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纯文学期刊现状:发表文章有多难?有多少人在看?

4 已有 1642 次阅读   2018-03-04 20:04
纯文学期刊现状:发表文章有多难?有多少人在看?

为什么在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那么难?

文/邹贤中

很多写作者说,在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很难,特别是在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发表文章更难。对于名家大腕来说,这不是啥事,然而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能在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发表文章,其几率和买彩票差不多。

首先说明一下,我这里的期刊指的是公开发行的原创文学期刊,不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等选刊。因为军旅文学和公安文学也属于纯文学,所以我把《解放军文艺》《《前卫文学》等军旅文学期刊和《啄木鸟》《东方剑》等公安文学期刊也纳入纯文学期刊范畴。这些刊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三号齐全,国内国际刊号和邮发代号都具备,还有就是您可以先到新闻出版总署查询到它的正规性!新闻出版总署网址是:http://www.gapp.gov.cn/zongshu/magazine.shtml

现在,我们先把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全部找出来。当然,我现在找的这些不一定全对,也许有个别弄错的,也许还有被我遗漏的,欢迎大家给我留言,我后期再去完善。把这些期刊全部找出来,你会发现,原来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还不到150家。

全国各地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全录(不含选刊,待完善。)

北京 :人民文学 中国作家 解放军文艺 青年文学 当代 诗刊 十月 啄木鸟 神剑 小说月报(原创版) 儿童文学 阳光 脊梁 地火 中国铁路文艺 民族文学 世界文学 北京文学 千高原 合计19家

上海 :收获 上海文学 小说界 东方剑 合计4家

天津 :散文 天津文学 文学自由谈 合计3家

重庆 : 红岩 仅此1家

新疆 :西部 新疆文学 绿洲 绿风 伊犁河 吐鲁番 回族文学 合计7家

山东 :山东文学 时代文学 前卫文学 青岛文学 当代小说 合计5家

山西 :山西文学 黄河 都市 娘子关 合计4家

湖南 : 芙蓉 湖南文学 创作与评论 创作 散文诗 合计5家

湖北 :长江文艺 长江丛刊 江河文学 芳草 作家林 合计5家

广东 :花城 作品 战士文艺 广州文艺 特区文学 合计5家

广西 :广西文学 南方文学 红豆 金田 合计4家

黑龙江 :北方文学 石油文学 青年文学家 岁月 诗林 小说林 章回小说 北大荒文化 北极光 合计9家

吉林 :作家 短篇小说 辽河 天池 合计4家

辽宁 :鸭绿江 诗潮 满族文学 芒种 海燕 合计5家

内蒙古 :草原 骏马 鹿鸣 合计3家

青海 :青海湖 雪莲 合计2家

西藏 :西藏文学 拉萨河 合计2家

江苏 :钟山 雨花 扬子江 青春 翠苑 金山 合计6家

贵州 :山花 仅此1家

河北 :长城 当代人 散文百家 诗选刊 合计4家

河南 :莽原 奔流 散文选刊(原创版) 百花园 牡丹 大观 合计6家

安徽 :清明 安徽文学 诗歌月刊 作家天地 合计4家

四川 :四川文学 青年作家 星星 剑南文学 草堂 西南军事文学 草地 凉山文学 合计8家

江西 :星火 百花洲 创作评谭 文学与人生 合计4家

云南 :大家 边疆文学 滇池 含笑花 合计4家

海南 :天涯 椰城 合计2家

浙江 :江南 诗江南 文学港 野草 西湖 合计5家

宁夏 :朔方 黄河文学 六盘山 合计3家

甘肃 :飞天 西北军事文学 北方作家 合计3家

福建 :福建文学 厦门文学 海峡 泉州文学 合计4家

陕西 :延河 小说评论 延安文学 美文 合计4家

澳门 :华文百花 仅此1家

台湾 :暂未发现

香港 :暂未发现

从目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全国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为:146家。也许还有些许遗漏,但是我相信,就算剩下也不多,估计全国也就是150家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以《人民文学》《百花洲》《江南》等刊为例,每期作者仅仅10来人。因为有的刊物刊发诗歌,相对来说,作者会多一点,会达到30人,我们就平均算一期刊发25人作品。这些期刊基本是月刊,部分是双月刊,极个别是季刊,我们全部按照月刊算,一年下来,全国刊物刊发的作品数量为:25人/期×12期×150家期刊=45000人(篇/次)。

你知道全国有多少写作者吗?

