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被爆粗口的画

1 已有 1210 次阅读   2020-07-31 15:28
被爆粗口的画 

2020075

中立的错觉

1926 年,勒内·马格里特( 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 )精心绘制了一支烟斗,烟斗下面写着:这不是一支烟斗。

“ What the fuc...!”不是烟斗,那这是什么?观看者的认知受到挑战,频爆粗口,侮辱性评论也随之而来。

图像的背叛 马格利特 1926 年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没有那一行文字,这幅题为《图像的背叛》的画将会平淡无奇,只是一支普通烟斗的写生作品,没有接受门槛,它不至于招致恶评,也必定不会被提起。

1966 年,在与哲学家米歇尔·福柯( Michel Foucault )的通信中,马格利特附上了一件相似作品的复制画《双重谜团》——

前景中的烟斗与 40 年前的那支类似,它被安排在画架上的画框里,表示这是一幅画,上方则另有一支形状相同却更大的烟斗,与之对立。

双重谜团 马格利特 1966 年

那次信件往来后的第二年,马格利特离世,福柯在几个月后发表了名为《这不是一支烟斗》的经典长文。

如他所言,这两幅画之前,美术史上的作品标题和绘画中出现的文字多是引导或阐释之用,比如蒙德里安的几何抽象画《百老汇爵士乐》,画面欢快、明亮,生机勃勃且充满节奏感,加上标题对内容的解读,整幅画便容易理解了。

百老汇爵士乐 蒙德里安

而马格利特的画中,图像与文字在表层意义上却是相悖的。

福柯写道,作者呈现出的仅是烟斗的符号,并非真实可用的烟斗,他刻意用一句“这不是一支烟斗”,切断了文字与图像的直接联系,使两者分离,由此,它们就从各自代表的对象之间的关联中解放了出来。

马格利特的绘画大多如此,荒诞又富于思辨,他专注于创作冷静神秘又暗藏隐喻的形象,被认为是最具有哲学思维的画家。有多哲思?看看下面几幅《人类境遇》:

人类境遇 马格利特

三幅画的名字相同,画面结构相似,画布上的景色全都融合到了自然风光里,画中有景,景中又有画。

结合标题,可以知晓马格利特要传达的信息是哲学中的本体论观点: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运行规律,且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类乐此不疲的想要改造或获取自然法则,但终将是徒劳。

草场 马格利特

实际上,欣赏马格利特的作品,有多种方式和角度。

他为不同的观众设置了各取所需的入口,均可抵达终点,除了不厌其烦的读懂每幅画的背后深意,我们还可以细细品味画里因视觉错位带来的趣味和意外,这未尝不是一种观看。

阿纳海姆庄园 马格利特

同时代的超现实主义者中,马格利特是最为特殊的一位。

在当时,年轻几岁的达利( Salvador Dali )是群体中的明星。“每天早晨醒来,我都在体验一次极度的快乐,”他说,“那就是成为达利的快乐…”单是这几句话,就足以使你想象得出他是哪种类型的人吧。

与之相反,马格利特喜欢安静,且执着于独立思考问题,他于 1927 年移居巴黎,仅过三年,因这个城市的狂癫和争论气氛选择了逃离,他回到家乡布鲁塞尔后,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吻 马格利特

创作上,马格利特有激进之处,生活上却过得低调而简朴,除了画画,多是处于阅读中。他的情感也十分简单,与初恋乔吉特( Georgette )结婚,直到终老,没有任何绯闻,画里那些女性人体,几乎全部来自于妻子。

除此之外,另一位女性对他的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12 年,母亲被发现死于河中,被捞起时,14 岁的马格利特也在场,母亲面部被衣服覆盖着的景象,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这段经历,使他在巴黎时期的部分人物画作中出现了被衣布包裹着的脸孔,其中就包括那幅著名的《爱人》。不过,这样的作品并不多,它们在年轻的马格利特内心,大致是起到了情绪出口的作用。

爱人 马格利特

马格利特不是年少成名的艺术家,由于很早就离开了吵闹的巴黎,远离了世界艺术中心,他的绘画没有引起艺术界的足够关注。

六十年代,因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了一些展览,他才渐渐被人熟知,那些独特、理性又充满智慧的画作,使每一位观看者深深地着迷。

马格利特作品

1967 年 8 月 15 日,马格利特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悄然而逝。

他和他的画都像是一个谜,等待着后来者解答。不过,谜底也许不会是统一的,只要你有自己的密匙,都可推门而入。就像下面两幅《光之帝国》,上方是白云蓝天,下方是深夜,在这神奇的诱人力量面前,有人感受到了不安,有人感受到了平静。

光之帝国 马格利特

他曾说:如果观赏者发现我的绘画是一种对“平常感觉”的挑战,他就意识到了某种特殊的东西。然而,我要说明,在我看来,这个世界就是对平常感觉的挑战。

显然,在马格利特的图像世界里,过往的经验变得不再重要,他打乱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将其重新拼合后抛回,然后发问:

现实,有多真实?

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

作者:莫一奥,文字工作者,长期从事中西艺术史和人文历史等泛文化内容写作,目前所有文章均发布在微信公众号 LCA,如需阅读更多精彩文章,可搜索关注。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