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其他] 那些正在忘却的记忆

21 已有 2412 次阅读   2014-02-09 16:42
小编推荐

在我们这里,腊月三十-年除夕,才算是正式进入年的阶段。三十这天早饭后,男人们开始贴春联,女人们开始切菜剁馅包饺子(要包很多,除夕晚饭就是吃饺子,早上四点起来也是吃饺子,初一这天,全吃饺子。)下午,女人继续包水饺。两点之后,所有男丁有家族长带领,带着祭品、鞭炮去祖坟墓地上坟祭祖。
从年初一到十六
    从年初一到十六是正式过年的日子。初一一大早,民间叫“年五更(jing)”,跟现在一样,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了,穿上新衣服,洗脸以后,女人们点火下饺子,男人们烧香、收拾鞭炮,待到饺子出锅,先在“天地”上供上三碗,再给灶王爷三碗,还要给“砂拉子(炕跟锅台间的一段挨墙)”和窗台各供上一碗——据说,给它们上供,这一年,全家人就可以不长疖子不生疮。然后要在“天地”上烧纸,全家人都要给天地神灵磕头,男人们就“拉鞭”放爆仗。然后回到屋里,晚辈就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老人就给孩子们分葵花子——那时家家都要在自己家菜园里的水沟旁边种上一排向日葵,不占地儿,过年还可以有瓜子吃。那时基本没有给孩子们分压岁钱这档子事儿,偶尔有之也就是给五分、一毛,多说两毛,没听说有达到一块钱的。这些程序都完成以后就吃饺子了。
    “年五更(jing)”里,大人孩子都不能大声说话,更不能说“不吉利”的话。问题是小孩子们不知道哪些话“不吉利”,所以就干脆少说甚至干脆不说,避免犯“忌讳”。有一个小笑话,说的是有那么一户人家,过年吃饺子的时候,家中的小孩子,每吃到一个煮破了的,就说:“破了一个!”问题是,那年他们家的饺子,煮破的很多,所以那小孩子就一次又一次地说:“破了!”老奶奶在炕头上不高兴了,实在隐忍不住,就抢白孩子:“你不会说‘挣了’!”小孩子受到抢白,长了见识,知道过年的时候,饺子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第二年,过年的时候,小孩子吃完饺子,说:“今年一个没挣!”
    吃过饺子以后,就要去给本家的长辈拜年了。有的大家族,出来拜年的人一凑就是十几甚至几十人,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进了门,前边的磕了头告辞了,后边的还没进门,就又随着前边的人出来了。虽然如此,老人们不但不怪,还很高兴,因为这是家族兴旺的表现。在县城一带,虽然来拜年的人进门就说“给你磕头了”,但是主人忙说:“来到就是头,免了免了”,结果就真的“免了”。但是在西部乡下,就没这客套,拜年的人进门一边说“给你磕头了”,一边就真的跪下磕头。有的老人也很实在:“中!磕吧!”然后就给小孩子分葵花子。小孩子的口袋满了,就跑回家去把葵花子倒下,再出来“挣葵花子”,没人讥笑小孩子们的“惟利是图”,倒是以后的日子,有的大人去跟小孩子要葵花子吃。
    拜完年以后,就是玩了。大人们跟几个要好的乡亲聚到一起,喝茶、聊天、嗑瓜子,甚至喝个小酒。男孩子们就放鞭炮、打尜——我们这里把尜叫做“耳(lr)”,“耳(lr)”是木头制的,有两种,一种是样子跟尜完全一致,两头尖,用棍子敲一个尖头敲得得蹦起来以后,再用力打出去,另一方去拾起给扔回来,如果扔到横放在地上的打“耳(lr)”棍子上,就“江山易主”,换拾的一方来打,原来打的一方去拾;还有一种 “耳(lr)”其实就是陀螺,也叫磨 “耳(lr)”,用鞭子抽着旋转,那鞭子是用布条做的,如果在冰上抽打,效果更好;还有的男孩子去“赶球”:在空场的中间挖一个十公分左右的小坑,把一块砖头砸得没有棱角,成为一个直径七八公分、近似球的样子,人分两组,每人一根一米多长的木棍,或者是一把“粪镢子”——背粪筐拾粪用的小镢,但有的地方用的是“粪锸子”,攻的一方要用“粪镢子”将“球”赶进小坑,防的一方则努力阻止。女孩子们聚在一起跳房、踢毽儿、打“跑袤”,跳房现在还有玩的,打“跑袤”可能就很少了,“袤”是用旧棉线缠的球,所以刚有了皮球时,还把那皮球叫做“皮袤”,打“跑袤”的办法很像打垒球,只是不记分,一方攻,一方守,攻的一方输了就“攻守易位”,换攻的一方去守,守的一方去攻。
    那时的人们,从初一开始,就很注意观察天气。当时认为,初一到十六,每一天都对应着一个特定的目标,这天的天气关乎它的兴衰,如果某天气好,就说某物“收了”,如果不好,就认为今年不收某物。这十六天各自对应的是:一鸡、二狗、三猫、四鼠、五马、六羊、七人(也叫“人青日”)、八谷、九果、十菜,十一棉花、十二瓜,十三收了吃豆荚,头灯(十三)芝麻、末灯(十六)黍,收了中灯(十五)吃秫秫(高粱)。
    年初一这一天,除了一大早吃饺子,早饭基本不怎么吃,因为刚吃了饺子,还没消化呢;午饭一般要有菜,多数人家是吃年糕、白面馍馍;晚饭吃的很早,因为过年起的早,晚饭以后要早点休息。