起码有几百万。当然,这中间有很多水平还达不到公开发行文学期刊发表水平的作者,我们就算中国作协会员和各省的作协会员,全国应该有30万人。除了这些进入圈子,比较厉害的写作者之外,还有很多实力超强的各地市(州)作协会员、区(县)作协会员,以及未进圈子的实力写手。所以,具备竞争上公开期刊的作家诗人们,我们可以算45万人。这下就好办了,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个人一年登上公开期刊的机会是10%,再摊开来看,也就是说,一个作者十年才有一次机会登上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说句安慰人的话,能一年登上一次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你已经是占人家的便宜了。

是不是瞬间觉得竞争很激烈?是不是有人觉得我在瞎说?

有的人会说,我今年登上公开发行纯文学期刊的文章都有十篇了。那恭喜你,你是实力作家。但是你想过没有,绝大部分人写作一辈子,也没有在公开发行的纯文学期刊发表过一篇文章,这种人也不少。这就像我们国家的平均工资一样。平均工资很高,但是那个二八定律就决定了20%的精英占据了80%的财富。写作,也是有二八定律的。20%的高手占据了80%的版面,反过来说,剩下的80%的人,只能去抢20%的版面。这哪里是激烈,这分明是残酷好吗?

接下来,我们继续分析为什么这么难。这有一个文学圈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名家稿,人情稿,关系稿。我经常看到某些名家,在大刊上发表一些很差的作品。没办法,杂志也要人气,名家可以为杂志带来好处,所以,差一点也可以发。

至于人情稿和关系稿,大家都懂。编辑权力有限,比如作协领导、文联领导、主编等人要安插自己朋友的稿子,编辑是没办法的。还有一方面就是相互发稿,这里不多说。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用美色、金钱就换取发表的,这也是公开的秘密。文学本来是神圣的,只是人不再神圣,玷污了文学而已。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炼自己,让自己的文章达到一流水准。你一定要相信,这个社会,大部分还是美好的,总有一些好编辑,当他看到你那让人爱不释手的文章时,他们会在尘埃中发现你这颗珍珠。当发现得多了,你慢慢地也就走向名家的行列了。

今天,你还看纯文学期刊吗?

文/刘慧

曾经,《当代》与《收获》《花城》《十月》这些文学圈内响当当的名字并称为纯文学期刊“四大名旦”。这些杂志也是纯文学的“梦工厂”,很多作家因为作品被这些期刊刊登而“天下谁人不识君”。

而如今,包括“四大名旦”在内的纯文学期刊有着怎样的生存状况?还有多少人在关注?

  《白鹿原》等作品在《当代》首发一时洛阳纸贵

创刊于1979年的《当代》至今发表了作品6000多部/篇,其中8部获得中国长篇小说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占茅盾文学奖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包括陈忠实的《白鹿原》、刘心武的《钟鼓楼》、古华的《芙蓉镇》、阿来的《尘埃落定》、麦家的《暗算》等作品。

1992年年底,《当代》第6期刊登了《白鹿原》的上半部。据悉,当时得知消息后的陈忠实跑去买杂志,先找到一家邮局,已经售完,又去西安市最大的钟楼邮局大楼,也已告罄。售货女孩对陈忠实说:“这期发表了咱陕西一个叫陈什么的作家的长篇《白鹿原》,我这儿50本《当代》两天就卖完了,你来得太迟了。”1993年初,《当代》刊出《白鹿原》下半部,依旧大热。同年6月,由人民文学社出版,第一版《白鹿原》问世,印数14851本,一个月后加印50000本。

《当代》杂志编辑周昌义曾回忆说,《当代》留有路遥写给老主编秦兆阳的一封信。信上说,自己这部中篇(《惊心动魄的一幕》),已经被多家刊物退稿,寄给秦主编,是想请文学殿堂《当代》做最后裁决,如果《当代》也退稿,他就将付之一炬。所幸,《惊心动魄的一幕》不仅被《当代》刊登,还荣获全国中篇小说奖。

