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西子谦‖真正的慈悲,不必与假面较量

5 已有 2030 次阅读   2016-12-06 11:18   标签Microsoft  position  style 
西子谦‖真正的慈悲,不必与假面较量
2016-12-02 西子谦 




真正的慈悲,不必与假面较量

作者:西子谦

主编:周荣程

编辑:许   欢

图片:网   络


4:17 千与千寻 来自散文品读

假慈悲的骨子里盛放着虚情假意,然后用着天使般的虔诚来掩藏着内心的阴谋,时刻的算计着如何用魔鬼的心来换取天使的待遇。

尤其是在推杯换盏间满脸堆笑,暗地里窝藏着私心狂欲。

面具的活法于周围藏着掖着也不足为奇,假慈悲是这个世界低质的产物。所不被人类接受与认同的,最终只能备受着鄙弃唾骂。




假慈悲的外表是慈悲,看似披沥肝膈的付出事实上都是华而不实的甜言蜜语,专拣中听的话来说就是假慈悲最擅长之处,把人奉承到心花怒放,把人吹捧在云端之颠。然而奉承与吹捧不仅仅是纯粹,该达到了一定的所取以后,随着从奉承到损毁的转变就是一瞬间的事。

措手不及不是因为你所承受不了,而是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与洞察使人深陷在智商受到极大的羞辱。偷天换日你所察觉不了的手段,不是因为你愚蠢,而是因为别人的所谓的“真诚”打动了你,你不得不用至诚来相应。

只是,当你一切看透,大失所望的竟然是真心所被愚弄!

然而,真慈悲与假慈悲这一次相逢,用时间来的验证真假与高低。这一较量,便分了胜负,分了高低。欲盖弥彰反而露得精光,看似聪明实则愚蠢。

始终相信,纸包不住火。无论有多高的演技总有黔驴技穷时,扮演到最后就是悲哀的结局。有多少慈悲的心是披着羊皮的狼,有多少慈悲的心又曾在揭穿后仓皇而逃,某些用心是自取其辱,也是自我纵虐。




真正的慈悲,有一颗怜悯的心。这颗心至善高无上。不因利是图,不因权哈腰,不因势低眉,不因名逐风,慈悲为怀,善德众生它是建立在众生无痛苦为安的一种情怀,更是与苍生苦难厄运相济相生的一种无量。

随着世风日下假慈悲于人间盛行于生活层出曾一度的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不是人们不善良,是善良不慎喂给了狗后的反咬以至于善良的心常常被邪恶所伤害。

慈悲为怀的人不会把伤痛当成一种不幸,恰恰相反,慈悲的人把隐忍铸成浑厚的胸怀吐露芬芳,俯仰之间不愧天怍人。

慈悲为怀,是见不得人痛苦。因此,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




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与悲无量。藏传佛教极其重视四无量心的修持,为每天必做的功课。很多藏传佛教的弟子终生持诵四无量心几十万乃至数百万遍。即:

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

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

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

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




另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五等载,慈悲有三种:

(一)生缘慈悲,又作有情缘慈、众生缘慈。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二)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三)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梵maha^ -maitri^-maha^-karun!a^ )、大慈悲。

但凡慈悲,皆度得众生!

假慈悲,本身就违背了人性,以假乱真取得相应的私欲,那样的人终极成为人类的悲哀。

世间的苍凉,过于寒冷。事实上,是人的某些作为使人受备心寒,让人无法接受虚情假意因为人们更愿意追求简单轻松的生活!




人间以慈怀为本,就不会有人类的丧心病狂滋生,惨不忍睹之事就不会浮现于生活。

无论世间多变,慈悲为怀就是本。本不丢失不飘摇,走到哪里都能备受人们的信赖。

多大的功成名就,都抵不过你永远不缺失的慈悲为怀有成就。

慈悲,恰是一树花开,远近都是十分怡情。

人生终极的理想生活也就是心身不被干扰不受排斥,行走不被人指骂不留臭遗世。真正的慈悲,不需要较量就已区分出至善的心,虚伪的人往往不敢较量,也只因为虚情与假面,本来就是出演一场必输游戏。

永远的慈悲,你的人生不会输。




作者简介 :


西子谦


         杂志社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家、当代作家新浪微博:  西子谦文学

微信公众号:   xiziqian000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