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东山魁夷: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

3 已有 3731 次阅读   2019-05-07 08:40
东山魁夷: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 

今天是日本画家、散文家东山魁夷的忌辰。东山魁夷的画弥漫着清新梦幻的日本色彩,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他的散文也和画一样,在对大自然和内心世界的关注中追寻生命和自然宇宙的至高哲理。在日本,东山魁夷和川端康成并称“双璧”,川端康成对于东山魁夷的文字也有着很高的评价:“正如他的绘画一样,他的散文将自然、人生、艺术三者巧妙地融合为一体,有对历史深沉的回忆,有对生命执著的追求,还有对美的热烈的呼唤。”

在这个纪念日,一文一图,以风景注文字,以文字释风景,浅尝东山魁夷的世界。

东山魁夷

(1908-1999)

(ひがしやま かいい Kaii Higashiyama)

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1908年7月生于横滨。原名新吉,画号魁夷。1931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1933年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美术史。其早年绘画作品《冬日三乐章》、《光昏》分别获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画院展一等奖和1956年日本艺术院奖。1969年获文化勋章和每日艺术大奖。1999年5月6日逝世。

人应当更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旅行,同大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生活情趣。

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涵义。

游子远离家乡,他的心随着源源不绝的流水,无休止地奔向青青的山峦。人们所常常探求的不正是故乡这个心灵的栖息地吗?

——《在河畔》

人们活着,或许就像在波涛中漂流一般,大浪,小浪,时刻向你扑打过来。

——《波涛》

静静地互相承认各自的存在,一起生活在无常之中。

——《在冬日的山上》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顺着生长和衰亡的圈子永远循环往复。应当确信有一种基本的力量存在着,尽管这种力量的归结及意义尚不得而知。

所谓风景是什么呢?我们认识风景,是通过个人的眼睛而获得心灵的感知。严格地说,也可以认为谁的心中都不存在一样的风景。

只是,既然人类的心灵是可以彼此相通的,那么我的风景就可以成为我们的风景。

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见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跟我说:“美,正在如此。”

我的生命被造就出来,同野草一样,同路旁的小石子一样,一旦出生,我便想在这样的命运中奋力生活。要想奋力生活是颇为艰难的,但只要认识到你那被造就了的生命,总会得到一些救助。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决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和消亡,正标志着生命在四季里的不停转化。

生命究竟是什么?我在某个时候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又要到另外的地方。不存在什么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

我发现,只有流转和无常才是生的明证。

我认为,竭尽全力而诚实地生活是尊贵的,只有这个才是我生存的唯一可要意。

我发现那风景闪耀着光辉,是因为我再没有绘画的愿望和生存的希望了。我的心变得无比纯粹了。

当我清楚地意识到死神即将临近的时刻,心中就会强烈地映出生的影像来。

地球上瞬息即逝的事物,一旦有缘相遇,定会在人们的心里激起无限的喜悦。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趣的自然风物。

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的象征。我是通过自然景色本身,抒写人们的内心世界的。

HOTRECOMMEND

/荐/读/

《东山魁夷美文集》

东山魁夷 著

译林出版社

傅冰 注释

2004-1

给孩子

微信公众号ID :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