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北大落榜生, 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他才是中国巨星!

5 已有 1703 次阅读   2018-11-29 00:15
北大落榜生, 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他才是中国巨星!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时光回溯到30年前,

1988年6月23日,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这是个很普通、不值得被记住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

一位老人因病在北京去世。

之后的30年里,

他的成就少有提及,

他的忌日鲜有报道,

甚至很多年轻人,

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

但是,在这个八卦新闻满天飞,

娱乐至死的今天,

我想和大家说说他的故事,

因为他才是中国的巨星!

他才代表了真正的国家精神!

他就是梁漱溟

1

没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

却收到了北大的聘书

1917年的中国,风雨飘摇,

24岁的梁漱溟怀着一腔热血,

报考北京大学,

无奈的是,分数不够,遗憾落榜。

就在他伤心失落之时,

却意外接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聘书,

邀请他来担任北大教授。

原来,蔡元培在《东方杂志》上,

看到了他写的《究元决疑论》这篇文章,

第一次用西方现代学说阐述佛教理论,

蔡元培对这篇文章印象非常深刻,

当他听说作者梁漱溟报考北大落榜时,

笑着说:“梁漱溟想当北大学生没有资格,

那就请他到北大来当教授吧!”

于是,一个北大落榜生,

转眼就成了北大教授。

但当梁漱溟得知,

蔡元培想让他讲“印度哲学”这门课程时,

犹豫了。

后来在他接受聘任时,很坦率的说,

“我的愿望不是只讲佛学、讲儒学,

而是要为释迦牟尼、为孔子讲个明白,

争一口气。”

当时,正是“打倒孔家店”如火如荼的时候,

但他只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

从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而这种坚持,一生如此,至死方休。

2

以研究佛学起家

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梁漱溟的经历非常特别,

他年少时期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味追求现代新知,

17岁,开始钻研佛学,

一度看破红尘,想出家当和尚。

后来他成为新儒家的代表人物,

更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许多人不理解他的境遇,

其实反观与他情况正相反的胡适,

可以窥得其中一二。

胡适是开始受传统文化传输,

一旦接触西方现代文化,

感慨其先进科学,遂成为其崇拜者。

而梁漱溟,

由于没有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训练,

他一旦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便不由自主的为之倾倒,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人。

3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3

在北大执教的日子,充实又短暂,

教学之余,他常利用人脉到国内各地演讲,

传播自己的观点,实践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的生命就系于责任一年。”

“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

我一生都是拼命干的。”

梁漱溟到晚年时,回忆起这段时光,

依然坚定。

所以,在北大执教7年后,

他说:“为往圣继绝学,为来世开太平,

此正是我一生的使命。

他还说,他的一生精力都用在了两个问题上,

一个是人生问题,

这使他出入于西方哲学、印度宗教、中国学问,

而被视为哲学家。

一个是中国问题,

这使他投身于辛亥革命、乡村建设,发起中国民主同盟,

而被视为社会活动家。

无论哪一个,

他都竭尽全力,知行合一,

真正做到了张继那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

“我是死不了的,如果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一面是对儒学的敬畏,

一面是对信念的狂妄。

他坚信新儒家能救中国,

而只有自己真的懂儒家,

他自己早将生死置之度外,

但是老天如果要他死,

那就是老天不让他救中国。

1938年后,日寇的侵华,

让无数中国人陷入了恐慌的状态,

而梁漱溟却泰然自若。

他说:“我是死不了的,

如果我死了,中国怎么办?”

在他心里,早就认为自己不是一个人,

而是肩负着弘扬中国文化的重任,

“《人心与人生》等三本书要写成,

我乃可以死得,现在则不能死。

又今后的中国大局以至建国工作,

亦正需要我,我不能死。

我若死,天地将为之变色,历史将为之改辙,

那是不可想象的,万不会有的事!”

而他真的做到了,

这份自信和勇气,

是源于对儒学信仰之真挚,

这份真挚和热血,或许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5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什么说梁漱溟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不仅是他高深的学识,经典的研究,

更是他高尚的品德,令人钦佩,

言行一致,绝不虚伪。

6

他才是中国明星!这才是中国精神!

1988年6月23日,

梁漱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在追悼会上,挂着一副挽联:

百年沧桑,救国救民;

千秋功罪,后人评说。

横批:中国的脊梁。

——“中国的脊梁”,

无疑是对梁漱溟这位伟大先驱最好的概括。

纵观梁漱溟的一生,

报考北大落榜,却当上了北大教授;

以研究佛学起家,却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

从小在城市长大,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却是乡村建设……

他的一生充满了出人意料的传奇色彩,

却坚守自我,从未改变,

他认真了一辈子,自信了一辈子,纯粹了一辈子。

留给了后人传世的研究成果,

关注农村的历史经验,

更留给我们,

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

和坚守自我的高贵人格。

这才是中国精神!

这才是我们应该仰望的明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