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个人展厅] 画家牛志高:素养与灵动的造化

1 已有 1844 次阅读   2012-01-29 19:33   标签牛志高 
   牛志高显然是学院派的美院专职敎授,但中国画界对他的评价是“中国体验派画派创始人”。我本人与志髙敎授不识,但在看过他的部分画作后,不仅感受到绘画技法技巧的深厚功底,更看到了他丰厚的人文底蕴,他的造化是难能可贵的。而对于学院派的资深教授而言,这种造化并非人人具备,那因循守陈的束缚是一条无形的枷锁,对绘画资质愈重的专门家,吸纳创意元素并非那么简单。

    我之所以赏识志高教授,凭我的直觉,他在青年时代早已是位思变力强的绘画探索者,他的人文视界是触面于生命、人性和历史的那种锐利而不可阻挡的原动,是位敢于“重写天地春”的跨界勇士。

    中国大陆的教改。已有出台方略。盼望者甚重。我对学院派赏识的艺术家并不多,一位是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李宝林先生,牛志高算第二位。他们的艺术秉风,造化在先而功底深厚。对髙等院校不仅是中国画,也包括其它画种的教改具有深刻的引领作用。志高教授大致仍在施教,而宝林先生应尽快请回美院任教,是一位重要的博士生导师。

    已在业界倍受关注的青年艺术学学者王静评述道:中国人需要“重新获得创造活力。……在视觉文化领域,能够成功地将艺术家特有的艺术风格渗透到设计、音乐、戏剧等各个领域,使我们对艺术家的创造有了新的期待,剑走偏锋、惊世骇俗已成为风尚。”她告诫说:艺术家要“从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中出走,在超出惯常经验的、完全陌生的边界寻求用个人方式表达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完全是开拓性的,没有模式、没有系统,识有未知的可能性在等待”着未来艺术家。(编选引自王静、崔君霞主编《跨界》之王静《跨界的视觉文化》一文)

    很显然,牛志髙、李宝林都不年轻了,他们早已获得了新的创造活力,所以极其可贵。正因为此才有卓具成效的引领美院教改的示范作用。 

牛志高:中国神州书画院名誉院长兼艺术顾问、徐悲鸿美术高等职业学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

    (来源:中国神州书画院  文章:陈帆  编辑:刘克俊)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 子秋 2012-01-30 11:02
    她告诫说:艺术家要“从传统的视觉艺术形式中出走,在超出惯常经验的、完全陌生的边界寻求用个人方式表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