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浅析张爱玲30万分手费事件的3个原因,极力感受她的人格魅力

3 已有 1234 次阅读   2020-02-29 16:41
浅析张爱玲30万分手费事件的3个原因,极力感受她的人格魅力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深深觉得这句话,便是在说才女张爱玲。

她的才气,世人皆知,她就像是忽然闯进那个时代的光奇异的光,非同凡响,遗世独立。

夏志清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她的文学地位有多耀眼,她的爱情就有多凄凉。

一生只深爱了那么一个人,便是胡兰成,而胡兰成却只当做玩弄。

张爱玲终生怀念,胡兰成一生浪荡。

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说:在这世上,没有一段爱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当然也包括她自己。

当时为了和胡兰成结为夫妇,不惜背上骂名,甚至闯入胡兰成原有的家庭。也或许爱情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什么,便会结束于什么。

在知道胡兰成风流成性之后,张爱玲试图挽回过,也让胡兰成做选择,但终究不幸地成为了爱情的抛弃者。

张爱玲是个有思想的女人,不仅她的才气让世人崇拜,她分手的行为也让张迷们,为之惊讶。当时,张爱玲写了分手信,还附上30万的分手费,做为这段爱情的了结。

张迷们为此愤愤不平,胡兰成渣到如此境地,为何还要给他钱?

其实当我第一次了解这些的时候,我也十分不理解,难道不应该在分手时索取点什么,来弥补自己所受的伤害吗?反而还要赠与他?

我思来想去,觉得是这样3个原因。

01她有足够的资本和资金——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彻底分手

经常会在知乎和各大平台,看到类似这样的高赞问题:女人经济独立到底有多重要?

除了可以随心所欲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也可以在和渣男分手时,甩过去一沓钞票,告诉他,老娘有的是钱,根本不需要你的爱,而你却需要我的"施舍"。

这是一种莫名的霸气,是精神上的碾压。

我想张爱玲便是轻轻松松做到了这一点,不过她的表述方式是极其温柔的,"我已经不喜欢你了。"

刻在骨子里的温柔,似乎透露了一丝丝的心疼。

在爱情当中,除了山盟海誓的美好,经济便成了最重要的东西。

尤其对张爱玲这样高傲的人来说,她一点都不贪财,也不会渴望离婚时让渣男净身出户,她有一万种想法,想要高傲地分手。

而可以支撑这样做法的便是,她的经济能力和她拥有的地位。

如果她是一个常常需要为生计奔波的普通女人,她该如何做到如此干净利落呢。

试想一下,生活中的很多爱情,也总是会闹到离散,而生性高傲的那些女人,本想洒脱地离开,可是因为自我经济能力的缺失,偏偏怎么都酷不起来,更或者是因为男人的经济支撑,选择一次次在卑微的爱情里隐忍。

记得小时候常去外婆家,在他们村庄里,便有个卑微的农村妇女,老公对她不好,常常夜不归宿,也常常在家门口,当着外人的面斥责她,辱骂她,她总是一言不发,真的卑微到极致了。

可是过去二十年了,她依旧死死守住这个婚姻,因为自始至终,她太缺爱,也太缺钱,没了老公,她一无所长。

说到底,不过是自己养不活自己。

而张爱玲不一样,她不仅高傲,她有的是资本,她想通了,不再爱了,也打算将这段爱情了结,便可以毫无忌惮地去做。

当时宣布爱情时,那么浪漫,分手时,当然也要保守住最酷的尊严。

她有养活自己的本领,她是那个时代里跳脱出的优秀女性,她可以随随便便写几篇小说,便能赚到高昂的稿费。

当时给胡兰成的30万,正是她刚刚写了电影剧本《太太万岁》和《不了情》的稿费,这是她把自己锁在家里,三个月的潜心而作。

三个月,两本长篇小说,那一定是日夜不停地构思和写字,试问如此毅力,又有几人可以做得到?

她如此努力赚取稿费,想必是早已做好了分手的决定,所以等稿费一到手,便匆忙地写了分手信。

02还掉当年胡兰成的恩惠——以此凸显张爱玲的高贵人格

在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初期,张爱玲经济不佳,胡兰成便将自己的两根金条和一箱钞票,往张爱玲的住处送。

而两根金条的价值就有十几万,再加上一箱的钞票,大概也就是在30万了。

张爱玲童年不幸福,经济上也有困难,胡兰成无疑在爱和金钱上,给了张爱玲双重的幸福感,直直地戳进了张爱玲的心窝,这也是为什么张爱玲对他念念不忘的原因。

张爱玲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女子是因为她的灵魂美丽而被爱的。"

我想,她说的"灵魂美丽"是在映射她自己。

爱情里的恩惠,也是恩惠。

古话尚且说: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抛去爱情这个层面来说,胡兰成曾给予了张爱玲极大的帮助,虽说最后闹得爱情悲哀,但曾经的帮助,便成为了既定事实。

