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依依向秋华——刘正刚书画展在东岳美术馆开幕

6 已有 2385 次阅读   2014-10-20 09:44   标签美术馆  书画展 

依依向秋华——刘正刚书画展在东岳美术馆开幕




热烈庆祝建国六十五周年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的大喜日子里,中央国家机关美术报、北京九州翰林书画院主办、北京华材科技宁夏分公司和北京宁夏大厦参与协办的“依依向秋华——刘正刚书画展”,于2014年10月18日在京城闹中取静的东岳美术馆隆重开幕。大写意花鸟画一代宗师李苦禅先生之子、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著名书画家李燕先生为展览题写了展标。

 

开幕现场

书画家刘正刚先生,中央国家机关美术报总编辑、北京九州翰林书画院院长吴宏先生,北京华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强先生以及行政学院出版社代表等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参加了此次展览的剪彩仪式。

开幕式上,中央国家机关美术报总编辑、北京九州翰林书画院院长吴宏先生首先致辞,向为此次展览题写展标的李燕先生表示感谢,随后他用精炼的语言概括了刘正刚先生的艺术特色并对其作了高度的肯定,认为“苦禅大师,启动大师的笔墨精神、治学精神,在刘正刚先生的创作中都有着清晰的传承和鲜活的创新”。

吴宏先生致辞

  

北京华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杰强先生致辞并表示,刘正刚先生是自己的老乡和好朋友,他的作品中浸透了山水生命的神韵,将大写意和意境笔墨相结合,作品富有动感,构思奇特。这是北京华材首次举办的大型画展,也是北京华材弘扬传统文化的的一次有效尝试,以后必将更多地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大型书画展。

张杰强先生致辞

 

行政学院出版社代表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刘正刚先生作为自己以前的同事,在工作上和业务上均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因自己能够与一位艺术家并肩工作而感到荣幸,并向主办单位和支持此次展览的朋友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祝愿刘正刚先生继续提高技艺,将书画艺术和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书画家刘正刚先生在致辞中表示,对此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感到非常高兴,并回忆起自己四十多年前在启功、杨萱庭、李苦禅等大师门下学习书画的情景,这些情景让他印象深刻,四十年来这些恩师对他的教导让他特别难忘。最后,刘正刚先生向自己的老师和所有帮助他的朋友表示感谢,并表示将继续努力,发扬老师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刘正刚先生致答谢词

 

刘正刚先生早年师从书法大师启功先生和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书法家杨萱庭先生学习书法,同时研习绘画。经萱庭先生介绍,拜师大写意花鸟画一代宗师李苦禅先生后,认真学习苦禅大师笔墨精神的同时,仍潜心学习书法。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其书画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多年来,正刚先生牢记先师遗训,坚持先学做人、次学笔墨,广泛结交书画名流,不辍地和苦禅大师弟子邓锡良先生等研习苦派艺术,日求渐进。特别是苦禅大师之子、中央文史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书画家李燕先生,以他“在门在科”的真传,给了正刚先生很大的影响。在几年苦禅大师诞辰115周年的日子里,“依依向秋华——刘正刚书画展”的举办,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次展出的《山岳钟英》以其丈二匹的画幅,展现了雄鹰的高瞻远瞩和青松的傲雪精神;丈二匹《登鹳雀楼》(草书)的磅礴气势和《滕王阁序》(行书)的隽秀俊美,恰恰表现了文人的品格与精神。这三幅巨作,力求突出的是正刚先生先师的笔墨精神和风格,既是他的用心良苦,也是他尊师传承的品德。《英临和气生》,巧妙地把鹰与荷结合在一起,是正刚先生创新的题材,其点睛之笔是画作的标题。《大师论书画》,是其从苦禅大师、启功大师论述绘画和书法的语录中撷英而成,既有书法价值又有指导意义。八尺楷书大字《鳌》和以信笺书写的蝇头小楷《春夜晏桃李园序》,在视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风人四蹄轻》(马)与《硕果》(葡萄),则是动静的有机结合……

刘正刚先生(左)剪彩

 

统览“依依向秋华——刘正刚书画展”的60幅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画作大小错落,且涉及若干品种;书法巨细咸备,各种书体兼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洋洋七千字、长达5米的手卷《书谱》,全部以简体字书成,也充分表现了正刚先生艺术创作上的与时俱进。

    苦禅大师关于书画同源、书画之间的关系,提出过非常著名的论断。其中,“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是书画关系认识上的一个突破:“书法当走笔如龙蛇者,盖行笔蜿蜒之意也。书法当和书法是一码事,书法是大写意的基础,大写意花鸟画是写出来的,二者都是高度的艺术,需要在各方面下很大的功夫才行。

正刚先生的此展,可以说是对苦禅大师如上论断的一个诠释和实践。

开幕现场观众


刘正刚先生(左)在展览现场

 


刘正刚先生作品(启功先生题“朝华”)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