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杂谈] 什么才叫文学?让胡适告诉你!

7 已有 1060 次阅读   2018-01-07 03:59
什么才叫文学?让胡适告诉你!

图为胡适手写的诗句

用最浅近的话来说

文学有三个要件

第一要明白清楚

第二要有力能动人

第三要美

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

文 | 胡适

我尝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

但是怎样才是“好”与“妙”呢?这就很难说了。我曾用最浅近的话说明如下: “文学有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文学要件一:清楚

因为文学不过是最能尽职的语言文字,因为文学的基本作用(职务)还是“达意表情”,故第一个条件是要把感情或意,明白清楚的表出达出,使人懂得,使人容易懂得,使人决不会误解。请看下例:

蘖坞芝房,一点中池。生来易惊。笑金钗卜就,先能断决;犀珠镇后,才得和平。楼响登难,房空怯最,三斗除非借酒倾。芳名早,唤狗儿吹笛,伴取歌声。沈忧何事牵情……

这首《沁园春》是从《曝书亭集》卷二十八,页八抄出来的。你是一位大学的国文教授,你可看得懂他“咏”的是什么东西吗?若是你还看不懂,那么,他就通不过这第一场“明白” (“懂得性”)的试验。他是一种玩意儿,“语言文字”的基本作用都够不上,那配称为“文学”!

文学要件二:动人

懂得还不够。还要人不能不懂得;懂得了,还要人不能不相信,不能不感动。我要他高兴,他不能不高兴;我要他哭,他不能不哭,我要他崇拜我,他不能不崇拜我,我要他爱我,他不能不爱我。这是“有力”。这个,我可以叫他做“逼人性”。我又举一例:

血府当归生地桃,

红花甘草壳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

血化下行不作劳。

这是“血府逐瘀汤”的歌诀。这一类的文字, 只有“记帐”的价值,绝不能动人,绝没有“逼人”的力量,故也不能算文学。

大多数的中国旧“文学”,如碑版文字,如平铺直叙的史传,都属于这一类。

我读齐鎛文,书阙乏左证。独取圣字,古谊藉以正。亲殇称考妣,从女疑非敬。《说文》有字,乃训祀司命。此文两皇,配祖义相应。幸得三代物,可与长诤……(李慈铭齐子中姜鎛歌)

这一篇你(大学的国文教授)看了一定大略明白,但他决不能感动你,决不能使你有情感上的感动。

文学要件三:美

第三是“美”。我说,孤立的美,是没有的。美就是“懂得性” (明白)与“逼人性”(有力)二者加起来自然生的结果。例如“五月榴花照眼明”一句,何以“美”呢?美在用的是“明”字。我们读这个“明”字不能不发生一树鲜明逼人的榴花的印象。这里面含有两个分子:

(1)明白清楚,

(2)明白之至,有逼人而来的“力”。

再看《老残游记》的一段:

那南面山上,一条白光,映着月色,分外好看。一层一层的山岭,却分辨不清,又有几片白云在里面,所以分不出是云是山。及至定睛看去,方才看出那是云那是山来。虽然云是白的,山也是白的,云有亮光,山也有亮光;只因为月在云上,云在月下,所以云的亮光从背后透过来。那山却不然的,山的亮光由月光照在山上,被那山上的雪反射过来,所以光是两样了……

这一段无论是何等顽固古文蒙都不能不承认是“美”。美在何处呢?也只是两个分子:第一是明白清楚,第二是明白清楚之至,故有逼人而来的影象。除了这两个分子之外,还有什么孤立的“美”吗?没有了。

你看我这个界说怎样?我不承认什么“纯文”与“杂文”。无论什么文(纯文或杂文,韵文或非韵文)都可分作“文学的”与“非文学的”两项!

征 稿

欢迎各位喜欢创作的书友向我们投稿,分享有关季羡林、传统文化、文学艺术、读书治学等原创内容,字数在一千至三千为宜,发送至goodeditor@126.com。

经作者授权可开通打赏,打赏收入全部归作者所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排版:罗杨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