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散文·杂文] 这个真实的世界从来就不曾正确过

1 已有 335 次阅读   2021-06-02 19:49
这个真实的世界从来就不曾正确过 

《滨线女儿》写的是光复时期(1945年左右),高雄市鼓山区(即哈玛星地区)一带的人物志,台湾作家房慧真以“收敛、节制,与淡然”总结了《滨线女儿》所形现的破碎美学风格。作为深受法国新小说和村上春树影响的台湾六年级(“70后”)写作者,王聪威在他的这部代表作品中以稳定、持续的笔力完整书写出融合了家族记忆和文学想象的港都高雄,同时,具有长期的诗歌写作经验的他,也为这些故事所组织的记忆梦境涂抹上一层又一层意味深长的诗意。

滨线女儿(节选)

王聪威

她并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有何目的,即使知道,其实也无路可去。此刻的幸福是某种见不得光却得屏息痴守的钟乳石,模样好看却毫无生息,但她宁愿虚意在周围浸绕不去,只是再无认真的情感,也多少将留下痛冽的蚀刻痕迹。

马公婆把两篓杂什仔拖回八十八巷,一阶一阶拖上二楼的日本厝。不合尺寸的木门仅仅是半掩的,门旁长满了杂草,右方老式的磨石子尿座里堆放着黑褐色的水瓮和破碗盘,对门是间小学孩童也无法转身的便所,但白瓷的蹲式马桶非常清洁干燥。她推开稍宽的缝隙,屋内大半是暗的,唯有从糊窗报纸的破洞中透入灰暗的尘光来,微微映出满地杂什仔的零碎形影。她的手在门边摸了一时,切开窗框上方垂挂着的一盏黄灯,光线乍现,屋内霉臭异味霎时鲜明起来。

对角是一把倒扣在橱柜上的扶手椅子,灰暗的尘光与黄灯微光交织,她缓缓将篓仔拖进堆满杂什仔的门廊里,扁柏地板的夹缝间发出如黄莺鸣叫般的细致摩擦气音,与当年会社员请工人新换时一样清晰。会社员对她说,这样的地板施工法就叫作“莺声贴”,用来警示太过沉重急促的脚步,以免扰了他人的清静。

taiwan (出处:inf.news)

她在满是杂什仔的房中移步整理,时不时得踮上脚于拖鞋、国语老歌西洋东洋黑胶唱片、葫芦、仿象牙筷子、木屐、之宝打火机、收音机、气泡袋网格袋PP编织袋牛皮纸袋面粉袋肥料袋淋膜袋化工袋、油漆刷、塑料苍蝇拍、帆布、一摞摞的珊瑚绒舒美绒胶布真皮绒、二手书电视周刊、黄铜佛像、竹耙子、玩具火药手枪、日本旋风超人漫画、布袋、丝瓜络、锡锅鼎鍡冰桶德国军人用的锡水壶调味盒、小南瓜饰品、干燥花、塑料花、水管电导管弯管节管过墙管、套筒六角扳手接杆滑动Bit套筒、竹席、马桶圆刷、汽水瓶、玻璃杯、菜瓜布、毛巾架、刨床、电视影像管船用马达锉冰机电扇、招财猫木雕、金纸盆、一大袋橡皮筋、好几套白色瓷碗花瓶檀香炉香精炉茶壶交趾陶、口红彩妆粉盒眼影盒、民艺品木刻镂花小船、船用齿轮、液压起重机、插座、望远镜眼镜手表烟斗皮带扣、铁丝衣架、桂花干牛肉干西洋参辣椒酱普洱茶饼、得利牌内衣西洋毛袜仔、香炉、一挂贴满了贝壳的红土花盆、橱柜、三脚板凳、天地铰链狗绳铁钩指甲剪菜刀刮胡刀螺丝锁水龙头哨子弹簧电镀管夹钢丝型管夹蜘蛛爪、发夹电话蕾丝套、电卷棒手电筒竹制不求人、门把和钥匙圈等等所形成的阴暗的角落或明亮的角落之间闪躲游走。