    初一的傍晚,请家堂的家族要“送老爷老嬷”,即把请回来过年的先人们送回他们应该住的地方。这时,合族的男人们,不分大小长幼,全部出动,焚香、烧纸、祷告、磕头以后,便沿着先人们的“归途”,一路磕头相送,并且大量的放鞭炮,即是送行,也是要吓唬那些“恋家者”,催促他们莫要逗留。
    初二那天去丈人家给岳父、岳母拜年,特别是已婚年轻人,更是雷打不动。刚结婚的则是小两口一起去,这叫拜鸳鸯年。本来,这新女婿是娇客,丈母娘是盛情招待的,但这一天,小姨子、小舅子们却跟娶媳妇闹喜房那样来闹新女婿,要钱买糖吃。不过,那闹腾的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如果新女婿风度翩翩,彬彬有礼,举止沉稳,讨人喜欢,大家就都客客气气,并不怎么难为那新女婿。如果新女婿或言语失体,或举止不当,便被毫不客气地讥讽、挖苦、取笑,出各种难题让新女婿出丑,但一般是“动口不动手”。如果新女婿言语粗鲁、举止轻浮、进退失据,那就更不客气了,拧着耳朵灌酒者有之,摘去帽子扯掉围巾者有之,甚至还有强行扒下棉袄,推到院子里挨冻的。这时候,丈母娘就会出面解围,“心眼多”的可以解得很巧妙,手段笨的就有可能弄得不欢而散。也有不等有人来解围,新女婿就不穿棉袄自己跑回家,即使是这样,闹的与被闹的,以后仍然往来,有的还成为很好的亲朋,谁也不会记恨谁。新女婿临走之前,要吃饺子,群众把这顿饺子叫“滚孙包子”,但这叫法只是戏谑,并非侮辱。就在丈母娘为女婿包“滚孙包子”的时候,也有很“热心”的姑娘来“帮忙”,但其中就有人“别有用心”:偷出几个饺子皮儿,到外面去,包上辣椒、咸盐,甚至还有牲口槽里牲口吃剩的秆草节,然后再悄悄放到盛饺子的盖帘上,待到饺子煮熟,再找出它们,把它们集中到新女婿的碗里。因为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儿,所以那新女婿在吃饺子的时候,都是先用筷子把它夹成两半,看那饺子馅没有问题,才把它吃下去。而且在这样的氛围下,谁也不会多吃,只是象征性地吃几个就说吃饱了,然后赶快逃离。
    初三以后走亲戚。背个箢子,讲究的买些烧饼放上,背着很轻快;省钱的就放上过年蒸的白面馍馍,背着当然要沉重一些;还有的自己烙一些跟烧饼样子差不多的干饼放上,和面时和上芝麻和盐,吃起来口味跟烧饼差不多。但不管是放什么,亲戚家基本是什么也不留,虽然一要求“留一点、留一点”,但撕撕扯扯一番以后,基本还是原封不动地背回来。
    初五因为是马日,所以叫“五马日”。这一天要吃饺子放鞭炮,显得比较隆重一些,这并不是因为与马有关,而是因为我们民间对于逢五排十的日子较为重视,而且年虽然不能天天过,但也不能太冷落,所以间隔几天以后总得热闹一下。
    初七是人日,我们这里的民间也叫做“人青日”,也是春节期间比较被重视的一天,虽然无须吃饺子拉鞭,但也得有所表现,一般是早饭吃面条,如果条件差,吃顿杂面条也无不可。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把初七称人日,还有个传说,说是女蜗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就有人日节的习俗,魏晋后开始重视。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出版的欧阳山的小说《三家巷》里,描写了二三十年代广州人过“人日”、赏挑花的盛况,实在壮观,看来,重视“人日”,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很广泛的社会基础。   
    初十也叫“十马日”,这天也颇为隆重。这天其实与马无关,仅仅是因为有了“五马日”,也许是惯性使然吧?便“六马日”“七马日”地顺下来了, 据说,这一天是碾和磨的生日,全家人也是早饭吃面条,而且要把那头一碗面条放到碾盘和磨盘上供一下,就算是给它们过了生日了。
    十五十六是春节最后两天,应该是除了初一以外最隆重的日子了,民间的说法是“寒(食)三日,年四日,正月十五玩二日”。这两天,在县城,较大的商铺要挂灯,晚上点上蜡烛,民众便出来看灯。但是在乡下就没有这样的事儿了,只是在早上吃饺子拉鞭,十六日晚上,把过年烧剩的香,包括断香头——在平时,断香头是不能烧的,烧就烧完整的,民间说是“烧高香”,烧断香头是犯忌讳的。但是十六这一天,不管的整的断的,全部拿出来,点燃,插在自己家的住宅周围和村头的路边,这叫“散香”,并且还念叨着“屈死的、冤死的,拾个香头托生起(去)。”这是为那些没人给他们烧香上供的孤魂野鬼发放的施舍。连断香头都处理了,这年就真正是过完了。
    有的地方重视过十六,十五的饺子十六吃。现在,正月十五要吃元宵和汤圆,因此,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但是过去在我们这里,尤其在乡下,是不吃元宵和汤圆的,不是不喜欢,是根本就没有,我是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吃到元宵和汤圆,才有机会“观灯”。此前,只是从读过的文章里知道这些。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