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强迫症”诗人,花了三年时间写下一首诗,看似平淡实则另有深意

2 已有 368 次阅读   2021-05-14 10:03
“强迫症”诗人,花了三年时间写下一首诗,看似平淡实则另有深意 

“强迫症”是近年比较时兴的一个词儿,有“强迫症”的人往往都比较追求完美。

在唐朝就有这么一群诗人,他们天天徘徊吟哦,殚精竭虑地创作诗词。

对于音律、对偶、字句,都是反复推敲、咀嚼,后世称之为“苦吟诗人”。

这类追求完美的诗人在我们今人看来就是有些“强迫症”。

而贾岛便是其中的代表。

传说有一次,他骑着毛驴走在长安道上,忽然灵光一闪,做成了一首诗,但是这首诗中,有个字他却一直犹豫不决。

这两句便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一开始想用“推”,但想想又觉得“敲”更好,于是就一直在驴背上做着“推敲”的动作。

不知不觉中,竟冲撞了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

随从将贾岛带到韩愈的面前,听其发落。

韩愈原本很是生气,但听了贾岛的解释后,非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沉思良久。

最后对贾岛说:“还是敲好,响亮也显得有礼貌。”

贾岛听后拜服,便定下了“敲”,还与韩愈成了知己好友。

这便是“推敲”的典故,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贾岛对于词句的执着,也许正是他的这份“较真”,才会写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样千古流传的名句吧。

其实这“推敲”还不是他最执着的一次,他在写完一首诗后,曾自语“三年两句得,一吟泪双流”。

也就是说三年才写了两句诗,这得多较真啊!

这两句诗是“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出自他的《送无可上人》,全文如下:

圭峰霁色新,送此草堂人。

麈尾同离寺,蛩鸣暂别亲。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终有烟霞约,天台作近邻。

诗题中的“无可上人”是他的一个堂弟,他在落第后曾与堂弟同住长安西南圭峰之草堂寺,后来堂弟要远行,南游庐山,贾岛便写下这首送别诗。

诗歌首联便开门见山地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雨后初晴,圭峰上的空气格外新鲜,在这样的日子里,他送别了堂弟无可。

本是清新之景,但因为诗人的离愁别绪,所以显得有些伤感,这是典型的乐景衬哀情,就像《采薇》里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而颔联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离别的氛围。

在这蛩鸣的秋天,无可带着麈尾,告别了亲人,离开了寺院。

这两句承接首联的“送”,自然地过渡到了“别”,一种离别伤感之情油然而生。

“蛩”便是我们如今的“蟋蟀”,蛩鸣在诗词中本就代表着秋天的凄清,就像李清照的“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无形中便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中送别堂弟,诗人的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

接着的颔联便是他“三年两句得”的句子,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的孤独。

在送别堂弟后,他独自一人返回寺中,潭水倒映着他独行的身影,疲倦的他多次在树边休息。

前一句写的是他的形影相吊,给人一种寂寞之感,而后一句写他树边息,又多了一种无家可依的悲苦,读来令人伤感。

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也曾写到“潭影空人心”,他强调的是一种返璞归真的“静”,而贾岛这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感,相同的意象却营造了不同的意境,这大概就是王国维所言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吧。

尾联写的是离别后的相思。

堂弟远游,去庐山赴那烟霞之约,虽然他的心中伤感,但是只要彼此惦念,那么即使是远隔千里的天台山,也可当做近邻。

这两句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强调友谊不受空间的阻隔,一扫前文的离愁别绪,有种拨云见日之感。

全诗来看,虽然很平淡,但却很细致地描摹了诗人的情感变化过程,情真意切,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不过后世却对此褒贬不一,尤其是他三年得的两句“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许多人都认为并无出彩之处。

但《四溟诗话》却说“其词意闲雅,而难以句匹”。

不知你如何评价这两句呢?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