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知名文刊批评“诗坛乱象” ,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被全网群嘲

3 已有 1156 次阅读   2021-02-04 16:49
知名文刊批评“诗坛乱象” ,贾平凹女儿贾浅浅的诗被全网群嘲 

作者|小靠

来源: 随风行走到处看(微信公众号)

在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屡屡曝出雷人事件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现在居然连文二代也慢慢开始不安分了。

1月28日,核心期刊《文学自由谈》刊发了一篇题为《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的文章,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贾浅浅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提到她的父亲想必大家就清楚了,那就是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

除了“大文豪之女”这一身份外,公开资料显示,贾浅浅出版过多部诗集,是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当代文学在读博士,鲁迅文学院32届高研班学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出席第八次全国青创会,参加《诗刊》社第35届青春诗会,还曾获得过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奖,等等……

《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的作者唐小林认为,贾浅浅之所以能频频获奖、出版多部诗集,都是因为她父亲贾平凹的名望。

“各路文学名家和诗人,积极为贾浅浅的诗歌撰写评论,溜须拍马,一路吹吹打打,保驾护航,好不热闹”,这就是唐小林所说的“诗坛乱象”。

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唐小林同志,对贾平凹父女的意见还是很深的。

起初我对此很不以为然,看网友骂声一片,我还在想,这是什么混蛋逻辑:老子是作家,女儿就不能写诗了么?

但仔细研究了贾浅浅的诗歌和她受到业内追捧的现状,我的心里冒出了五个字:

神马玩意儿!

话不多说,我先放几段贾大诗人的诗歌,大家体会一下。

额···我不懂诗歌,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我只知道一件事,至少我是不敢把这首诗歌的文字版贴出来的,怕被微信封号啊!

把一个像黄色的段子玩意儿编成短句,再写得隐晦一点,这就是诗了?

难道这就是“内涵”吗?

说句实话,不是打广告,杜蕾斯的文案也写得比她好。

再来看看下面两首:

毫不夸张地说,在拜读了贾浅浅副教授的这几篇诗歌之后,我对诗歌的认知完全被颠覆了。

过往的印象里,我以为诗歌是“美”的代表,而且那种美,是可以在大庭广众之下放声朗诵,引吭高歌的美。我们以前接触到的诗歌,要么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要么是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再不济也得是草根诗人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作为一个俗人,我永远想不到的是,现在连“手捏一块屎”、“你的两个娘都尿了”···这种文字也能被称之为诗歌了?

当然了,这里可能会有理性的读者站出来说:贾浅浅出了这么多部诗集,专挑这几首“屎尿屁”出来举例,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吧?

坦白说,诗歌鉴赏确实是需要一定文学底蕴的,所以我无法评判贾浅浅的作诗能力到底处在哪种水平,但唐小林对她的评价是:“贾浅浅的诗歌完全属于一种“回车键分行写作”。

再来看看贾浅浅的其他作品:

看完这些不知道各位有什么想法,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

如果

我,

也这么

说话。

是不是

我也成了

一位

诗人了?

或许唐小林的控诉中夹杂了一些个人情绪,但起码可以说明一点,就是贾浅浅的专业能力在圈内是受到一定质疑的。

然而神奇的是,贾浅浅这种饱受质疑的“回车式诗歌” ,在C刊(CSSCI)上居然有5篇学术文章专门用来吹捧它!

非文学圈内的朋友可能不清楚C刊的在文学界的地位,直白一点说,除了清北华五等少数高校外,2篇C刊文章足于让一名学生拿到文学博士毕业证。

所以理论上,吹捧贾浅浅的那5篇学术论文,足于让2名学生拿到博士生毕业证···

另外,我们之前已经说了,贾浅浅现在是西大的副教授,而评教授是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成果的。

所以,好奇的我扫了一眼西大官网贾浅浅副教授“近年来主要科研成果”:

《生命的言说与意义——试论贾平凹的书法创作》、《文学视域下贾平凹绘画艺术研究》、《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变奏——贾平凹<古璐>的叙事策略》、《写给父亲的一封信》、《贾平凹散文精选》、《贾平凹书画与文学艺术精神关联性研究》等等,所有科研成果均离不开父亲贾平凹。

贾副教授对父亲价值的利用,可谓登峰造极····

不过贾浅浅倒是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父亲的依赖,她曾在一篇名叫《我的父亲贾平凹》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非著名评论员“乔木DC”对于贾浅浅的这一行为是这样评价的:

而在唐小林那篇《诗坛乱象》的文章下,也充斥着网友们对贾浅浅的指责与谩骂:

可纵观整个事件,按我的想法,网友们骂错方向了。骂贾浅浅的诗,骂她研究她爹,杀伤性不大,侮辱性也就那样。

那么,该骂什么呢?

当然该骂我们最痛恨的那两个字:特权。

没错,就是中国文人们最爱抨击的“特权”!只可惜,他们从来不去批评自己的特权!

平心而论,如果一个普通人,写出这样的诗,是无论如何也坐不到陕西青年文学协会副主席的位置的;仅凭这些研究,也是不可能担任西北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的,而贾浅浅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坐在了今天的位置上,正是借助了父亲的特权。

所以,贾浅浅事件并不是一个蹩脚文人的暴露,而是文学圈特权的暴露。

有人和我说,任何圈子都有特权,这个社会从来如此。

但正如鲁迅所说:“从来如此,便对么?”

遇到这种事情,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鲁迅的伟大。

鲁迅曾在遗书中嘱托儿子海婴:“等你长大,若无才能,可寻点小事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鲁迅生前名满天下,无数人都想沾他的光,或许他也想到一旦自己去世,肯定会有不少门生故友会有意无意的来捧捧他儿子,这对孩子的未来未必是一件好事。

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因为“爱子”,鲁迅留下这一条看似有些不近人情的教诲。

想来倒也可笑,贾浅浅还是“鲁迅文学院第32届高研班学员”,可她却从未理解鲁迅为何会在遗嘱中用到“万不可”这种激烈的词语。

他是想告诉世界,这种东西真的太过于丑陋。

托贾大小姐的福,这下群众终于知道“空头文学家”到底是副怎样的德行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