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画家的尺度

13 已有 6814 次阅读   2016-06-03 11:59
小编推荐
                                                      画家的尺度
                                                                        作者:蔡劲松

  我是用眼睛抚摸到茫茫太行的。在时空的滑行与交融里,任何语言都显得多余。是画家尹沧海的《苍穹》告诉我,世界有如此之博大,真诚无需任何掩饰,愿望产生于技艺之外的宁静淡泊中,又是何等的坚实——正是这些坚实的意绪指向使我如此深刻地感受到了投入的魅力,这是绘画作品本身之外的又一种魅力,是驾驭于精神之上的涌动的魅力,是富于启示性的超越艺术界面的魅力。

  画家由此清醒地开始构筑自我灵魂的栖身之所。

  是的,我听到了晴空下的鸽哨和舞蹈着的唐风宋韵。我站在这幅《苍穹》面前,通过黑白的神韵听到一种回荡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贯穿历史,从大气的意象中获取自然的纷繁成分……

  然而远远不止这些。我沿着沧海展现的以理念作为骨架的艺术光环,进入远古的人生回廊里倾听历史的箫音,像海鸟陶醉于壮阔的波澜那样,探寻着他心灵的意象——我常常在沧海的作品中产生这样的幻象,画面上的主体在注视着它们见过的多次景象,在神秘的光晕中,它们的同类渐渐幻化为旋升的精神,犹如生物在目睹死亡或再生时所流露出的光荣与亲切感。

  沧海像其他艺术家一样,把恐惧和欢乐、狂喜和痛苦、躁动和凝思、平静与孤寂等大情绪糅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反映了艺术家对生命永恒的竭力沟通与深层关注。他用精练的笔墨写出空灵的意境,写出对天空与大地、历史与现实生命的充满激情与悲壮的梦想。他在处理相互矛盾的素材和风格时,隐含着这样一种信念:画家在神性与人性、自然与绘画之间达成某种同构性隐喻的艺术形式,从而由天空直接飞向生命的天堂。

  对沧海来说,希望和异想是相伴相随的。

  沧海画《把金针暂抛》等系列古代仕女图,在水墨淡彩之间融入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于静穆幽秘的氛围中传递着超越时空的想象。这想象令你在平静中感受到闲适之外的震动,那是一股透出冷逸和清净的内心的美。

  沧海在创作这组作品时,他的深厚功底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那不露痕迹的大手笔让人领略到传统和抽象的双重姿态,传达了精神的含义:他将一个理想主义者对时代对历史的精神漫游埋藏在那股内在又动人的青春魅力之中了。

  我幸运地窥视到它们。当我终于通过沧海的作品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精神的归宿与契机时,却惊异地发现,沧海正在无垠的艺海中启碇开航,开始叩问大千世界真实而永恒的诞生。

  这便是《航向》的诞生。《航向》的画面是大写意的,主旨却是悲怆的。在沧海独具一格的笔墨构建之中,海天联为一体,海的气息卷在远天上,两艘小帆伫立在海与天的心脏位置,正等待狂风暴雨的来临……

  这是一个永恒的等待。

  也是一个永恒的距离,一个永恒孤独的方向。永恒的距离,才能引导画家永恒地去追寻;永恒孤独的方向,才能承载画家永恒理想的尺度。而这种尺度,我在沧海的《永乐宫印象》、《长安碑林》等作品里触摸到了。这几幅作品在色彩浓艳中透着暖意,笔法苍劲,取材于历史而构思奇幻,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沧海在无形中赋予他的作品一种广泛的文化内涵,因而其作品具有一种随岁月而渐增的分量。

  沧海的绘画艺术是关于状态的深度呈现,但不单单是纯客观的生存本真状态的呈现,而是融入画家对自我生存的文化体验与状态抚摸式的描绘。从沧海自身精神的体验和生存境遇而言,他的创作更多地表现为对文化的渴求,表现为一种自然流动的状态,从而拓破了主题表现的寓言模式,有一种超越创新精神,最终走出了纯技巧、纯形式和功利等困境。 实际上,作为画家的尹沧海是纯粹的,是融合在对现实状态与传统状态的感悟之中的。沧海深知艺术的状态无“潮”可赶,画家拥有的心灵的尺度只能在历史传统、现实生存的全方位开放的状态下,努力去挖掘和发挥艺术的表现力,以文化的底蕴和艺术的功力最终走向辉煌……

  (1994年7月《三秦晚报》)

  (蔡劲松/中国航空航天大学宣传部长、文学硕士、诗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