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她将人生40年献给诗词,捐出三千万元给大学,自己却甘愿一生清贫

1 已有 188 次阅读   2022-07-18 09:27
她将人生40年献给诗词,捐出三千万元给大学,自己却甘愿一生清贫 

如今我们常常看到小朋友背诵诗词,字句清晰、洪亮流利。其实,古诗词最早的表达形式并不是朗读,而是吟诵。那时候,人们或在湖上泛舟,或在凉亭饮茶,配上雅致的乐器,将古诗词吟诵出来,这才是最有韵味的表达,也是古诗词最初的形式。

用这种形式,方便我们理解诗词之中的韵味,更能体会其中的意境,也更令我们明白苏轼的阔达、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愁绪、李商隐的相思。有一位老人,如今就在做这样的事情,她就是95岁高龄的叶嘉莹。在她的推广下,越来越多的古诗词爱好者和研究者投身其中,而她自己更是为了古诗词推广事业献出了毕生积蓄 。

2019年9月10日,正是南开大学开学的日子。老人来到现场,虽然已经是满头白发,但岁月赋予她的是更深沉的智慧和对生命理解的沉淀。她说,只要自己的身体还能允许,她就要做古诗词吟诵的推广事业。

否则既对不起前人,也对不起后面的学习者。她先后为南开大学捐款3568万元,这笔巨款的来源,并不是因为她本身就出生于富贵之家,而是她自己节约开支,一生所获。对于自己,她向来严格要求,但是对于古诗词推广事业,她却异常慷慨。

叶嘉莹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里长辈都是十分有文化的,他们常常教她学习知识。小时候的叶嘉莹受到全家人的疼爱,关于她的教育问题,家里人进行了严格的讨论。他们认为学校里教授的都是应付考试的知识,没有真正的内涵。

因此,他们决定在家里对叶嘉莹进行教育。全家人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了分工,伯父负责教写诗,伯母负责讲授唐诗,父亲负责教英文,姨母负责教数学。就这样,在全家人的教育下,叶嘉莹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女孩子。后来,家人发现对于古诗词,叶嘉莹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

面对不同的环境,叶嘉莹总是能够精准地找到古诗词与之对应。而且与同年龄段的孩子相比,叶嘉莹对古诗词的理解显得深刻许多。根据伯父教授的技巧,她还尝试着写了一些诗词,受到很多人的赞赏。

那时候,大家都为她的才华开心。在所有的诗人当中,叶嘉莹最喜欢杜甫和辛弃疾。那是因为当时中国正处于危难之中,虽然她很少关心政治,但是看到身边很多人陷入苦海,她的心中也为祖国感到心痛。杜甫和辛弃疾的作品写到了她内心的最深处,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对百姓受苦的怜悯,无不触动着她的内心。每逢读到深刻的时候,叶嘉莹总是泪痕满面,而自己常常都不知道。

17岁那年,叶嘉莹第一次经历了人生大变动。那一年母亲患了病,要去天津手术治疗。其实这本是一次小手术,只要开刀取出肿瘤,再缝合伤口,注意消炎就可以了。可惜手术的过程不太谨慎,导致母亲伤口感染,在从天津回家的路上,母亲病发去世了。

得知消息的叶嘉莹第一次感受亲人离去的痛苦,她万分后悔自己当初没有与母亲同去,好照顾母亲。哪怕自己无法挽回,至少也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然而故人已去,再怎样也没有用了。为了抒发对母亲的思念,叶嘉莹做了八首诗来怀念母亲。

后来,在《朗读者》节目中,叶嘉莹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解读。她说自己最痛心的就是棺木钉上的时候。听着锤子一声声敲击,她想到再也不得见母亲的容颜,就心痛得不行。说到这里,叶嘉莹还是满面泪水,仿佛还在昨天,痛苦没有减轻丝毫。

在国辅仁上大学时,她遇到了自己的贵人--顾随先生。他对诗词颇有独到的理解,当时很多学校都请他来讲解,每到他的课,学生们总是挤满了教室。叶嘉莹很喜欢听他的课,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很吃力。

因为他的课上,总是很随意,有时候说到一个诗人,突然由情景又想到另一个诗人,有的学生就跟不上节奏,但是叶嘉莹就很轻松。由于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基础,她总是最能理解老师的节奏。作为顾随老师的得意门生,在她毕业的时候,老师对她说,希望她能够在诗词领域里有自己的见解,不要复制前人的道理,希望她做一番事业来。果然,她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

后来,叶嘉莹常常在全国各处演讲,将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传播在世界各地。不管是在美国还是日本,不管是在加拿大还是在中国,各个高校都争相邀请她前去授课。每当她讲课时,教室里也如她的老师顾随先生一般,挤满了人。以至于有的学校就必须要学生凭证入场,有的学生抢不到证,甚至想办法作假,只为听取她的一堂课。

然而虽然在学术界十分受欢迎,她的个人感情却并不顺利。她为了愧疚而嫁给了丈夫,可是由于丈夫国民党的身份曾入狱三年,出狱之后变成了一个性格乖戾的人。为此她受了很多苦,甚至在第二次生女儿的时候,丈夫转身离去,不顾在病床上虚弱的她。

在随后的回国任教的时候,有一次她去见到看望自己的女儿。可是没想到,那一次就是永别。三天后,女儿竟然在一场车祸中丧生。叶嘉莹在万分悲痛中作诗怀念女儿,或许,那时候诗词才是她情感的寄托。

人生中最难过的时候,总是诗词在陪伴她,所以她要把毕生所得都捐献给诗词事业。回国执教的40年里,她不要回报,还把自己所有积蓄全部奉献给了诗词事业。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