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心得] 曾迎春:绘画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11 已有 4330 次阅读   2015-12-01 06:19   标签current  艺术家  title  绘画 
小编推荐
    【观点】曾迎春:绘画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
                       来源:雅昌资讯    作者:曾迎春


曾迎春作品


   作为画家,不管你的理论修养多么高深玄妙,最终是要通过你的作品说话,完全要靠画面打动人,感染人。能够引起观者的共鸣,这才是成功的。 怎样才能让你的思想完美地转换在画面里,我认为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前提,再就是热爱生活,多实践,在生活中发现、提炼、截取。我的指导思想就是 要时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心声,抓住生活中最初的感动。了解传统艺术,但摆脱其规范的束缚,能够融百家之长,敢于大胆取舍。追求画面的情,意,境。一切不择 手段的技法都要为画中的思想、画中的艺术效果服务。


  逆向的思维方式,是我的本能。别人不青睐的题材我反而感兴趣,只要巧妙经 营、注入你的思想,就会化腐朽为神奇。内容有了灵魂,一切就会鲜活起来。我画过玫瑰衬托下的破蜘蛛网,倒挂着蜜蜂和苍蝇,画名《……》,寓意深刻,首先打 动了我自己。《几度风雨》是在寒冷的北方,在那还没有完全解冻而干裂的土地上,竟钻出鲜嫩、饱满的绿芽,初春的朝阳,把那小生命影子拉得斜长。在那荒凉的 田野上,坚硬的瓷器已碎成片,而这柔弱生命却是如此顽强地生生不息。在画面处理时,我有意保留了那很有表现力的影子。



   《今夜相思》是我心中一直想表达宣泄的某种压抑,某种桎梏,甚至是某种愤懑和某种凄凉,易或是某种渴望与某种憧憬。构思酝酿了多年,终于找到这种形式内 容做媒介,在整个暗黑色画面的左上方开一个小窗口,从几根不规则的木棒窗棂后透出大海般深蓝的夜空,配着一弯清辉的月牙。这寥寥几笔形色,我觉得很恰当, 很干脆,很深刻。确实、这幅作品在国内外展览,不分国界,感动了很多人,震撼了很多人的心。”


  《遥远的清河》也不例外,早年在 东北,我就发现黑白花奶牛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很有画意,但想表现时又觉得太直白,不够丰富含蓄。终于在康巴地区,我的灵感得以完善。山坡下,小河碧水 清流,两边长满了野草闲花,和一丛丛低矮的树木,颜色多变而雅致,寻食的牛羊若隐若现。我把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感受糅合在一起,经过提炼,组合成了这 幅丈二尺寸的作品,开阔的场景、田园诗般优美的气氛,深受专家观者的好评和喜爱。



曾迎春作品《逝去的时光》


   我一向喜欢悲剧的美,悲剧能够引人深思,可以净化人的心灵,使人庸常的境界得以升华。我一向不盲目从众,不太善于参与人气最旺的事物,即便被动参加也会 是在灯火阑珊处。所以、我看到的美往往是繁华的背后,这也是我的性情使然。在我创作《尘境》之前,这种潜在的感受就有七八年之久,那年冬末,我独步去姐姐 家,十多里路没有人烟,一望无际的沃野覆盖着白雪,道路弯转而平坦,中午太阳的温暖使冻僵的土路融化得绵软而泥泞,伴着我的只有自己的脚步声,前面路旁有 几棵小杨树,枝上落着许多小鸟,我兴奋,快速而悄悄地走近一瞧,却是被秋风遗漏下的枯树叶,此时正在朔风中瑟瑟发抖,夕阳西下,白亮的日光穿过枝叶迎面射 来,天空一片殷红,使我看到的一切都处在逆光之中。枯树叶还在继续抖动,我不敢再看下去了,我怕亲眼目睹它们离落枝头的瞬间……猛然觉得这应是诗,该是 画。多年后我创作了这幅作品,再后来我和先生又合作了这幅画。在之前的中国画史上、还没有人画过逆光小鸟和全红色调子作画面的。



曾迎春作品 《天上人间》


   在川藏高原采风时,第一印象就是天蓝,怎么能那么湛蓝,蓝得深邃,好像触手可得,想去抚摸,想拥揽在怀。可又极其遥远空灵,没有一丝质感,没有一点味 道,无声无息,青天白日,月亮清晰可见,远远的雪山,像是为绸缎般的蓝天草地镶嵌的蕾丝花边。置身其中,神情有些恍惚,这是天上还是人间?是传说中的天堂 吗…… 要把这种感动用绘画形式传达给观众,说来容易,做到很难,同行的山水画家们疑惑,她能有什么办法、用花鸟画表现出川藏的大气创作时,我首先在色彩上让天湛 蓝得够重,再是构图上让天的面积够大,达到极限,地平线很低,墨色较重,通过这样的悬殊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天地之间一条白色的雪山点缀,小草野 花作参照,月亮是天上的精灵,寂寞地与之遥遥相望。为了整体画面艺术效果,我把月亮的明度减弱。但仍能体现出它在天空中的明亮。这就是我创作的《天上人 间》。朋友们看后说:“这是开拓了花鸟画的新领域,是山水作陪衬的大花鸟画。”这幅画的立意,取材和表现手法,在传统花鸟画里是难找到的,它是大自然的馈 赠,是深入生活的成果,也是一个现代有思想的画家艺术修养的体现。



   《霜打五更梦红颜》这幅画是1988年秋,我和先生到他的老家辽南探亲,同时写生搜集创作素材。一天清晨,我们路过一户农家,目光越过院墙,忽然,我发 现那家窗前几丛茂盛的墨绿枝叶托着胭脂般的花朵,很美。大门紧锁,因都是乡亲,我们竟是翻墙进院,近距离观赏研究,几簇整株都是斜卧着的,墨绿的叶低垂, 胭脂色的花也是垂着头,都是稍有些蔫。但是非常有韵味,大势很好,比盛开时的艳俗不知要动人多少倍。原来她们是昨夜里遭霜打了的,今天或明天的阳光、 很快就会使他们彻底枯萎,凋零。我太怜爱、太痛惜他们了,那种凄美让我难以忘怀。晚上我一直想着那花,那花的美艳和花的一生,于是轻吟:“一楼墨绿托胭 脂,风擎日吻月不眠。净待晓露重出浴,霜打五更梦红颜。”有声的画面已经凸现,无声的诗当然也就不会远了。在动笔之前,要把构图,表现方法,追求什么样的 意境效果,什么要留,什么应减,什么该加一一设想清楚,要把让人心颤的美妙元素用画面完全保留并表现出来,画家的全面修养和品味是关键。


 (作者:曾迎春 中国画通鉴网专稿)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