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鲁迅当年为何要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的回答字字珠心,让人惭愧

1 已有 1682 次阅读   2018-09-30 06:29
鲁迅当年为何要拒绝诺贝尔奖提名?他的回答字字珠心,让人惭愧

以《朝花夕拾》、《阿Q正传》、《野草》等著作而驰名中外的文学作家鲁迅,古往今来或多或少的都可以看到、听到人们对鲁迅的作品做出的评论,比较他的文学成就。虽然先生给我们的感触总是很深刻,但让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他拒绝诺贝尔提名这件事,至于为何要这样?简单分析下可能有三点原因。

一、不属于自己的不要

因为鲁迅杰出的文学作品,所以会有人想提名鲁迅,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当问到鲁迅的意向时,鲁迅说了句让我们中国人值得反思的:“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鲁迅在写文章是就表现自己做事不拖泥带水。这个时候也做到了毫不客气地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二、扬长避短、出类拔萃

他在给负责人回的信中提到的《小约翰》的作者。这个作家的本职是一名医生,和鲁迅一样。或许是与鲁迅的弃医从文的经历相似,鲁迅却未曾写过一篇长篇小说,所以不觉自惭而谦虚。在鲁迅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留下一篇长篇小说。但这并不表示他写不来长篇小说,鲁迅是个极其明白避短扬长。当然自己也明白了哪些“短小精悍”的短小篇章也是给敌人重创的枪剑和毒药。

三、是毒药不是荣誉

鲁迅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家,深深地了解民国时期的状况,思想都还没有放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还没得到解决。想到给国人添一诺贝尔文学奖,这不是荣誉,这是毒药!也提到中国人,挺起来!鲁迅对自己的文学成绩是谦逊的,对中国同胞是在教育的。

说实话,讲道理,好想鲁迅一直都在这样生活,鲁迅写拒绝的时间正是中国新文学经过风风火火的10年之后,那时文坛上出现了许多有成绩的作家,还有鲁迅本人。鲁迅是一个清醒的理性主义者,尽管新文学在最初的十年里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他可以超前的看到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差距,对中国新文学的实绩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就是不可能去接受这个害人的奖。

有名作、不变节是鲁迅一生的写照。但是不想为腐败罪恶的国民政府争光确实是鲁迅当时就是这样想的。虽然他这辈子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他对后人的影响在课标书本里、在图书著作里,我相信没有听过朝花夕拾也应该看过他的电影《阿Q正传》,想一想,如果当初鲁迅接受了诺贝尔奖,那么试想一下如今的鲁迅在我们的心中会是什么样的?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