她拉开报纸重复黏糊的窗户透气,往下望那锈蚀滋漫的码头顶散落一地的缆绳、防鼠盾、纠结藻苔的破烂渔网和延绳,集渔灯堆成一座隐隐透光的小丘与暗红色的浮筒紧靠着。旁边的廊脚停了辆载来崭新木箱的拼装三轮卡车,几个人蹲着打理网具,收整了就一箱箱堆好在通廊里,淡绿色的绳头露在木箱外头,成了一个个顺手的抽屉。

再远处,第二船渠头端孤零零泊着一艘船体斑褐的虾仔拖船,像是一桩流程跑太久,因而在不知不觉间失去效力的废弃文件。两个包着脸巾的妇人正在船边剥虾壳,“三尾一台斤”的外销好价,让许多查某人都相信自己一生会剥上一百万只以上的海大虾,然后便能实现一切的愿望。就像是念经捏佛珠一样。船渠的一角有个囝仔正拿着罟仔在撸鱼栽,从前这时节多的是鳗鱼栽,她勤快点撸,还能赚上几角的零花,现在恐怕只剩些没人想吃的杂鱼仔罢了。

记忆如每年的头遍涌那般确实与周期反复,绵延辽阔的思虑潮道至水流隔时搢流而前,脑里算了算日子,她回头看着这间住了将近一辈子的日本厝,之前是打狗整地株地会社的员工宿舍。她上了打狗码头,在火车头和港口流浪了几天,一位东京事务所派来的会社员领她回来这里打扫煮饭、帮他穿鞋仔袜仔、清理壁龛与炉坑,给她一个门廊边榻榻米大的角落睡觉。她那么高兴,从来没睡过这么舒服的厝,屋脊又高又轻巧,风与光的脚步都不忍太过沉重,于梁檩椽榫之间游走,并透过纸糊的拉门与隔扇倾诉喃喃颤动的细语。连灰尘也寂静栖身于不起眼的地方,非常害羞,不敢居住在弧度漂亮的弯角。

1923年日本皇太子裕仁走出高雄火车站,今高雄港站(出处:Wikimedia)

如她心中缓慢弯曲绷裂的轴心,露出遥远寂寥的内里。假日的午后,会社员便在靠窗的通道摆上一个茶几与几把靠背椅,他风度翩然地松开衬衫领口和背心的排扣,卷起袖子夹妥,一派西式绅士的派头与准时来访的同事抽石楠木烟斗,阅读精装的小说。她多么喜欢他们的样子,比起码头上那些来自鹿儿岛、宫崎和四国,动辄打骂呼号的粗鲁海员,他们多么优雅。她为他们准备好威士忌酒食后,总是安静伏卧在隔间拉门的一侧,听他们说话看他们的影子在纸壁上晃动,听他们喝完酒在屋外的磨石子尿座哗啦啦大声撒尿。

她长而柔亮的发丝寂寂散落,小而柔软的乳房紧压着榻榻米,她能感觉到台基下方流动的水风嗡嗡作响,仿佛是只有她知道的秘密伏流,吸附她青春的心思于屋内四处流走。在那样的时刻,她觉得往后的一切都可以放弃掉,任由当下的想法如地底伏流般宽广流动。她并不知道接下来的人生有何目的,即使知道,其实也无路可去。此刻的幸福是某种见不得光却得屏息痴守的钟乳石,模样好看却毫无生息,但她宁愿虚意在周围浸绕不去,只是再无认真的情感,也多少将留下痛冽的蚀刻痕迹。有时她的脸嘴和漂亮的刘海会揉着榻榻米大规模流泪,那轻巧欲飞的屋子转瞬成了沉重坍陷的黑暗悬崖,她无法倾望至底部。

她坐在三脚凳上休息,三脚凳旁橱柜上头的墙壁,有张发黄的黑白相片,大约明信片大小,桧木的相框,里头是会社员穿着白衬衫吊带西装裤,袖子卷至手臂的一半用袖扣扣住,嘴上咬着根直挺的烟斗。空气里飘洒着雪花,会社员站在一片木编的矮篱前,露出一丝丝紧张伤神的表情,她很喜爱这张相片,会社员自己则觉得很有和洋混合的诗人情调。拍摄的地方是会社员的乡下老家,他在日本厝的窗边搂着未曾见过雪的她说,每年大雪降下的前夕,那儿的风中便会回返一群草蕈孢子,落到矮篱后方的园子,接着大雪就像她的睡眠一样柔软地覆盖住孢子,直到来年春来,孢子才会从腐土里长出白色黑点的蕈伞。那儿的每户人家,都懂得养蚕摘茧缫丝,依照传统的旧历习俗,在过年前织好给囝仔的新丝衣,象征该年的寒冬即将来临。不远有处山谷,山谷内小溪完全结冰前,正是山葵清凉爽口的好时节,清晨走两个小时去采了,晚上磨好半碟当作念俳句与喝烧酎的下酒菜,并且特别适合读远乡友人的来信。

