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势胜学》

1 已有 624 次阅读   2020-02-01 08:28

《势胜学》「驭势得天下」道破得势失势之玄机,珍藏细品!

导读

作者薛居正,北宋初期名臣。他行为纯正,生活俭朴,做宰相时简易宽容,不喜欢苛刻地考察,士大夫因此称道他。他从参政到做宰相,共十八年,始终没有失掉皇上的恩遇。

对“势”的关注,许多人是缺乏的;对“势”的认识和作用,多数人是模糊的;对“势”的掌握和运用,掌权者需要,普通人同样需要。这是《势胜学》给予世人的最大警示。

“势”与人们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有权力的人要“造势”“用势”“驭势”,无权力的人要“度势…借势…附势”,富贵之人担心“失势”,平民百姓期盼“得势”。可以说,“势”是非常重要的,只是人们把它看得过于抽象和高深,这才会望而却步。

幸运的是,北宋初期的名臣薛居正对“势”有很深的研究和心得,他把看似玄奧难解的“势”作了通俗实用的论述与解析,其抽丝剥茧的功力和化繁为简的智慧,令今人为之赞叹。透过这本《势胜学》,让有权者如何行权、无权者如何取势、富贵者如何守业、贫贱者如何进取这些人生中大的命题都有了明确具体的答案。这些解答虽不是唯一的,但以“势”的角度作解却是独到的,其价值自然是实际的,对人的启发也是不可替代的。

《势胜学》一书给予强者是如虎添翼,给予弱者是雪中送炭,它不仅是制胜的理念,更是如何制胜的行动指南。

帝王以驭势得天下,将相以借势得长久,商贾以度势得富贵,常人以附势得平安。洞晓玄机。

《势胜学》全文卷一

不知势,无以为人也。

势易而未觉,必败焉。

察其智,莫如观其势。

信其言,莫如审其心。

人无识,难明也。

君子之势,滞而不坠。

小人之势,强而必衰。

心不生恶,道未绝也。

未明之势,不可臆也。

彰显之势,不可逆耳。

无势不尊,无智非达。

迫人匪力,悦人必曲。

受于天,人难及也。

求于贤,人难谤也。

修于身,人难惑也。

卷二

奉上不以势。

驱众莫以慈。

正心勿以恕。

亲不言疏,忍焉。

疏不言亲,慎焉。

贵贱之别,势也。

用势者贵,用奸者贱。

势不凌民,民畏其廉。

势不慢士,士畏其诚。

势不背友,友畏其情。

下不敬上,上必失焉。

上不疑下,下改逊焉。

不为势,在势也。

无形无失,势之极也。

无德无名,人之初也。

卷三

缺者,人难改也。

智者,人难弃也。

命者,人难背也。

借于强,谀不可厌。

借于弱,予不可吝。

人足自足焉。

君子怜弱,不减其德。

小人倚强,不增其盛。

时易情不可改,境换心不可恣矣。

天生势,势生杰。

人成事,事成名。

奸不主势,讨其罪也。

懦不成势,攻其弱也。

恶不长势,避其锋也。

善者不怨势劣,尽心也。

不善者无善行,惜力也。

察人而明势焉。

卷四

不执一端,堪避其险也。

不计仇怨,堪谋其事也。

势者,利也。

人者,俗也。

世不公,人乃附。

上多伪,下乃媚。

义不张,情乃贱。

卑者侍尊,莫与其机。

怨者行险,仁人远避。

不附一人,其祸少焉。

君子自强,惟患不立也。

小人自贱,惟患无依也。

无心则无得也。

无谋则无成也。

困久生恨,其情乃根。

厄多生智,其性乃和。

无困无厄,后必困厄也。

卷五

贱者无助,必倚贵也。

士者无逊,必随俗也。

勇者无惧,必抑情也。

守礼莫求势,礼束人也。

喜躁勿求功,躁乱心矣。

德有失而后势无存也。

心有易而后行无善也。

善人善功,恶人恶绩。

善念善存,恶念恶运。

以恶敌善,亡焉。

人贱不可轻也。

特贵不可重也。

神远不可疏也。

势有终,早备也。

人有难,不溃也。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