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在成都揭晓,张烨、耿占春、焦典获奖

3 已有 500 次阅读   2021-05-21 10:17
“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在成都揭晓,张烨、耿占春、焦典获奖 

2021年5月18日下午2时30分,由《星星》诗刊社、成都文理学院主办的“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文理学院隆重举行。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四川省作家协会二级巡视员罗勇,四川省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成都文理学院董事长刘学民,校长喻洪麟,党委书记高华锦等校领导出席。 《 星星 》诗刊全体编辑、成都文理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负责人、获奖者、媒体朋友和师生代表参加典礼。

名单公布

刘学民代表成都文理学院致词,他讲到成都文理学院与《星星》诗刊携手合作传播诗歌文化,转眼已经十四载。双方始终坚持关注和扶持文学类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双方文学类方面科研、教研的合作与交流,联手打造校园文学品牌,持续推进“一校一刊”合作。 至今,“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中国·星星大学生诗歌夏令营”“中国·星星年度诗歌精选”等活动,已成为中国诗坛、四川文化界的三大文化名片。 这些均印证了成都文理学院与《星星》诗刊这十四年的努力和坚持。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

《星星》诗刊主编龚学敏宣读“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歌奖”获奖名单及授奖词。

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焦典

焦典的《加减乘除》从生活小孔中窥见成长哲理。语言平白自然,意象绵密却又和谐整齐。情节铺陈递进,情绪收放自如,营造出一个完整的诗歌意境,升华出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生的主旨。她的诗歌特别注重日常生活的伦理温情,诗歌结构恰似小说,通过语言表达,娓娓道来,传递出诗人细腻而敏感的触角。鉴于此,我们将2020中国·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授予焦典同学。

星星年度诗评家奖——耿占春

耿占春是一位严谨的历史还原者,他在《穆旦的诗:作为一部传记》中,以史家的刀笔在文本中打捞生命真实,以小说家的结构铺层批评节奏,同时又遵循诗人创作的时间肌理,行云流水地串联起穆旦诗歌的宏大版图。笔端大气磅礴,精神一以贯之。在更为纷繁的观念史中,以清醒睿智的态度实现了穆旦智识生活的疏理,并通过一种探索性的批评手法厘清了历史的冗杂,在共情想象下进行学院式谨慎论证,最大限度还原了穆旦诗歌的真实现场。鉴于此,我们将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评家奖授予耿占春先生。

星星年度诗人奖——张烨

张烨孜孜以求、深耕诗坛半世,紧贴当代诗歌现场。在她的《张烨近作选》中,变幻的词汇化解出日常生活的碎微,陌生化的意象捕捉,重新构造出独特的“海派”色彩和个人气质。她锐意的发现和深沉的思索,通过语言的立体雕刻,把生命的体验提炼出来,熔铸为具有强烈暗示性的象征意象,使诗情得以感性显现。张烨的诗是赋予生活美好的转换,以及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她以自己为圆轴,在生活中坚守对诗歌审美的信仰,在创作中探索对诗歌艺术的创新,鉴于此,我们将2020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授予张烨女士。

颁奖仪式

龚学敏(右)、焦典、高华锦(左)

龚学敏、高华锦为中国·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获奖者焦典颁奖。

焦典发表获奖感言

非常感谢《星星》诗刊和成都文理学院授予我“2020中国·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这个奖项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也是一份值得长久纪念的宝贵荣誉。

罗勇(右)、耿占春、喻洪麟(左)

罗勇、喻洪麟为中国·星星年度诗评家奖获奖者耿占春颁奖。

耿占春发表获奖感言

感谢《星星》诗刊设置这样一个奖项,给予寂寞的事业以激励。 我把读诗视为个人思想灵感的源泉,激活感受力与理解力的途径,让语言处在某种开端状态和语义生成状态的方法,换言之,也是防止语义固化和语言腐败的方式。在我看来,诗让人们保持思想、感知和语言的活力。诗歌不只是诗歌批评家的专业,而理应成为当代人文思想的一种共享资源。

阿来(右)、张烨、刘学民(左)

阿来、刘学民为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获奖者张烨颁奖。

张烨发表获奖感言

我从1965年起步写诗,迄今已有55个年头了。写诗是一种孤独、时有痛苦袭来的生涯。在漫长而写满沧桑的岁月里,我一直在不断反思、修炼自己,应当纯粹写诗,淡泊名利,处变不惊。不过,当我得知自己将获得的是《星星》诗歌奖时,我还是会激动,受宠若惊。我认为,诗是一切艺术中最富个人化、个性特色的艺术;诗是语言的艺术;诗是最接近神性的艺术。今天我站在这里,我认为这个奖不仅仅是给我个人的,也是给所有在无止境的孤独中,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并写出优秀作品的诗人们的。我只是代表他们来领这个奖。我相信,我的获奖,对这些诗人是一种激励。因此,我本身就是一个象征。

阿来致词

阿来在总结讲话中首先祝贺获奖者,并感谢成都文理学院对《星星》诗刊的支持。他讲到在中国,诗歌有着辉煌的历史源头和流向。诗歌作为文学体裁,在长时间内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流。当消费社会时代的到来,诗歌该如何自处,如何面对误读和碎片化,是非常值得思考的。他呼唤,文学创作坚持从《诗经》开头,追寻主流文学精神的审美光芒,这样的文学创作才有意义。

文艺汇演

🔺《加减乘除》焦典

🔺《桃花与鱼》焦典

🔺《窗外的雪》耿占春

🔺《下雪了》张烨

🔺《叶落武夷路》张烨

🔺歌舞《烟雨行舟》

🔺舞蹈《哈尼宝贝》

活动现场

合影留念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