《滨线女儿》是王聪威写他的母亲及和他母亲同时代女性的故事(出处:大爱电视,爱悦读访谈)

“可是雪到底是什么样子呢?”她问。

他说,在他们那个村子里,雪非常遥远而广,像是绵绵不尽的诵经声自天际线筛落。人则是一日磨过一日的驮兽,大雪降下时,就一个挨着一个仰首祈求赦免他们所有的痛苦。如同相信前夜深陷于雪地痕迹的痛苦,一觉醒来即为新雪所抚平。

相片下方的橱柜上丢满了杂乱散置的信,信封大都沾染了黄渍与灰尘,字迹像是不幸破相般的歪七扭八,有的还是撕碎了拼黏起来的。但是并没有任何一封信是寄给她的。

有写上收信地址的,地点多半是哈玛星一带。这些是她多年收集来的幸运信,她随手抽出一封,内容写着:“李台生,恭喜你收到这封信,这是代天宫妙善堂的南天衡圣帝所降下的醒世妙文,已经在这个世界流通轮回数百遍。能收到这封信,表示你过去三生都有做善事,今世有资格享受凡人的荣华富贵。但是既然这样,更要遵行南天衡圣帝的训示,才不会到头来家破财散一切成空。诸生要记得。”接着是一段善文:“当今繁华世景甚是迷人,若一不慎,则易踏入罪恶之深渊,不能自拔。然若能自觉,知足常乐,岂不美好。但世人因受世情物欲之影响,有贪、嗔、痴等毒念萦回于脑际而失修,若能舍弃一切欲念,看淡名利,遵循古道而行,则社会祥和矣。善道,在于能发善心,更该了悟一切,法由心生,法由心灭。所谓心为根、灵为法,故必须心灵合一,坚持不退之定心,方可生定慧,自可超脱一生,免再坠落六道轮回之中,更可荫后代子孙也。俗云:佛度有缘人。没福缘者任凭大罗天仙也难度也。此信应抄录二十份寄给朋友亲戚,以助南天衡圣帝度化靡靡众生。有寄必得神明保佑,也能让朋友亲戚共享富贵,心想事成。不遵行者难逃与狗猫同食、妻离子散、尸骨曝街的惨况。诸生要记得。”最后附了几则没有抄录寄送,导致家破人亡的实例,也有几则是照着做而得到好报的例子。

她喜欢读幸运信,偶然在街旁的垃圾筒里搜寻罐瓶废纸时,她发现了第一封幸运信,这信就像是偶然从大海中漂来的瓶中讯息,是向外界寻求安慰与希望的求救浮标一般,吸引了她的注意。她仔细捡了它,一到家便丢下所有的东西,开始认真阅读信中的内容。她对神佛降下的旨意感到敬畏,并衷心相信幸运信有神灵的能力,她有时会去滨海一街的鸾堂听人讲道拿善书,心里想这多夭寿啊!神佛降下来的东西还是不要乱丢比较好吧。

但是从来不会有人寄幸运信给她,她想毕竟是幸运信的关系,别人抄好了也不可以乱寄,不然也会招来不幸,只能寄给亲人或好朋友那些真的想让他幸运的人,所以当然不会有人寄给她。幸运信不就反映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吗?也让自己知道内心真正在乎的是谁,因为毕竟要花很大的功夫来抄写,当然只能写给必要的人。很多人都相信文字的确具有某种魔力,如同符咒一类的,可是如果没有诚心抄写的幸运信,它的效果与美意肯定也会荡然无存。

