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近体诗语法21:十字句和十四字句(上),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2 已有 100 次阅读   2023-03-16 21:21
近体诗语法21:十字句和十四字句(上),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前言

常说的近体诗,一般指五言的律诗,或者七言的律诗。

从语言节奏上说,五言诗以五个字为一句,七言诗以七个字为一句。如果从语法上说,有些诗句可能两句为一句,这种情况就是十字句或者十四字句。

另外,王力先生介绍诗句时,把诗句分为两大类。只有一个句子形式的一类为简单句,两个句子形式的为包孕句或复杂句。

复杂句中,句中各部分有独立性,几乎相当两个独立句子了,例如:浦干--潮未应。

王力先生分析十字句或者十四字句时,只分析简单句、包孕句,以及复杂句中特殊的申说式 。

一、出句主语,对句谓语

上联是主语,下联是谓语,有主动式,也有被动式。

1、主动式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谓语形式征西,形容词旧,用来修饰主语(旌节)。从此,表示时间为位置的状语,修饰动词向。

这两句去掉修饰的部分,简化一下,可以理解为:旌节-向河源。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岐州源长史归》的尾联: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2、被动式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客亭门外,表示地点,起到修饰主语柳的作用。柳树,被折尽了向南的枝条。

这是被动式的十字句。可以简化为七言句:垂杨-折尽向南枝。

出自张籍的《蓟北旅思》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二、出句为目的语,对句是缺少目的语的句子形式或谓语形式

句子形式与谓语形式,可以简单理解为:有主语有谓语的,是句子形式。有谓语没有主语的,是谓语形式。

这种十字句,比上一种复杂一点。读者比较好理解,但是自己创作时,未必会用。

1、下联谓语形式

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锄,上联是目的语,下联无主语,是谓语形式。可见简化为:带经锄-山地。

出自刘长卿的《送张判官罢使东归》:

白首辞知己,沧洲忆旧居。
落潮回野艇,积雪卧官庐。
范叔寒犹在,周王岁欲除。
春山数亩地,归去带经鉏,

2、下联主语形式

从来疏懒性,应只有僧知。上联是目的语,下联是包孕句,包孕的部分有主语、谓语:僧知。

简化为五言简单句:僧-知-疏懒性。简化为七言句:只有---僧-知-疏懒性。

出自张籍的《晚秋闲居》:

独坐高秋晚,萧条足远思。
家贫常畏客,身老转怜儿。
万种尽闲事,一生能几时。
从来疏懒性,应只有僧知。
三、出句为时间语或方位语,对句为其所修饰的谓语形式或句子形式

出句起到修饰作用,主要的内容在对句,没有出句只有对句,也是完整的句子。

1、对句为句子形式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向晚,是时间语,青山下,是方位语,修饰祭水神的时间和地点。对句是完整的句子形式,主语是谁家,谓语祭,目的语(宾语)是水神。

出自唐代张籍《江南春》: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2、对句为谓语形式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故园,是方位语,今夜里,是时间语,修饰念的时间和地点。

对句是谓语形式,省略了主语。主语是今夜故园里的家人。谓语是念,目的语是未归人,即客中守岁的自己。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客中守岁》: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四、出句前2字为副词语,后三字方式修饰,对句为其修饰的谓语形式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这个十字句更复杂一些。

方将,副词语,表示将来,未来。与,追随。

农圃,农田菜地。《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吾不如老圃”。对照下联,这里的农圃可理解为菜农。

艺植-老丘园,艺植,躬耕。老丘园,终老于田园。

与农圃,是艺植的方式修饰语。将来,我会追随菜农去躬耕,终老于田园。

出自王维的《寄荆州张丞相》: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荆门。
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
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
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
五、出句第1字为副词,后4字为方式修饰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独,是副词。将,与的意思,将湖上月,是相逐的方式。我独自一人,与湖上月相逐,去了又回来。

出自唐诗人刘长卿的《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六、出句前2字为动词语,其余八字为其目的语

五言诗句,例如: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前2字是谓语,后面都是其目的语。始知--客游在外的辛苦,还不如在家的清贫(好受)。

还是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客中守岁》: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这首诗颔联和尾联,都是十字句。尾联的出句起到修饰作用,对句是主要部分。颔联是把出句分为两段,前2字是谓语,后3字与对句成为目的语。

七言诗句,例如: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可怜,是谓语,后面12字都是其目的语,类似于英语中的宾语从句。出句的后5字,成了对句的主语:绛县刘明府。

出自张籍的七绝《答刘明府》:

身病多时又客居,满城亲旧尽相疏。
可怜绛县刘明府,犹解频频寄远书。

结束语

十字句或者十四字句,如果对仗,就是所谓的流水对。不过,这类句子也常常处于首联或者尾联,因此未必对仗。

在《汉语诗律学》中,王力先生介绍了13类十字句和十四字句,因篇幅原因,后面的7类明天介绍。

@老街味道

近体诗语法20:诗中的虚字(上),副词的特殊用法 近体诗语法20:诗中的虚字(下),疑问词和语气助词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