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乡党篇第十(7)(8)(9)

9 已有 3359 次阅读   2016-06-23 07:13   标签medium  color  style 

《论语》:乡党篇(7)

  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注释】

  齐:同斋。

  明衣:斋前沐浴后穿的浴衣。

  变食:改变平常的饮食。指不饮酒,不吃葱、蒜等有刺激味的东西。

  居必迁坐:指从内室迁到外室居住,不和妻妾同房。

【译文】

  斋戒沐浴的时候,一定要有浴衣,用布做的。斋戒的时候,一定要改变平常的饮食,居住也一定搬移地方,(不与妻妾同房)。


《论语》:乡党篇(8)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注释】

  脍:音kuài,切细的鱼、肉。

  饐:音yì,陈旧。食物放置时间长了。

  餲:音ài,变味了。

  馁:音něi,鱼腐烂,这里指鱼不新鲜。

  败:肉腐烂,这里指肉不新鲜。

  饪:烹调制作饭菜。

  不时:应时,时鲜。

  割不正:肉切得不方正。

  气:同“饩”,音xì,即粮食。

  不及乱:乱,指酒醉。不到酒醉时。

  脯:音fǔ,熟肉干。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陈旧和变味了,鱼和肉腐烂了,都不吃。食物的颜色变了,不吃。气味变了,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时新的东西,不吃。肉切得不方正,不吃。佐料放得不适当,不吃。席上的肉虽多,但吃的量不超过米面的量。只有酒没有限制,但不喝醉。从市上买来的肉干和酒,不吃。每餐必须有姜,但也不多吃。

《论语》:乡党篇(9)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释】

  不宿肉:不使肉过夜。古代大夫参加国君祭祀以后,可以得到国君赐的祭肉。但祭祀活动一般要持续二三天,所以这些肉就已经不新鲜,不能再过夜了。超过三天,就不能再过夜了。

  祭肉:这是祭祀用的肉。

【译文】

  孔子参加国君祭祀典礼时分到的肉,不能留到第二天。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