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关公文化彭允好的日志

关公文化彭允好的主页 » TA的所有日志 » 查看日志

[其他] 关公文化成就着晋商600年的成功

已有 2793 次阅读   2015-01-04 00:47   标签企业文化  normal  style 

企业文化要整个社会的商业文化作背景,才能够成长为真正的企业文化。     

  就东西方的社会人文特征来说,西方企业的文化往往是社会化特征更明显一点,而东方企业的文化往往是老板个人的特征更明显一些。社会化特征容易成型容易传承,个人化特征伴随着个人生命历程往往难以长期保持由此也更难以传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东方企业的强势崛起必须建立在商帮文化的基础上。     

  回顾明清晋商的成功,走进晋商会馆,看看每个晋商会馆都拜关公的会馆文化,我们发现,其实,晋商当年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支撑是晋商的商帮文化。 


先有关帝庙,后有晋商会馆

  走进遍布全国各地现存的晋商会馆,我们会发现,每一个会馆内,都有关帝庙,有的地方,还是先有关帝庙,后有山西、山陕等晋商会馆。

  北京的山西颜料会馆最先为关圣、玄坛、财神、真武大帝、葛梅二仙庙宇,后来扩展为会馆。洛阳的潞泽会馆,最初为关帝庙。南京的山西会馆,先是乾隆年间把颜料坊的关帝庙作为办公地址,后将附近民房购买予以扩大,最后成为山西会馆。

  张掖山西会馆,清雍正八年(1730年)山西客民赵世贵、赵继禹、张朝枢等在始建于雍正二年的关帝庙基础上改建。

  汉口的山陕会馆,最初为关帝庙,始建于顺治年间。康熙二十二年(1685年),在关帝庙的基础上正式创立了山陕会馆。

  海城山西会馆早先也是关帝庙。据《海城县志》记载:“关岳庙又称武庙,本为关帝庙,在城西门外大街路北,正殿三楹,后殿五楹,大门三楹,钟楼、鼓楼各一。路南乐楼一座。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知县郑绣建,后屡经晋商捐资修建后,作为山西会馆”。

  泰山关帝庙被称为泰山“开山第一庙”,位于泰山登山古盘道起始处西侧,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创建时间尚未考证清楚。原来祭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泰城的盐商和当铺大部分是山西人,与关公是同乡,便把关羽奉为福气之神,并常在这里聚会祭祀,所以这里又叫做“山西会馆”。

 

建晋商会馆,必建关帝庙

  河南禹州山西会馆,占地38亩,嘉庆六年(1801年)始建。乾隆年间,晋籍药商联袂来此而建,因太谷人居多又称太谷帮。庙宇二进院落,多系悬山大式。这个会馆的中心建筑就是关帝殿,居于整个会馆的正中央。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的运河古城。明末清初,漕运繁盛,山西商人纷至沓来,在台儿庄落户经商。为联络乡党,借势兴商,他们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集资兴建山西会馆,供奉山西圣人关公灵位,实为关帝庙。因台儿庄已有一座关帝庙,故称新关帝庙。

  在晋商会馆内,还有关公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关公系列壁画等等,处处渗透着关公文化。

 

关公文化:晋商的商帮文化

  关羽,山西解州人氏,三国时蜀汉大将。他以骁勇善战,生死不悖,明礼诚信,忠孝节义等等中国传统美德和操行特别是大丈夫英雄气概感动世人,,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宣扬的“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坚贞品格和忠臣良将集于一身的理想人物。

  晋商会馆中皆供“义薄云天,精忠贯日”的“武圣”关公,因为关羽是山西人,以义行天下,最受乡人崇敬,成为晋商之精神偶像。

  位于北京宣武区鹞儿胡同的山西浮山会馆,有碑云:“我浮山会馆建自雍正七年,其馆北位五圣像,神德灵应,佑我商人;南建演乐亭,依永和声,仰答神庥。我乡贸易诸公,每遇朔望,咸集于此,敬修祀神。虽异地宛若同乡,皆得以敦亲睦之谊,叙桑梓之乐矣。”

  关公的仁义和诚信是经商所必需,晋商信奉关公,把关公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锻造了诚信为本的商魂。

  一方面是信仰,一方面是约束,信仰“忠义信智勇”,因为有信仰而产生对日常行为的约束。伴随着晋商商业足迹的远行,关公文化成为晋商的商帮文化。

  以关公文化为核心的商帮文化,最终成就了一代晋商的成功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jordan也曾如此评价关圣,他说:“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感谢您关注关公文化彭允好,微信公众订阅号:yiguangong。微信:ggwhpyh。我们致力于研究关公文化、弘扬关公精神、升华关公形象,以关公文化的忠、孝、仁、义、勇、诚信为楷模,广泛交谊,沟通四海。讲信义、重承诺,崇尚正义,见义勇为,正直为人,立身处事不违良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