心,文章内容画家 陈勇刚 作品销售行情仅供读者参考,喜欢画家 陈勇刚 作品销售行情这篇文章的,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不要忘记标上画家 陈勇刚 作品销售行情来自于博宝艺术网!

风景春天的池塘.jpg

陈勇刚油画作品选 (中国文联出版) 自序--后记

 

   自   序

    

     接到参加全国青年美展的通知“大惊”不知是美协搞错,还是自己太像“愤青”。在人生40有余的年轮中,向着太阳在奔五的大军中昂首举步,不知不觉就到21世纪来了。今天想做个总结,其目的就是把这么多年的经历和感悟划上问号,“活着”干了些什么?

 记得二十多年前第一次搞个人画展,写过这样的前言:活在人世我发现一切都使我心跳,因此我爱一切,就因为爱,所以我怕。从高峰沦向底谷,又从底点升向高处,起落的交错。我是爱过,也是恨过,也用很俗的格言安慰过,但毕竟这些只是意志上的存活方式。总之,是为了“它”我所钟爱的一切,我才“真正”的活着……。二十年后搞个展又写了这样的前言:“刺青”是我少年持久至今的烦恼,“当代”是使我身陷而难自持的不惑时代,“它”的确是太真实得过份的谎言。当“早熟”成为时代性标志的时候,我才在充满雷声的梦中惊醒,只是想到九月过完就是十月,该去……于是深陷于地下的头颅炸开,“偶物于心 天人合一”直至不惑之年才发现,这种感觉是我天生由来的,我是真的不想隐诺,有过很多的“苦痛”,但更多的是“快乐”。这也许就是我似与不似之间大写意的绘画人生总结。而后又撰文:《过把瘾没死》来述说:一路走来,画画写写也该有几十年了,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说法,大凡搞过创作的人都深有体会。工作之余,生活的隙间,读书,画画也养成嗜好,久而久之也就成癖成瘾,算是个人的洒脱之处,也是本人多年人生那么点可“悲”的地方。今天几位画友在一起,谈及美术创作,由于设身处地等诸多原因,只能挂一漏万,说上几句,韩非子曾说:“人稀见生象也,而得生象之骨案,其图以想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皆谓之像也”,这就是说“意象”是人们头脑中对客观物象的意念和想象。古人证实的意念和想象简称“意象”的东西,这种东西来源何处呢?其实就是我们创作灵感的源泉,一种源自生活本身的体验,有了这种体验就基本具备创作的基础,其次就是技巧手法等等因素。说白了,就是八个字:多走、多看、多想、多画。今天的世界信息大爆炸,美术已含盖了较广泛的内容,“创作”更不是原来意义的“创作”,真可谓“艺坛无涯,海阔天空”,想一一涉猎,恐怕不是一时两句狂语就能“玩完”的,否则也就枉称“艺海无涯”了。但总而言之,“相信自己,用心去画”一定会悟出些道道,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愿”我想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不过当今“画海”广阔无边,造就了无数英雄,同时也产生了无数狗熊,当然地英雄自然就是“龙”了,能上天入地,神通无比,而狗熊就是“蛇”了,躺在地底冬眠。而我算什么呢?思去想来,算是条敢在画海里游游的小鱼,见了龙门,也想一跃高低试试身手,但每每都摔得很惨很痛,就差没有摔死了,只是得过了把成“龙”的“瘾”罢。 

其实写了那么多,画画不就是画画而已,就像“活着是为了活着”一样,又何必写序,看画不就知道了。


后   记

云南的山很多,多得叫不上名字,云南的人自然就生活在大山中,外面的人总有这样一种感觉,到云南登上山顶就是到家了。其实不竟其然,云南的山作为一种时间的概念,已经不在是量化的东西,它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权威、经典”图腾精神,一种形而上的哲学理念。

云南人的绘画作品多半是来自于大山深处,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有厚朴的民风民俗,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有神秘的民间传说,这些都是汲予我们创作的源泉。作为大山深处的我,生于斯长于斯,创作的作品一直力求回归自然,一直梦想实现自我表现,但严酷的现实,不太好的生存状态,使我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可我一直相信自己,一直在用心画,不知不觉二十余年,回想起来其中的甘苦,真可谓是欲血坚持,今天能站在这里,不论对错得失,我想我是坦然的,因为我面对了自己,这就意味着我正视了人生,这也就是我直面生活的态度。

作为一个画画的人,我想总应该有自我思想,自我的追求,自己的生活的态度,这样才会有创作的灵感和激情,才能坚持不懈的走自己路,才能创作出更多的作品。现在不管怎样,已经走上了这条道,还是走下去吧,人活着不容易,做了人了,就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情,人应该为自己所爱的一切好好活着,这样才会活得更好些。

摘自陈勇刚油画作品选 20126月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