很多人在爱情破裂时,止不住地抱怨,说的全是对方的过分之处,也丝毫记不起对方当年的真心付出,和对自己爱的恩惠。

可是张爱玲不一样,她的内心是有高傲的世界的,鲜有人理解。

她始终记得胡兰成当年的恩惠,所以也想在胡兰成落魄的时候,帮他一把。

要知道,当时的胡兰成脱离被抓捕的险境,去一所中学做教师,教师的工资是极低的,80年教师的工资才和张爱玲两本小说的稿费相等,这个数字简直可怕。

张爱玲是个重情重义的人,她也深知胡兰成过惯了优越的生活,如今遭遇困难,便也不能眼睁睁看着。

更何况,曾经爱得那么深。

分手做到这地步,真的佩服张爱玲,念及旧情,不哭不闹,不会落井下石,反而给予胡兰成帮助,还掉胡兰成当年的恩惠。

如此豁达,如此仗义,如此大无畏,这才是张爱玲。

张爱玲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也许对胡兰成,她便是如此思考。

不知道为什么,我特理解张爱玲内心的高洁之处。爱是爱,恩惠是恩惠,情是情。也许你罪大恶极,但我看不得你落入生活的深渊,毕竟你也曾给过我帮助。

如果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张爱玲拿出了这30万的分手费,才更能体现张爱玲人格的高尚,跟胡兰成相比,张爱玲仿佛落下凡间的仙女,而胡兰成则是花心不改的凡尘俗子。

也许曾经他们因为爱情紧紧相连,因为仙女未曾尝过爱情的甜,便缠缠绵绵,终生难忘,俗子未曾理解人格魅力的高尚,便稀里糊涂,纵情享乐,所以一生背负辱名。

电影《驴得水》当中有一句话:"从古至今,道德从来都是律己的,法律才是律人的。"

分手见人品,不得不说,张爱玲是道德上的完美女性。

说实话,张爱玲的豁达,我实在难以触及。

所以总会在心中生出敬佩之情,不止是无可挑剔的文字,还有几近完美的人格。

03坚守自己对爱情的观念——也许曾经卑微到尘埃,分开时却异常孤傲

张爱玲卑微到尘埃里的爱情观,被众人熟知。

是的,她确实爱胡兰成爱得卑微,但是她很磊落,而生活中的大多数人,明明爱得极度卑微,却从来不敢承认。

认清自己,建立自己的爱情观,这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除了卑微到尘埃里,张爱玲在爱情和金钱上,也有这样的一个爱情观。

她曾说:"花着他的钱,心里是欢喜的。花他的钱,不是因为女人的贪婪。因为女人也不是随便哪个男人的钱都会拿来花的,同样是过尽千帆的慎重选择,女人用可否花到他的钱来验证他的爱,而男人是用她是否愿花他的钱来试探她的爱。所以一个男人愿意他所爱的女人花到他的钱。"

曾经接受胡兰成的金钱,是因为爱,花着他的钱,是幸福的。

这句话反过来也成立,不爱了,所以不便再花他的钱。

不花他的钱,还要把之前的钱还回去,退回去的不只是爱,更是回忆,以此断得干干净净。将情感用钱处理得这么干脆,试问几个女人做得到?

毫不拖泥带水,不会偶尔纠缠,不再念他的好,不再受他恩惠,不再耿耿于怀,不禁感叹,这是多么清晰且坚固的爱情观。

这才是张爱玲。

张爱玲一直清楚自己最想要什么,在她丰富的内心世界里,仿佛住着一个执拗且高贵的长者。可以爱胡兰成到不顾流言,同样也可以分得彻彻底底。

正如她自己在信中说的那样: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

这一年半当中,她多少次泪流成河,多少次辗转反侧,多少次内心凄苦,即使胡兰成不成仁义,张爱玲也从未做过伤害他的事。

张爱玲在信中还说不会再理胡兰成,之后胡兰成给张爱玲的好友炎樱写信,期待再一次联系张爱玲,张爱玲始终没有再理会。

这微小的拒绝行为,蕴含的是张爱玲对爱情观的坚守,对自我信念的深刻认同。

丈夫数次背叛,这对任何一个女人来说,都是一件痛苦的事,轻则伤心过度,重则精神失常。多数女子都会选择质问,甚至打骂,似乎这才是人之常情。

可张爱玲不一样,她站在人海中的最耀眼的舞台,就将受到世人的眼光和叨扰。

可能也正是她深知这一点,所以更加坚守自己的爱情观,做自己想做的事,填补自己心灵的空缺。

你说她傻也好,说她高贵也好,她终究只是她自己,对得起自己,且留一世美名。

也许张爱玲卑微的爱情观影响了很多人,也曾受到一些人的抨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她决绝不拖沓的爱情观念,实实在在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可她如实地做到了,是个极酷的女人,也遵循了自我内心最坚持的东西,这就是她身上最耀眼的地方。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张爱玲坦坦荡荡,一生散发着不同寻常的魅力。

总结
作家王安忆曾这样评价她:“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无比认同。

张爱玲多数小说作品中,是对自己爱情的映射,或更凄凉,或一点圆满。

她写的小说,属于她,当然她的人生,也属于小说。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牵连。

她的才情是天生的,而她小说里的故事,却是自己经历的。到底经历得有多深刻,才能跃然纸上,遗落这尘世间,被千万人赞颂。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朵千瓣莲花,我拒绝绽放同时我也拒绝枯萎和零落。

可是她的生命,绽放得那么美丽,零落得竟有些许哀怨。

不过这才称得上传奇二字,且只属于张爱玲。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