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做简简单单的人

10 已有 4386 次阅读   2016-10-17 09:42   标签有气质  style  人人 
小编推荐


浮躁的社会,却有一个公认的命题,人美,美在气质。

形容一个人最高的境界,当是“气宇轩昂、气度不凡、气质绝佳”等带有“气质”二字的词。

人人都有外在,但并非人人都有气质。

“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红楼梦》里的十二金钗,个个艳绝。“气质”这个词,却只给了尼姑妙玉。

为啥气质当如兰?

早在春秋时代,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用兰喻气质,足见对人的气质评价之高。

兰花,花、香、叶“三美俱全”的花卉。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清香淡雅,气宇轩昂,临风摇曳,婀娜多姿,花开幽香清远,沁人肺腑。她那“不为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的高洁品质,为自己迎来了“空谷佳人”的美誉。古时,把好的文章称为兰章,把情深意厚的好友称为兰友或者兰宜。她与菊花、水仙、菖蒲,并称“花草四雅”;与梅、竹、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世人常用“四君子”来寓意圣人高尚的品德,其品质分别是:傲、幽、澹、逸。自此以后,“四君子”也成为中国人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它们都没有媚世之态、遗世而独立。兰,被认为是“深谷幽香,世上贤达。”

“秋兰兮清清,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屈原用如此的词句来赞美兰花。

“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兰花。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笔下的兰花。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苏辙的诗,意境虽颇蕴禅机,但对幽兰的简约品性,推崇备至。

大凡精于书画的人,最喜写兰。抛却文人自身的清高,更因出于写兰的简单。只要会中锋用笔,只需毛笔在纸上轻轻一抹,一枝兰叶活灵活现,再轻轻一抹,一棵兰草豁然纸上。如果再描上几笔淡墨,兰花突现,幽香便会飘于雅室。

所以,用兰花寓气质,我更倾向于兰花的简单。生于幽谷,不与众草争,简单;一撇可以绘就的叶、一点可以画就的花,简单;一只笔、一滴墨、一张纸,随心一抹,跃然纸上,简单!

欲作人中君子,也要像兰,简简单单。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