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书艺修身 字性陶情—走进徐杰的书法世界(二)

9 已有 3335 次阅读   2015-08-26 19:50   标签微软雅黑  center  color  style  徐杰 

遇故人  指点迷津神仙授笔

徐杰老师坦言,文革结束后,在书法热从低潮走向了高潮的形势之下,自己却背潮流而走,在书坛上,处于边缘的一种状态。

自从工作从政后,徐杰写字的时间极为有限,偶尔写写,难以尽兴。后来索性给自己挤出特定的时间来写,然而写得总是不尽人意,他的书法创作走过一段停顿困惑时期。他总觉得自己无法突破自己,总在原来的地方打转。正当苦闷之时,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梦中见一白发苍苍的老人给了他一本字帖,醒来后自己幡然觉悟,于是寻遍各方书馆,买了一本黄庭坚的法书,自此进入黄庭坚的世界,坚持临摹研习了两年,从那开始,徐杰的书法水平日益精进,较原来的基础上升了一个台阶。

那具有传奇色彩的梦境是有缘故的。徐杰有一位在厦门的叔叔,也是研习书法的,这位叔叔与当时的书法界名家罗丹老人有极深的交情。徐杰每回拜访叔叔,都有机会接触到罗丹本人,并受其指点。据他回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十分慈祥和善,逢人求字提笔就写,故而其作品在许多名胜古刹、市井商号以及平常百姓家里都可常见。老先生秉着“但开风气不为师”的民主学术风气,在书法界对年青人倍加关怀,指导提携,将自己丰富的经验毫无保留地给予传授,鼓励年青人多临习古代的某碑某帖。或是徐杰在与老先生的交往中,熟知其性情,才拾得此梦。那年正是老先生仙逝的第二年,后来徐杰就请人刻了一对印章,印文分别为“罗丹门人”、“笔本神授”,以纪念与老先生的这一段书缘。

既然对书法艺术如此执着,为何又说自己是处于书法界的边缘呢。徐杰老师解释道:“书法是一门大众的艺术,为大众服务是我学习书法的初衷和追求。我无意于使自己成为专业书家,更无意将书法作为汲取世俗名利的手段。但凡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有这方面的需求并且会想起我来,这就是对我的最高的奖赏了!”此外,虽然当下的书风浪潮如火如荼,然而对书界一些不好的习气,他无法认同。故而也并不热衷于参加书法大赛或展览,只在自己闲暇时提笔权当怡情自乐的消遣。他说“我不敢说去超越前人,或者当下的谁,我只求超越自己。”尽管其书法在界内知者甚少,但正是这一心态让他从容游移于书艺之间乐此不疲。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