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会展·赛事] 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征稿启事(截稿4月20日)

1 已有 2444 次阅读   2012-02-06 16:15   标签征稿启事 
(来源:中国神州书画院 )

现代刻字艺术作为一个独立艺术门类已步入第二十个年头,在广大作者的踊跃参与下,这门新兴的艺术不断走向了成熟,成为了国际刻字艺苑的中坚。为庆祝建党90周年,巩固和提高现代刻字艺术的创作水平,宣传“中国五金之都”——永康的历史、文化及经济社会发展,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永康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刻字委员会承办,杭州典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将于2012年9月在浙江永康市举行。

    为切实办好本届展览,自即日起面向全国征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委会名单
    名誉主任:张  海  朱关田
    主    任:赵长青  吴东民  徐建华
    副 主 任:陈洪武  戴志祺  潘文海  鲍贤伦   卢跃东   徐华水
    委员(姓氏笔划顺序):
    马天保  王冬龄  王志安   王步强   王凯霞   白  砥   叶成超 
    朱元更  朱世道  刘硕海   吕群勇   孙  璘   孙肖嘉   汪德龙  
    吴  莹  李胜洪  李庶民   张  之   张  索   陈  洪   陈  辉 
    陈秀卿  陈振濂  罗  江   林建勋   祝遂之   唐云来   章锦水 
    崔志安  崔宝堂  康新民   窦维春   熊洁英
    秘书长:张陆一  赵雁君   华康明
    副秘书长:沈岩松  洪顺章

二、征稿方法:
1、 作者在见报之日起到2012年4月20日前,将作品照片(一律为8吋彩色照片)寄至指定地点进行
    初评。初评入选的作者接到通知后,将原作按要求寄至指定地点进行终评。终评落选的作品由
    承办单位收藏,发给稿酬和收藏证书。
2、 作者可多次投稿,一律不收参评费。
3、 投寄作品照片的同时,请附作者创作的书法作品一件(书体不限),以作评审参考。

三、征稿要求:
1、 作品尺寸不得小于35×35厘米(或相当于0.12平方米的面积,不含边框),板厚不少于3厘米。
2、 载体(作品材质)以木为主。
3、 请在作品(照片、书法、原作)背面注明: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何级书协会员、通讯地 
    址、邮编、联系电话(固定电话、手机);作品名称、尺寸、材质;草、篆书请附释文。来稿
    一律挂号。请在信封左下角注明“刻字展”字样。
4、 作品必须是自书自刻,如发现代书代刻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
5、 投稿作者只能在户口所在地投稿,不得异地投稿。如在异地投稿者,需由当地书协提供证明。
6、 投稿作品一律不退,所有权及出版权归主办单位拥有。
7、 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启事各项条款。

四、作者待遇:
1、 中国书法家协会给优秀作品、优秀作品提名和入展作者颁发证书,给优秀作品作者颁发稿酬
    10000元,优秀作品提名作者颁发稿酬5000元,入展作者稿酬1000元。同时每位作者赠作品集一
    册。终评落选的作品由承办单位收藏,发给稿酬和收藏证书。终评落选作品发收藏费500元。
2、 作品一经参展,非会员作者可作为申请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之一。

五、作品评审:
1、 2012年5月初,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作品照片进行初评。2012年6
    月中旬对原作进行终评。入展作品500件。
2、 评选优秀作品。凡进入优秀候选作品的作者一律进行现场面试,最终评出优秀作品10件和优秀
    提名作品15件。

六、截稿日期:2012年4月20日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七、收稿地址:
    初评收稿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晖路108号B座1楼典集文化“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办公室 
    邮编:310004
    终评收稿地址:浙江省永康市博物馆 “第九届全国刻字艺术展”办公室   邮编:321300
    联系人:许晓俊
    联系电话:0571-85184181  13989868858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研究会
                                                                               2011年7月21日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