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论语》:述而篇第七(25)(26)(27)

11 已有 3775 次阅读   2016-01-10 08:58   标签论语 

                                    




《论语》:述而篇(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注释】

  文:文献、古籍等。

  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论语》:述而篇(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注释】

  斯:就。

  恒:指恒心。

  约:穷困。

  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论语》:述而篇(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注释】

  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