她沉静地重读幸运信,后来她发现,自己并没那么重视信件本身是否灵验,其实她最喜欢读的是信后所附的因果报应实例,像是窥视了别人的喜悲人生知天知地。而或许,有一日能读到与会社员有关的远方消息,就像有人特别为她征信通告周知……但起先,她感到疑惑,这些实例多半发生于内围、哈玛星、哨船头和旗后一带,但却常常错置地名或是出现全不相干的真实人物,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不是神圣灵验的幸运信吗?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错误?她一度认为这不是神明的错,而仅是抄录的人随便乱写的结果,后来她全心喜欢上了读这些信,同时她也明白了:这个真实的世界从来就不曾正确过,即使是依靠扶鸾附身也无法更正。

选自《滨线女儿》,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2。

王聪威:在遣返的时候,因为遇到二次大战,马公婆没法跟那个男生回去,她代表了那时候女性的一种样貌和命运,那时候因为日治时期,爱上日本人没那么可恨,日本人那时候就会把自己弄得很像西洋绅士,我在想:这个女生如果不爱上他们的话,也太难了。所以就描写了那一段会社员跟其他朋友抽烟的时候,那个女生心神荡漾的情景。

王聪威为小说准备素材的时候,收集的关于日本人的照片(出处:大爱电视,爱悦读访谈)

高雄港(出处:台湾港务公司)

王聪威的诗 *

京都花艺教室

云的表面连着格子

至水际线

雁行斜 低檐呼唤

忧郁是空气

是莺声贴上的滑步

是梳的隙

你的颜是

古典的花押

只染

炭红的樱瓣

一片

依依地轻仰一枝

两人三脚

猿渡剑山的苦 水池的

谨此

奉祀

张开大袍散步的大神

从幽径转来

2004.10.26

白川荻町降雪前夕

一园草蕈

孢子群回返

大雪将至

覆之

妻般 柔软的眠

且依旧历

摘茧缫丝

交织人间羽翼 御之

新寒

采收当季的俳句

并磨好半碟山葵

夜来

佐之 二两烧酒及

未迟的信戳一枚

雪如遥远而

广的经文

纷纷筛落 的前夕

人是驮兽 挨挨地仰首

祈之 轻盈而

重的赦免

诵音沉寂

2005.1.5

伏流

什么都放弃掉、不想,

宽广地流。

即使有目的,也不为人知地,

于摒息痴守的钟乳间,虚意浸绕。

但蚀刻如此痛冽,

大泪纷落。

黑黯坍陷,她倾望,

(她炫耀初割的刘海)

仿佛惧怕见底。

2005.5.20

* 据江盈佳《王聪威小说研究》,《滨线女儿》即由本次辑录的三首诗和短篇小说《滨线铁路》扩展而成。

王聪威,小说家,1972年生,台大哲学系、台大艺术史研究所毕业。曾获巫永福文学奖、《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选书、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决选、台湾文学金典奖入围、宗教文学奖、台湾文学奖、打狗文学奖、棒球小说奖等。

杂志人,现任联经出版创意总监暨《联合文学》杂志总编辑。曾任台湾《明报周刊》副总编辑、Marie Claire执行副总编辑、FHM副总编辑。《联合文学》杂志在其主导的改版后,于2016年首次荣获金鼎奖年度杂志大奖与最佳人文艺术类杂志奖,2017年荣获金鼎奖“杂志类个人奖:设计奖”(视觉设计指导陈怡絜)。

著有长篇小說《生之静物》(日文版《ここにいる》)、《师身》《恋人曾经飞过》《滨线女儿:哈玛星思恋起》,中短篇小说集《复岛》、《稍纵即逝的印象》,散文故事集《编辑样》(Ⅰ、Ⅱ)、《作家日常》《中山北路行七摆》《台北不在场证明事件簿》,诗集《微小记号》等。

《滨线女儿》2008年出版伊始就荣获当年的《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2020年被《文讯》杂志选为21世纪“70后”台湾作家耀眼二十本小说之一。

题图:老高雄旗津港 ©GB FILMS

责任编辑:阿飞

转载请联系后台并注明个人信息

朱天心丨老灵魂前世今生

第三个元宵节夜晚,他和妻一起埋藏了……

小锺,你是唯一听过这个故事的人丨郭强生《断代》选读

分享 举报