《当代》30多年来坚守现实主义。曾经在《当代》杂志35周年纪念活动上,冯骥才、王蒙、刘心武、王朔、铁凝、贾平凹等35位作家获得了《当代》“荣誉作家”称号。

  路在何方,不少纯文学期刊画上了休止符

同为纯文学期刊“四大名旦”的《十月》第一期出来后,文学圈奔走相告。《十月》创刊号上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刘心武的《爱情的位置》。一经发表,《十月》编辑部便收到5000多封读者来信。据悉,1981年《十月》的最高印数达58万5千册。此外,还有《人民文学》、《钟山》等等,这些响当当的纯文学期刊,对那时的文学小青年的影响非常大。而如今,《译文》、《大家》、《万象》等纯文学期刊都画上休止符,纯文学杂志《天南》的停刊也曾引起很多人的担忧。而纯文学杂志的发行数量一直也是个比较敏感的数字。《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邱华栋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中国现存文学杂志有1000多种,《收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小说界》为代表的是一线文学杂志,其中《收获》发行量10万份、《人民文学》发行量8万份。

面对纯文学期刊发展的问题,不少人持悲观态度,比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王晓峰曾表示,新技术、新媒体为不看书提供了种种理由,阅读逐渐成为一种盲目的跟风。不过,《作家》主编宗仁发依然认为纯文学杂志对文学口味的高标准要求不可取代。邱华栋也曾表示现在的状况并不糟糕,在法国一些文学杂志发行量一般就一两千份。

《当代》杂志社社长孔令燕告诉记者,根据《当代》从1998年开始的读者调查,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购买人群比较多,二、三线城市比较集中。“以前四十岁到六十岁的读者偏多一些,这几年四十岁以下的读者在增多。”她还表示根据调查读者男性偏多,这可能跟杂志的办刊风格有关。

  抓住年轻读者,一代代人有审美的差别

为了抓住年轻读者,纯文学杂志也没停止过想办法,比如7年前《收获》因为全文刊发郭敬明最新长篇小说《临界·爵迹》。2014年《收获》用秋冬专号和第四、五期3本刊物推出“青年作家小说专辑”,刊载20位青年作家的新作。让读者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收获》以“先锋小说专号”将余华、苏童、格非等当时的青年作家集体推上文学舞台。《收获》执行总编程永新告诉华商报记者:“我们为什么注重年轻人和年轻写作者的东西,因为一代一代之间有审美的差别,及时调整对纯文学市场、读者都是很好的事情。”目前《收获》开辟了诗歌专版,梳理二三十年来的重要诗人,并邀请年轻的新锐批评家来解读这些诗歌。程永新说,他们还在多媒体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做了一些短的电子书。“中国很大,纯文学期刊还是有人会看,读者与我们的交流还是挺多的。我相信,纯文学作品不会消失,纯文学期刊只要内容好,通过其他媒介载体也不会消失。”程永新说。

《当代》也推出了几位年轻北漂生活作家的作品。“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精神困境是他们每一个人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我们面向大学也有赠刊,也在寻找目标读者。”孔令燕说:“纯文学期刊的发展问题,是社会发展必然的结果。但是无论经济如何发展,人们的精神还是需要缓解。所以优秀的纯文学期刊像文学的塔尖一样,我们必须当精品来做,也肯定有目标人群和粉丝在。”

 想做纯文学和想看纯文学的人互相找寻着对方

《当代》创刊号的作者人民文学出版社前总编辑屠岸说:“35周年,《当代》是处于三十而立和四十不惑这个中间,而立就是说他已经矗立在世界的东方。不惑,就是它排斥低俗文学、玩笑文学、庸俗文学。”

反观读者,有人说纯文学杂志的读者在豆瓣小组里,在微信订阅号、朋友圈里。有人说过去和现在的文学青年都还在,只是分散成为一个个群落。而作为老一批纯文学杂志的读者,有粉丝直言年纪大了,事情太多,节奏太快,能坚持看一本就不错了。

在搜索网站上,你依然能看到有粉丝执着地在问:如何给这些纯文学杂志投稿?也依然有粉丝热情的回答和支招:要了解这些刊物的偏好再投,《当代》重现实主义,《十月》注重生活气息等等,还提供一系列纯文学杂志的名单,比如《芙蓉》、《人民文学》、《钟山》、《大家》、《青年文学》、《小说界》等,也热情地建议新手去《青年文学》投石问路。想做纯文学的人,和想看纯文学的人,其实一直都在互相找寻着对方。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