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作赏析] 他的百岁生涯只做一件事:用光影传递东方人文意境之美

1 已有 221 次阅读   2021-10-28 20:40
他的百岁生涯只做一件事:用光影传递东方人文意境之美 

郎静山先生是中国第一位职业摄影记者。他运用绘画技巧与摄影暗房曝光的交替重叠,创立“集锦摄影”艺术,堪称以中国绘画原理应用到摄影上第一人,在世界摄坛独树一帜。

1980年,纽约摄影学会将郎静山评选为“世界十大摄影家”。

他总是一袭长衫,清癯安宁,静静地站在那里,就有一种超然的气度和个性。他着一双黑色布鞋,背着照相机走遍千山万水。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

他以相机代替画笔,呈现水墨之美,重塑了中国画的山水意境,在摄影艺术中融入了绘画的高超境界。他漫长的一生只做了一件事——用照片向世人展示浸润了东方式智慧的中国传统人文艺术之意境美。

郎静山的光影世界

东方人文的意境之美

《云深不知处》

作品完全脱离了黑白摄影作品对光影、层次与清晰度的要求。而用张大千的背影对着观者,并以茫茫大雾围绕着相中的主角。这可以是梦中的不知状态,可以是飘渺仙境,可说此人想要看清前路,亦可说此人觉前途迷惘,端看者的心在何种状况而定。以浓浓大雾衬托单调的人与树,更是别出心裁。

《晓汲清江》

中国古话论清淡虚灵谓之气韵。《晓汲清江》即是庄子所言“实景轻则虚景现”的表释。由原来的风光照我们更可见其创作之用心。庄子论艺术在于清远虚无,郎静山的作品中《晓风残月》、《云深不之处》和《晓汲清江》,虽各有表述,但作品之本源即发自庄子所追求的虚静之心。

《松荫高士》

暗云春光凝不里,胸怀一片总是强。

老树多姿环如宇,仰看虚空誓满志。

《仙山楼阁》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终南阴岭秀,层层山外山。

《云峰鸟语》

晴山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曲径如通幽,暮禽相与还。

野郊临山角,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春树奇峰》

归山深浅去,丘壑雄壮美。前枝衬远山,不见桃源路。郎静山先生自己所满意的集锦作品《春树奇峰》,于世界国际沙龙得奖34次。当时并未在底片接合处做出完全的调和,远山与近景反差较强,但明确地传达了距离之概念。

《吴门归棹》

《万瓦层层》

《金波泛筏》

《无车运斧》

以中国绘画传统元素的主题兰,并着重于光纤的变化,郎静山对于相同单纯的主题喜做不同的练习,融合创作者自己的精神。从心理学、视觉美术的观点,往往观者可以把一幅作品分析得十分透彻。而最难的是能够参透作者的意念,及了解其中不可言喻的感受。这是创作者背后的东西。郎静山作品亦不乏此类,由意象暗示观者的作品。

《香生九畹》

《晓风残月》

1945年《晓风残月》描绘的是一对恋人,即将离别,彼此的感受如随风飘逐的柳丝般慌乱。恋人的心,于小舟中摇摆不定。踏实的田地也没于湖中,不再可靠。渺小的远山遥不可及,居高临下的柳枝,与几个简单的主体酝酿出感伤的氛围。这一丝丝、一丁点儿的韵味道尽了离愁。中国艺术中余音袅袅,风味犹存的含蓄之美,就是如此展现。细心的欣赏者可能会发现,底部的稻田怎么会没有田陇而直接与水相连。或许,多数的观赏者只会被这张作品的诗意所吸引,而不易擦觉出这其实是用四张底片集锦创作而成的吧。

《衬花云彩》

《临流独坐》

《坐看云起时》

《春耕》

《树影湖光》

《望岳》

扫码即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严晓星:漫谈金庸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徐新对话刘成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年羹尧之死》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传奇中的大唐》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拉扯大的孩子》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