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简历]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第六篇 普示现 (七)

8 已有 4667 次阅读   2016-01-07 08:46   标签important  观世音  ffffff  normal  color 
                            观世音菩萨灵感录
                        李圆净居士原著 演培法师白话讲述
                                  第六篇 普示现 (七)
 

◆ 唐朝有个名叫道翊的禅师,当石晋天福四年居住卓庵,在天竺山的西北以草为衣,以木为食,高行绝尘,有一天晚上,看见前山峰上有大光烛天如同白昼,追迹进前探视,得到一根异木,乃命匠人刻成观音大士像来供奉,夜间梦见白衣人来对他说:‘虽像已成就,明天有个僧人从洛阳来,随身携带有古佛舍利,你须当面向其请求供养。’到了第二天,果然有个僧人路过,如梦中白衣人所嘱,向其请求得到舍利三颗,纳于大士顶门,后来舍利时常发现于顶冠肉髻之上,白光焕发灵异大著。(武林高僧事略) 

  ◆ 又在石晋天福年间,僧人道翊(即前道翊禅师)从陕西终南山到武林山内上天竺,结草庐于西峰,看见瑞光发现于前面溪涧间,寻觅得神木一株,高约数尺,乃命姓孔名叫谦的刻工,建造大士像,圣像造成妙相庄严白光焕发,夜间无须点列烛光,白昼又能掩太阳之影,远近人民,无不崇拜信奉。(天竺志) 

  ◆ 宋朝杭州地方雷峰寺有位名叫慧才的法师,他于元丰元年三月间,为灵芝元照(寺名)等比丘比丘尼优婆夷约有千余人,传授菩萨戒时,正在羯摩之际,即作授忏悔等业事之一种宣告式,看见观音像放光讲堂上大为光明。净慈寺的法真禅师,别名守一作戒光记,当时书画家朱元章书写这篇记,辩才法师刻碑文立石于龙井,皆以垂持久永远纪念。(佛祖统纪) 

  ◆ 宋朝有位姓王名叫琰,幼年时旅居交阯地方(即今之安南),该地有位名叫有贤法师,是一位有道德的僧人,遇见琰授以五戒,并送他观世音菩萨金像一尊令其供养,琰奉以还都和二弟等均尽力虔诚恭敬,精勤不稍懈怠。后来制度改变将宅毁坏,无屋安放圣像寄存于京师南涧寺中,当时人民竞相铸造钱币,有盗毁金像以充铸者,圣像存放寺中已有数月,有一天琰白昼午睡,梦见圣像站立在他坐位旁边,心中很是奇怪,醒时已天黑了即跑到南涧寺中,将圣像迎接回来,当夜南涧寺中所有十余尊金像,都被盗去不知去向。不久,这尊观世音金像忽然于黑夜之中大放光明,显现照耀三尺许的地方之内,金碧辉煌焕然夺目,琰等兄弟和他的仆役,一同亲眼目睹的约有十余人之多。(冥祥记) 

  ◆ 元朝未年至正二十年间,杭城地方遭受兵乱,西山寺庙尽被焚烧,圣像不知去向,大众都共同追思慕念。丞相(官名)康里公(人名)捐出偿金,到处寻求乃于草莽中觅得,于是择日斋戒,徒步统率僚属和士庶民众,前往迎接圣像,自北门关恭迎圣像到安泰平山地方的西天寺中,当时圣像大放光明照耀云霄,分为三道:一道远属东方,若朝向普陀山的方向;一道属上天竺寺的方向;一道则经属今之西大寺,一时大众亲眼目睹,莫不更加深钦仰。(天竺志)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