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比风水厉害一万倍的九大定律,修造命运的终极奥秘

6 已有 2272 次阅读   2017-11-02 09:33
小编推荐
比风水厉害一万倍的九大定律,修造命运的终极奥秘

赵朴初早在民国时就已是书法大家、慈善大家和佛学大家,1980年起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曾讲过九大宇宙定律,以及人生中的实施原则,通篇围绕着“如何修造命运”这一主题。“修造命运”,乃其中文眼。

下面,笔者就对这让人震撼不已的九大定律进行深度解析,参透了并遵之而行,那其实就是通往“天人合一”这一最高境界的路,随之而来的,就是心的通透、人生路的通达。

配图为赵朴初书法

1

因果定律

厚道,才有厚报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佛家有句话叫“凡夫畏果,菩萨畏因”,果必然从因来,想要或不想要怎样的果,必须从因上着手,或积或断。智者懂得修善因,而不求果,因那是水到渠成的事,积德的真谛不过就是积善因。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个一直有争议的话题,因为大家见多了善无善报、恶无恶报的事情,究竟该不该信?对此佛教和道教给出的答案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儒家给出的答案则是《易经》里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善恶之报极有可能是报在家人、家庭和家族上的。

我们不说因果报应,只谈人品和厚道——恐怕任谁也会承认人品好、厚道的人,更容易有好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更容易走得远吧?而人品好和厚道,正是一种善人的人格。

2

吸引定律

你相信什么,就会发生什么

人的心念(思想)总是与和其一致的现实相互吸引。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人生道路充满陷阱,出门怕摔倒,坐车怕交通事故,交朋友怕上当,那这个人所处的现实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现实,稍有不慎,就真的会惹祸。又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人很多人都是讲义气的血性之人,那这个人就总会碰到跟他肝胆相照的朋友。

《周易》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的心念与环境、遭遇的相互吸引,不仅有着心理学上的原因,更有着物理学上的原因——万事万物从根本上都是一个个场,而先天存在着相互感应、物以类聚的趋向。

现在流行“正能量”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而真正的正能量,不只是去靠近正能量,更是自己生产正能量,自己成为一个正能量的人,因为这是从自我的根本处着手。只有自己是一个正人君子,才能真正的走正道、得正报。

3

放松定律

越是求,越得不到

人只有在心态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佳成果。任何心态上的懈怠或急躁,都将带来不良结果。

《周易》所说“神无方而易无体”,就是指的这种状态。“唯变所适”则是其功用,也就是道家的“万变不离其宗”“顺势而为”,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如此,才能足以应对万变,什么事都可化解,进而什么事都能做成。

道家言“求而不得,不求而得”,老子又言“无为而无不为”,道理也在这里。出世与入世的圆融,这就是核心的枢纽。唯无欲无求者,方可谋天下,他顺应的只是天道、承接的只是天命。

4

当下定律

心境变,处境即变

人不能控制过去,也不能控制将来,人能控制的只是此时此刻的心念、语言和行为。过去和未来都不存在,只有当下此刻是真实的。

《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过去,未来还没来,现在在不断流逝中,这三种心的的确确都是幻觉。人能把握的,只有当下——并非现在,而是随现在而流淌的状态,像水一样,不离开,也不停留。

改造命运,需要从改造自己的心开始。心为根本,不从此处下手,一切的努力必然仍是造作,没有抽身的一天。佛家言“境随心变”,这并不只是因为你的心怎样,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还因为你的心怎样,是能够实实在在带动现实的改变的。

5

80/20定律

心能笃定,成功便是一定

人在达成目标前80%的时间和努力,只能获得20%的成果,80%的成果在后20%的时间和努力获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很多人在追求目标的时候,由于久久不能见到明显的成果于是失去信心而放弃。

须知命运修造是长久的事,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预期前80%的努力会有很大收获,只要不放弃,最后20%的努力就会有长足及本质的进步(量变才能到达质变,为什么成功的人总是少数的,因为能坚持的人总是少数的)。

——赵朴初

要摆脱80/20定律的魔咒,正是要从深信自己所做、坚定自己的信念开始,在心无旁骛地做好每个当下中完成。这样才能不动摇、不怀疑,于是不放弃。而不是要靠压抑和强制自己,况且这也做不到,一切不是心甘情愿的事情,都注定不能持久。

6

应得定律

你自己值多少,就能得到多少

人得到应得到的一切,而不是想得到的一切。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所说的“拥千金者值千金,应饿死者必饿死”,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命运修造者,必须要提高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提高则人应得的不管质和量都会提高。

——赵朴初

为什么可口可乐的老板说哪怕将可口可乐的所有资产付之一炬,可口可乐也能在很短时间内重新崛起?因为可口可乐这个百年品牌自身的价值在那里。为什么褚时健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沦落到锒铛入狱、一无所有,出狱时尽管年迈却仍能重新取得事业辉煌?因为褚时健的能力在哪里——他的自身价值。

对此最生动的表达,就是电影《1942》里张国立饰演的角色所说的那句话:“地主之所以是地主,长工之所以是长工,是有原因的。我知道怎样从穷人变成富人,只要活着到陕西,给我十年,我还是地主。”

所以想成为人生赢家,就必须从提升自我价值开始。只要自身价值足够大,按照吸引定律,人脉、圈子等其它因素就都是不费力的,不必刻意经营也能聚集身边。

7

间接定律

不懂给予,不成大事

要提高自我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必须通过提高他人价值间接实现。例如:你要提高自己的自尊,必须通过首先提高别人的自尊间接实现。你要有所成就,必先通过成就别人间接达成。

老子言:“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又说:“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真正的高人,一定是通过给予来得到的。因为他掌握了一门最高明的智慧。

刘邦曾问谋士陈平:我与项羽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羽而归我?陈平说: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赏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正是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人心,才得了天下。所谓“财散人聚,财聚人散”。

8

宽恕定律

人最该宽恕的,是自己

一切利他的思想、语言和行为的开端,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并真心喜爱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爱别人,才能爱世界,你才可能有真正的欢喜、安定和无畏,才可能有广阔的胸襟。

内疚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不会让你有所作为,相反会阻碍你成为面貌焕然一新的人。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

——赵朴初

人的一切痛苦,都来源于不接受——没有取得好成绩,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没有找到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个心爱的人,失去了一份好工作,失去了一个好机会……因为不愿接受、心有不甘,痛苦因之而生。

接受不是放纵,放纵和宽恕的差别正在忏悔。没有忏悔的接受是放纵,有忏悔的接受才是宽恕。宽恕的实质,是承认自己的不足,但是放下,以全新的姿态,去追寻更好的自己。否则,便是违背当下定律的。

9

负责定律

你只需对自己负责,天自会对你负责

人必须对自己的一切负责,当人对自己采取负责任的态度时,人就会向前看,看自己能做什么;人如果依赖心重,就会往后看,盯着过去发生的、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长吁短叹。事实上,对你负责的也只能是你自己。

——赵朴初

赵朴初的九大宇宙定律,每一个都落在了人自身,归结到最后就是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好人、行善事、走正道。自己的命运,自己是主心骨;自己的主心骨,是自己这颗心。从修造自己这颗心开始,就是最本质的修造命运之途。

佛不渡人,唯人自度。你对自己负责,天自会对你负责。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